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提倡节俭(1/1)
“冯老哥......我知道,您放心,我会好好的,不会瞎说的相信我。”
冯毅看着面前的麹义欲言又止,然后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不是我说老弟啊!,确实成都那里有许多高位的人,那些人要真想动你,可不是什么难事。”
“您放心,老哥,我一定谨言慎行。”
麹义认真地回复道。
“嗯,你能明白就行,我不多说什么了。”
响鼓不用重锤,冯毅看到自己面前的麹义脸上已经有了同意和深以为然的表情后,果断不再说些什么了。
而是转身带着后面的部卒赶往前队。
麹义看着远去的冯毅的背影,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军很快便到达了阴平郡的境内。
在阴平郡内休整过后,接着往南方出发。
数日后
成都
王宫内
“......因此政策是随着不断变化的情况而进行不断地改变的,没有哪一项政策是完美的,事物总有其相反的一面,他有积极的一面便有消极的一面,王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地进行改变,从而发展自己的国家。”
“您说的很对啊!寡人愿意拜您为谏议大夫,跟在寡人的身边随时可以进行谏言。”
“多谢王上。”
养心殿之中
两个人缓缓地结束了刚才的交谈。
殿内那个坐在主座上的人身边有着两个侍卫守护在他身边。
而他的面前三十步的距离一位士子躬身向着主座上的人激动地施着礼节。
“卿叫羊敬?”
“正是!”
“好,羊卿,我会叫人安排你的住处以后便住在那里吧!”
“唯!!!”
“好,你退下吧!”
“谢王上”
随后,这人在近侍的带领下走出了王宫。
顾言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面容有些痛苦。
这几日,他不断地与那些远道而来的士子们进行交谈。
有很多时候,是那些人递上自己所书写的文书,先让自己进行了一番查看。
有很多的士人在引经据典这方面确实很有道理,但大多都是些许的空话,难得能说出一些有用的措施。
那些引经据典很深的人们,顾言也没有看不起他们,反而任用他们为博士,让他们进入太学之中去与那些士人们进行一番辩斗。
而那些有确实措施,又锐意革新的年轻人则是留在了顾言身边担任那些具有建议和实施的官职。
有许多办事很好的士子,顾言把那些年轻人划拉到耶律楚材的手下,让他带着他们进行一番财务上面的锻炼,以及在处理政务上的锻炼。
这时,带那个羊卿离开的小夏子走进宫内,看着自己的王上在那里有些痛苦的表情顿时心疼上了。
他赶忙到了顾言的身边给他按摩了起来。
这些宦官有许多伺候人的能力。
按摩技术,也是跟着专门的人进行过学习的。
不一会儿,顾言感觉到了舒适。
按摩过后,顾言转身对着小夏子温和地点了点头。
“我感觉好多了,你这手法不错,有空多给寡人按按。”
“唯!”
顾言起身伸了个懒腰便问道:“御膳房那边饭菜做好了吗?”
这时的天已经晚了很多,按正常的时间来说,顾言早就应该吃晚膳了。
但是顾言一直坚持同那些士人交谈,所以不断地推着晚膳的时间。
“王上,晚膳又热上了,马上便热好,奴才去催催。”
“哎!言辞不能太激烈,嗯,好,去吧!”
“唯!”
很快,小夏子便赶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些御膳房的人,那些人的手上都端着盘子,盘子上有着不同的菜式。
让人有些惊讶的是,那些菜并不多。
仅仅五盘菜,按着顾言的要求,又弄了些看上去很好的粟米粥。
这一幕如果让其他国家的王看到了会很惊讶。
如今的天下诸王享用膳食上那可是非常挑剔的。
有名的便是赵王。
赵王喜欢吃熊肉,尤其是对熊掌非常的喜欢。
他曾经多次狩猎,专门带着自己的禁卫军去围猎那些熊罴,然后让自己王宫内的厨子将熊掌煮好,再配上一些菜式,大快朵颐地便吃起来。
除却熊掌外,他还喜欢肉食,在用膳的时候,无肉不欢,每天都是各种各样的肉。
也亏得赵国是北境三国之一,猪羊牛等牲畜颇多,而且赵王也常常征伐北边的狄族。
不然,恐怕赵王一人便能将国内的牲畜们浪费掉。
其他的诸王也是在吃上从不亏待自己,并且每次要求自己的菜式要有不同的规制等等。
相比较而言,顾言吃的,简直快同那些黔首差不多了。
当然那是在那些王的眼里。
事实上,真正的黔首吃的可比顾言吃的寒酸的更多。
至于为何顾言吃的那么少呢?
这是前几日一个士人的建议。
也让顾言深以为然。
他起草了一个这样的诏令。
“节俭,是先王还在时便遵守的美德,如今我初登王位,时日不长,得到百姓的拥戴,众位臣工的用户才勉强登上这蜀地的王位,即位以来常常叹息,很怕伤了先王的品德与品行,我每每想到我的子民连饭都吃不下去时,便惶恐不安,常常在半夜之中惊醒,我决定,从今日始,自吾以下,宫内用度削减一半,我希望诸位臣工能向我进行学习。”
顾言颁发了这个提倡节俭的 诏令,并且开始自己践行了起来。
前世的他作为一个正常且普通的人,对于自己的吃食和穿着上本身就没有太大的需求。
而在后世见过许多娱乐项目的他,在对于如今的那些所谓娱乐项目的态度上则是嗤之以鼻。
而那些大臣在顾言的提倡下,也大多学起了顾言进行节俭。
毕竟你的王都提倡节俭了,你还敢铺张浪费吗?你要是敢在明面上铺张浪费,下一刻估计你就要进廷尉的大牢里面呆着了。
顾言也提出了邸报的政策,并且通过了。
这些邸报将在不久传遍各个郡县,让顾言的政策能够得到基层人民的理解。
至于目前,大多都是由蜀国的密探们在酒肆之间散发出去的。
为的便是收拢百姓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