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被遗失的城堡 > 第49章 弱水(一)

第49章 弱水(一)(1/1)

弱水(即今天的黑河)前后绵延数千公里。它先前也只不过是一条不太长的河流,水流至合黎山下,就被那里的山阻挡,不得北流,在山下形成一个渊,叫弱水大渊。

后来大禹治水到此,就把那里的山劈开个口子,水向山外流去,一直流到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从此弱水大渊就消失了。

而弱水的由来,据说就是因为这一带曾生活着一个叫婼羌族的部落,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婼羌族经常饮用和饮马的这条河叫弱水,从此弱水河畔演绎了许多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就在黄帝(古代帝王)统治时期,弱水岸边曾住着一个叫窫(yà)窳(yǔ)的国君。相传这个国家的国君暴虐无性,对待百姓犹如对待草芥一般,国中的很多老百姓都被抓去当奴隶,若是有反对他的就施以残酷的刑罚。要是有人从他的国家经过,就会被他抓起来杀掉。所以,附近国家的人和窫窳国的人都恨透了他们这个国君。

而他的残暴最终激起了民愤。直到有一天,窫窳国的一个叫贰负的人及他的属下危,再也容忍不了,就一起把窫窳国的国君杀了。

后来,这件事很快就传到黄帝那里。黄帝知道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他认为这是犯上作乱,弑君之罪,罪不可赦,就派人把贰负及他的下臣危抓起来,也施以了极刑。

原来这个窫窳是黄帝故意安排在弱水的一个信使,是专门来看管弱水中生长的一种叫建木的神树。而弱水一带原是黄帝的统治地域,传说黄帝最先就发源于祁连山一带(很多学者都认为祁连山就是古代的昆仑山)。后来他的势力逐渐扩大,打败炎帝后,他的部落就与炎帝部落融合在了一起,部落随之东迁到陕西,与那里的东夷蚩尤集团大打了一场。在涿鹿黄帝打败了蚩尤,一统中原。

而这个叫建木的神树的功用,传说是用来供天神们上天入地的攀梯。

在黄帝一统中原以后,他便飞天成了神,就住在昆仑山的帝宫里。据说那些小仙小神都要通过建木上去拜见黄帝。那个窫窳国的国君死后,黄帝就命住在弱水周边的十个巫师把他医活。这十个巫师就是从建木上到天上去领旨,然后又通过建木到昆仑山取不死之药,给窫窳服用。窫窳最终活了过来,但是他却变成了一个长着龙头虎身的吃人怪兽,十巫使尽法术也没能使窫窳国的国君恢复到从前。

到了尧帝的时候,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天遭大旱,百姓不得安生。窫窳与凿齿、九婴又出来一起危害人间。尧帝便派善于射箭的后羿出来拯救人间。后羿遂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了一个为人间所用。还射死了窫窳、凿齿和九婴这些猛兽为人间除了大害,人间重新恢复了平静,百姓从此又过上了福的生活。

因为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现在最高频的用法就是男女之间专一而深情的表白:纵使这世间风情有万种,但我只对你情有独钟。

周杰伦的歌曲《发如雪》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这句,取的就是这个喻意。

但事实上,“弱水”最初其实只是一条河的名字。在历史和文化漫长的变迁过程中,产生了三个和“弱水”相关的故事,并且每个故事背后的寓意都不相同。

一、弱水

最早关于“弱水”的记载,来自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典籍《尚书》。在《 尚书 ·禹贡》中有这么一句:“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这是描述大禹治水的一句话,说大禹疏导引流,把弱水引到合黎山这个地方,然后在山上开凿了一个口子,最终把河水泄入内蒙古的流沙中。

《尚书》里的“弱水”,就是上古在甘肃张掖地区的一条河,也叫黑河。在上古经典《山海经》也对弱水河有这样的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大致是说这条河,水并没有多深,甚至不能托起草芥,更别说行船了,但水流却又异常凶猛。

相传在远古时期,合黎山之南是一片汪洋,北边的内蒙古却是洋洋黄沙。弱水(即黑河)年年泛滥,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

大禹的父亲鲧修堤筑坝堵了九年,却收效甚微,当时的君王舜帝大怒,将鲧流放最终死在了羽山。大禹不计前嫌,立志完成父亲未了的治水愿望。

为救黎民于水火,大禹用一柄巨大的石斧,将合黎山劈开一道口子,河水从中喷涌而出。水到之处黄沙伏地,百草碧绿,林木丛生。

从此,张掖、临泽、高台一带水波粼粼的汪洋地变成土地肥沃的米粮川,让金塔芨芨、鼎新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的荒漠变成绿洲。

这便是弱水最初也是最本源的含义,河流名,一条不能行船但水流凶猛的河。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双树村南端的合黎山崖上今天仍然能够看到斧凿开辟的痕迹,当年大禹开凿的峡口——镇夷峡,现已改名为“正义峡”。

二、弱水三千

在后人的引用和演化过程中,“弱水”慢慢有了“充满诱惑但充满险阻不易到达之地”的意思。历史上第一次把“弱水”和数字连着用的人,是北宋大文豪苏轼。

《金山妙高台》

-苏轼

我欲乘轻舟,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我想乘船去东方仙境问道,但实在难以到达,因为没办法越过三万里弱水——这里的弱水就是指代“艰难险阻”了。

第二位把“弱水”和数字连着用的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其中《西游记 》第二十二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描述流沙河的险要: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说法,但此处的“弱水”依然是“艰难险阻之水”。

直到佛教故事的出现,让“弱水三千”有了完全相反的含义:美好的事物。

相传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 不快乐 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便说了一个故事: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佛祖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 ,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禅语中的“一瓢饮”,应该是取自《论语·雍也篇》:“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孔子盛赞弟子颜回能够在喧哗的尘世中过简陋的生活,知足常乐。

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佛祖只是用“弱水三千”形容尘世中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好事物和诱惑,而把“弱水”真正和专一的爱情对应起来的人,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一节中,贾府的家长们从老太太到贾政、王夫人,再到王熙凤等人,对宝玉娶薛宝钗达到了一致意见。

宝玉和黛玉慌乱中想知道对方怎么想的,便有了一段佛家参禅似的问答。黛玉问:“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的回答中正式出现了“弱水三千”:“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一方面他向黛玉表明真心:宝钗的好与我无关,世上美女虽多,而我心中只有你一个人。

黛玉却依然怀疑,接着问:“瓢之漂水,奈何?水止珠沉,奈何?”宝玉再次信誓旦旦:我爱你之心就和那飞絮和着泥垒成的燕窝一样,不会再随风飘忽。

所以从“弱水”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来看,佛教传说应该出现在清代以前。曹雪芹巧妙地化用了佛祖“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的禅语,让欲说还休的宝玉黛玉两人,借着佛教参禅的问答,相互表明心迹。

不知道是不是曹先生草蛇灰线的高妙伏笔,还是只是一个意外巧合。用“弱水三千”海誓山盟的“木石前缘”,依然没有抵过现实,最终没有越过“弱水”的艰难险阻。

宝玉最终从“弱水”中娶了薛宝钗,“一瓢饮”黛玉却在悲愤中抑郁而终。

不得不说,虽然爱情是美好的,佛教的禅语也是深刻的,但弱水本来就不弱,“弱水三千”真的是世间少有人能敌得过的艰难。

TNT:娇妻很奶人在拿瓦:从抢夺召唤器开始无敌我死后权臣们都怎么样了小警察也够神京都旧事我是自愿来上班的,大概吧快穿:女配她生而为皇我送霸总铁窗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