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1/1)
拜别了张学颜与李平胡,李旦暂去城内的驿馆下榻。
此时的巡抚衙门大堂里,只留下了张学颜、李平胡二人。
见李旦离去,李平胡这才松了一口气,站起身对张学颜道:
“中丞大人,您也真是的,为何要说是末将负责军务调度,这话要是传到总镇耳里,恐怕末将免不了又要受军法处置了。”
张学颜此时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随即鼻息一叹,戏谑道:
“我若是不这么说,你才是真的要被军法从事。”
李平胡一脸狐疑,已是将不理解三字写在了脸上。
张学颜站起身背过手去,解释道:
“我此前已经拒绝过那个李旦派来的信使了,可现在他亲自跑了过来,俨然就是要促成此事!他都做到这个份上,我能怎么办?他再逼下去,我就只能照他的话办了。”
“中丞大人堂堂三品巡抚,难道还怕这一个五品的福建海宪不成?”
“怕?”张学颜转过脸死死盯着李平胡,将对方盯得根本不敢直视,“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你知不知道,在你来之前,京中已经有人给我来过信了,特意说的就是这个人的事情,就是他,李旦!”
李平胡只觉得张学颜情绪激动,吓得他根本不敢回话,只能点头称是。
“若他只是一个五品海宪,我当然不会放在眼里,别说是对他笑脸相迎,连这沈阳城本官都可以不让他进!可你知道他是谁的人吗?你知道他背后站着的都有什么人物吗?
他是徐阶的关门弟子,张江陵的师弟,钦命的靖海宣威使,得了御赐的飞鱼服,而且此次到沈阳是携着连捷十七场的大胜威势而来,就算李总镇现在亲至,这个时候也挑不出他的一个不是!”
李平胡听了张学颜的话,此时也总算是回过劲来。
难怪朝廷会派这人参战,按理说他一个海宪,管刑名的官员,哪里来的资格领兵打仗。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凡事都有例外。
很显然,眼下李旦就是这个例外。
张学颜叹了口气,重新坐回椅子上,“你以为他是来好言相劝的,在我看来,这小子就是来示威的,我若不从,到时候贻误战机的这口黑锅就会扣到我头上,这口黑锅我扛不动,我若是不拿你来挡,那就只能从了他的话。
可照现在这个势头看,若是咱们把抚顺一堵,王杲十有八九就折在这里了,到时候人家飞黄腾达,还有你家大人什么事?此番精心的筹谋,便算是泡汤了。
所以李参戎,这个时候你就是得扛住,反正你是照军令行事,怎么处置也处置不到你头上,到时候李总镇从辽河河套凯旋归来,朝廷也不可能因为这个事情治他的罪。
如此一来,这个事情就算是翻篇了,事后咱们再一举踏平古勒寨,把王杲的人头往京城一送,到时候总镇殷功封爵都未必不行,你这个家将,不就一起跟着升天了吗。”
李平胡听了张学颜的一席话,顿时茅塞顿开,忙拱手笑道:“中丞大人果然如总镇所说乃是当世智囊,幸好有中丞大人从旁提点,不然末将险些误了大事!”
张学颜看着李平胡布满毛发的大脸,默默摇头叹气,心下只能暗骂一声:
胡夷匹夫,难以与谋。
……
这边回到驿馆,李旦的房间早已安排好。
只是他还没回来,屋内却是亮起了烛火。
“徐老,你怎么来了?”
李旦见是徐渭在屋里等他,此时的徐渭已经沏好了茶,独自享用起来。
“那还用说,当然是陪我的好好徒弟幺娃进城看看,军营里都是些糙男人,哪是他一个女孩子家待得地方。”
徐渭看向满脸写着“明明是你要带着她”的李旦,不禁嗤笑一声,随即道:“好吧好吧,老夫是担心小神仙你吃了那张学颜的亏,才特意从军营过来的。”
“吃亏?”李旦不禁疑惑,“这话从何说起?”
“呵呵,小神仙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现在这辽东的总兵官李成梁可是个不得了的狠角色,可越是狠角色,越不好相处。
在张学颜之前,辽东巡抚还是李秋,他与李成梁不对付,干了一年就被李成梁撵回京城,现在的蓟辽总督杨兆,虽然贵为蓟辽总督,可辽东却是半个手也插不进来。
就这样一个人,偏偏张学颜却能跟他处的如鱼得水,根据老夫在盖州打听到的消息看,如今辽东的新政不少都是二人联名上奏,关系不可谓不好。
从此不难看出,张学颜这人心思活络、八面玲珑,其背后的城府定然深不可测,绝不是简单三言两语就能说得通的,若是我没猜错,今日小神仙找他的事怕是被他挡回来了吧。”
李旦耸肩道:“可不是,他将此事推托给了李成梁麾下的参将,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了一桩怪事。”
“什么事情。”
李旦遂是将此前做的分析全部告诉了徐渭。
这个时候,轮到徐渭原地沉思了。
“小神仙你说的事情不无道理,但是李成梁故意这么做的用意…老夫一时也不敢妄下断言。”
李旦手指敲了敲桌面,提出了一个假设,“莫不是李成梁对兵部的决定不满?”
“不满的话他完全可以向兵部上疏,没有必要阳奉阴违,这其中的风险反而更大。”
徐渭说完,李旦也是点头。
想来想去,二人依旧想不出这此间的道理。
又过了一会儿,徐渭疑惑的眼神猛然凝滞,随即非常谨慎地开口说道:
“李成梁不上疏反对,会不会是因为他反对的理由无法与外人道呢?”
“无法与外人道?这是什么意思。”
徐渭的眼神寒芒一闪,脱口而出两个字:“军功。”
随着徐渭的这两个字,李旦身子也是跟着一怔。
虽然他嘴上说着“不可妄语”的字眼,可心里已是想起了后世一段关于李成梁的评述。
其中就有写到,李成梁很可能是有意的在养寇自重。
这是一个非常偏激的说法,因为所有的正史史料里都没有任何一句话佐证过这件事。这只是众多历史爱好者在整理这段历史故事的时候揣测出来的一个版本。
但现下这个情况摆在李旦面前,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的说通了。
为什么李成梁可以有别于其他的明朝大将,独自扎根辽东几十年,为什么明明辽东外患从没肃清过,可李成梁却是自嘉靖至明末大乱之前的唯一一位封爵之人。
李成梁之善于经营,也许远不止在行军布阵之上。
他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养猪场场主,眼下的王杲,恐怕就是李成梁盯上的下一头肥猪,他不能容许自己辛辛苦苦养起来的肥猪死在李旦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