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士绅们的要求(1/1)
钱谦益自知自己没有和李自成讨价还价的资格,只能应下了李自成给的这个职位。
于是钱谦益就成为了大顺的新一任也是第一任教育和宣传部部长,将为大顺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过了一会,钱谦益试探性地说道,“陛下,听说大顺废除了太监制度,并且用女官代替了司礼监?”
李自成说道,“是的,不过严格来说不是用女官代替了司礼监,而是用【秘书处】代替司礼监。”
钱谦益闻言有些古怪,不过他压下了心里的奇怪想法,说道,“那陛下,不是老夫自夸,贱内也算是女中豪杰,其见识与能力在江南女子中首屈一指,不知能否为陛下工作?”
李自成挑挑眉,这钱谦益还想让柳如是进秘书处?
李自成于是有些为难地对钱谦益说秘书处以后将会出规定,那就是如果某人进入秘书处的话,那么其丈夫就不能在朝廷中任职了。
李自成这番话也在钱谦益的预料之中,他就知道皇帝不太可能允许内外廷勾连在一起。
因为那样的话皇帝就有被架空的风险。
于是在让柳如是进秘书处和自己当官的选择中,钱谦益还是选择了自己当官。
送走钱谦益之后,李自成又在南京的承恩寺接见了南京的士绅代表们。
士绅代表们在向李自成歌功颂德了一番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向李自成说了他们目前最为头疼的问题:
那就是时不时爆发的奴仆运动和佃农抗税运动。
李自成闻言挑挑眉,不是说江南士绅力量强大吗?看起来似乎也不怎么强大,连奴仆们都搞不定?
李自成扫视了士绅们一样,淡淡地问道,“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士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姓张的士绅代表说道,“陛下,小民认为应该由朝廷出面,严惩闹事的奴仆和佃农,稳定江南,以安民心。”
这个士绅的发言在李自成的预料之内,历史上南京开门迎清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京的老爷们要请八旗太君教训奴仆和佃农:
在这些老爷们看来,宁与八旗,不予家奴是天经地义之事。
李自成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张士绅的话,而是反问道,“奴仆们和佃农们的诉求是什么?或者说他们想要什么?”
士绅们闻言愣住了,面面相觑之后李自成说道,“你们说他们闹事,却不知道他们为何而闹事?”
眼见士绅们都沉默了,李自成当即就明白了这些奴仆和佃农的要求一定不会高,如果他们的要求很高士绅们是不会有现在这种反应的。
李自成当即说道,“这样,朕必须先了解事情的全貌才能给你们答复。”
张士绅连忙说道,“陛下万金之躯怎么能与那些低贱之人相见?若是……”
李自成打断了张士绅的话,说道,“没有你口中那些低贱的人,你们吃什么,用什么?你们不用再说了,待朕了解了奴仆们和佃农们的情况再与你们说。”
李自成离开之后士绅们便议论纷纷,有士绅问张士绅道,
“永昌帝不会想搞均田免粮吧?”
张士绅摇摇头,说道,“不可能,那只能是永昌帝一开始吸引民心的方式,真治理天下怎么搞那套?那不是要天下大乱?”
“那永昌帝的意思是?”
“我怎么知道!”张士绅说道,“不过你我也不用太担心,当年太祖皇帝对官员士绅不也很苛刻?”
众人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自成是带着顺军大军来的,士绅们对于李自成没有什么办法。
而对于李自成来说,士绅们的话给他提了个醒,在李自成记忆中,历史上奴仆运动和佃农们的运动其实要求确实不高:
奴仆们的要求是取消终身制的卖身契,而佃农们的要求是地主不能无故撤佃,激进一些的则要求拥有永佃权,这样的要求在李自成看来并不算高,但这样的要求在士绅们看来却是太高了。
在士绅们看来,泥腿子们乖乖给老子干活就行了,还想要其他东西?做梦吧你!
果然,在了解了一番之后,江南的奴仆运动和佃农抗税运动确实和历史上差不多。
李自成自然是选择支持奴仆和佃农们:
于是李自成准备用两个方法来分别处理这两件事:
关于奴仆运动,很简单,废除贱籍,取消卖身契的合法性:
当然实际上大明原则上是禁止蓄奴的,大顺需要做的是把这是从原则变为明确的法律。
而佃农们那边,李自成准备支持佃农们的永佃权要求,并明确规定地主的租子不得超过三成。
同时李自成准备将南京勋贵们的田产全部收归国有并低价出售给农民:
通过竞争将土地租金压下去,土地收益下降后地主士绅们才有可能转而进行别的投资,不然在这个时代,哪怕是郑芝龙这样的顶级海商,其最大目标仍然是当地主。
想到郑芝龙,李自成可不能让这家伙去当地主,这家伙要好好用起来才行。
实际上李自成很像把郑芝龙弄进户部,郑芝龙毕竟和西洋人打交道多年,经商多年又和政界接触密切,有丰富的经验,其能力远不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杨玉林能比的。
而且李自成有意推行一些新的经济,财政体质,必须找人来背户部这个大坑,怎么看郑芝龙都是很合适的人选。
就在李自成想着把郑芝龙弄去户部的时候,李来亨走过来对李自成说道,
“陛下,船厂的事情有眉目了,我找到了一个自称很熟悉江南船厂的家伙,这家伙自称可以帮您解决船厂的事情。”
李自成闻言立刻说道,“那把人请过来,一起去龙江船厂看看。”
整合江南地区的船厂,建造船只并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是李自成未来战略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收复辽地还是修复已经千疮百孔的宗藩体系,海军都是重中之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