第100章 七十年代大冤种15(1/1)
刚出生的婴儿真不是那么乖巧的,单单只是给小崽子找吃的,李曼丽就心力交瘁,更别提每天晚上都要不止一次起夜。
不到一个星期,李曼妮就被折磨的黑眼圈浓重,嗓子也哑了。
以前,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洗尿布洗到吐,看着床上的小崽子,李曼丽深感无力。
“哇哇哇呜呜呜……”
“别哭了别哭了,小浩别哭,哦哦哦别哭别哭。”李曼丽熟练的抱起小娃娃,边走边晃。
“我说你是不是脑子有病,这孩子又不是你的,你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么。”贺峻阴沉着脸站在门口。
李曼丽垂着眼眸,“这是丽敏姐和韩知青的孩子,咱们关系那么好,理应照看。”她心里苦,但她不说。
不提韩哲还好,一提贺峻就心烦,“人家都回城过好日子去了,谁还记得我们这些山沟沟里的人。”
自从韩知青走后,峻哥脾气愈发暴躁了。
她知道他也想回城,谁又不想呢!
如今她算是明白了,贺家根本没能耐让贺峻回城,她以前还指望贺家使把力,现在看来,那纯粹是空想。
好在她又找到了新路子。
再等半年,等她跟小娃娃培养好感情,她就给韩家寄封信过去。
她就不信了,韩家人会不想要大孙子。
这么想着,李曼丽顿时一阵愉悦,嘴角微微上扬,被贺峻看到后,内心表示深深的不理解。
他不想管了,这对象脑子有病,贺峻甩甩手走了出去。
看着自家对象的背影,李曼丽不为所动。
两人现在关系没那么亲近,维持着表面和平罢了,她有自己的前程要奔,只能对不起峻哥了。
“哇哇哇……”
又哭了。
李曼丽动作熟练给小孩换尿布……
……
这天傍晚,苏宁刚吃完饭,瞧着空空如也的水缸,拎着水桶往前院走。
“我来吧!一桶水挺重的。”赵晋远把桶拿过去,动作迅速地打了桶水上来。
“我帮你提过去。”
说完,他单手拎桶往后院走。
苏宁连忙拦住他,“不用,我自己来。”
得益于经常在空间锻炼,她力气也有所增长,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弱。
“那…那好吧!”赵晋远神情微微失落,小心翼翼放下桶,叮嘱道,“慢点走,别把衣服打湿了。”
“嗯!谢了。”说完,苏宁毫不留恋的走了。
赵晋远站在原地,思绪万千。
一连几次都是赵知青帮忙打的水,苏宁给了对方两颗大白兔奶糖,再次道了谢,头也不回的离开。
“哎!怎么回事?赵知青……”小田同志挤眉弄眼的瞧着苏宁。
她撑着下巴问,“你就没有一点想法?赵知青看着还不错啊!下乡几年了都没对其他女同志献过殷勤,性格大气随和,也没有大男子主义,外貌中等偏上。”
苏宁摇了摇头,“赵知青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也可以说,对方没有让她想睡的冲动。
她不是纯粹的颜控,要是男人身材好,性张力十足,颜值稍微普通点,她兴许也会动心。
像赵知青这样各方面中规中矩的男同志,只适合当朋友,完全激不起她的兴趣。
“那赵同志要伤心咯!”小田同志摊手。
“你呢?你家兵哥哥怎么样了?”苏宁眨眨眼,好奇的看着她。
“在努力奋斗呢!刚进部队没有探亲假,哎……”小田同志叹气。
苏宁拍了拍她的肩膀,无声安慰。
-
七六年是悲伤的一年,也是大环境开始变好的一年。
伴随着三位国家领导人陆续离世,收音机里终于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数字帮粉碎。
这意味着文化大革命结束,意味着人们即将迎来“新生活”。
苏宁再次来到县里,很明显能看到来往路人脸上不再那么紧绷,似乎从这时起,人们的生活变得松弛了起来。
跟小田同志一起去了供销社,出来后,苏宁提议去废品站逛逛。
小田同志欣然答应,两人一头扎进废品堆里。
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少,苏宁没觉得自己能捡漏,快速翻找着“数理化学丛书”。
二十多分钟后,才堪堪找到一半。
幸好小田同志运气不差,两人刚好把书集齐了。
“这书有什么用?好多我都看不懂。”田雨欣微微皱眉,好像不相信自己有这么笨。
苏宁神色郑重,“牛棚里的人回城了,如果他们重返原来的岗位,那大学势必要重开,到时候招生总不会还跟以前一样推荐入学,那样学生质量太过参差不齐,我觉得……我们的机会快来了。”
什么?
田雨欣猛然抬头,眼里迸发出强烈的惊喜,她捂着嘴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真的?”
“先学着吧!反正只是废点时间。”苏宁把书本上的灰尘拍掉,“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小田同志,加油吧!”
“嗯嗯!”田雨欣点头如捣蒜。
之后,两人便有计划的开始学习,有不懂的,就互相讨论。
为了不引起骚动,苏宁让田雨欣不要到处说,田雨欣也知道分寸,从不在外头提起。
不得不说,学习真的很废精力。
短短一个月,苏宁就胖了八斤。
没错,就是胖了,不是瘦了。
因为她一学习完就觉得脑袋空空,完了就想补充能量,之后便大吃特吃,结果就是一天吃五顿,这样不长肉才怪。
如今苏宁一米六二的个子,体重有一百零八斤,幸好肉都长在该长的位置,不然她都要运动减肥了。
低头看了看自己丰满的大白兔,苏宁忍不住上手捏了捏,啧!真软。
去泡了个灵泉澡,长舒一口气,身体的疲惫一扫而空。
-
小孩子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照顾起来也麻烦。
这不,半夜三更李曼丽抱着发烧的奶娃娃束手无策。
哭声越来越大,知青点众人都被吵醒,在大家的抱怨和帮助下,小孩终于吃下从村医那儿拿来的退烧药。
经过这一次生病,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小孩更加黏着李知青了。
两人看着就跟亲母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