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在闭关(1/1)
“叽叽,叽叽,叽叽叽”我提着给师父师兄带的早餐来到小木屋附近,清晨打搅我睡眠的那几只鸟还在那里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来到院子内,看见师兄正在耍剑,左一挥,右一斩,又往前刺一下,又从上方劈下来。
我都站在院门口看了好一会儿了,师兄就跟没看到我一样,想来应该是堕入剑道了吧。
反正现在也没事可干,索性就直接坐在地上静静观赏师兄耍剑。
又过了好一会,师兄终于停了下,我连忙起身鼓掌“好,好,好好好,耍的太好了”
师兄将剑放到一旁,随后又看向我“师弟,你来啦”
我和师兄一同走进小木屋,师兄擦了擦额头上细腻的汗珠,又倒了一杯温茶。
我往四周看了看,又没看到师父,于是问师兄“师父呢?怎么又没看见他,不会还没回来吧”
师兄吃着我带过来的包子,随后说道“师父正在闭关呢”
“啊,什么,闭关”我惊呼道,我记得这些什么人啊神啊仙的闭关就是个几时上白年。
师兄突然拍了拍我的头,小声喝斥道“小点声,师父正在床上闭关呢”
我又蒙了,轻声的问道“呃,师兄,在床上也能闭关?闭关不一般都是找一个没人风水宝地或者洞穴吗,然后在里面待个几十上百年”
“谁跟你说要几十上百年的”师兄白了我一眼,然后又说道“闭关,短则十天半个月半个月,一个月,半年也有可能,长则几年”
我明白似的点点头,又问“那师要闭关几天”
师兄说“师父闭关一般也就个十几天吧,反正没见他闭关超过一个月”
“哦哦,那师兄,为什么要闭关呢,闭关又是什么”我又问
闭关,通俗点来讲,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与自己聊天,从而提升自己的感悟与认知。
闭关讲究独立思考,与自己聊天,自问自答,眼不外事耳不听,口不言语自长生。
闭关的主要核心就是闭住神不让出去,快速入定。
师兄说完,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好了,现在明白了吧,不要再大呼小叫的,还有,去练气功,等会儿我就教你太极拳”
“师兄,要不你还是教我你早上耍的剑吧,我感觉拳不适合我”
师兄摇摇头“你现在还不适合练剑,练剑者需要极强的毅力与坚定的心,而且练剑的话,还需要足够的内外功支撑,否则就是耍把式,中看不中用”
我泄气般的点点头“好吧,那我什么时候可以练”
“打好太极拳,有足够的内外功支撑”
我突然打起精神来,拉起师兄的手“那还等什么,快教太极拳”
师兄无奈的叹了叹气“修真者应当沉心修炼,循序渐进,你也太心急了吧”
我不耐烦的说“行了,行了,别讲这些有的没的,快点叫教我吧,师兄”
耐不住我不急切的心,师兄只好答应。
院内阳光明媚,林间淡淡的清香飘散而来,一看就是修行的好时候。
“师兄,快开始吧”我催促道
师兄走到我身边,按下我的肩膀“心不可浮躁,你先盘腿而坐,我教你念一清心决,心神安宁”
清心若水,清水即心。
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幽篁独坐,长啸鸣琴。
禅寂入定,毒龙遁形。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我义凛然,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
我志扬达,水起风生。
天高地阔,流水行云。
清心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跟着师兄念了三遍,我的心也静静了下来,清风徐来,心神安宁。
我长长呼出一口气,缓缓起身“师兄,开始吧,我的心已经静下来了”
师兄欣慰一笑“好,现在,我就教你太极拳,好好看,认真打,细细感悟”
太极拳,是以中华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传统拳术。
太极拳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同时也是修真第二阶段运气的最佳体现。
太极拳共有二十四式,分别是……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
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
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
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在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动作需圆活连贯,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太极拳,太极拳,虚实结合,变化灵活,呼吸自然。
师兄边打边讲,一式一说,而我则站在一旁,打不明白,听不太懂,可以说是在照猫画虎,不得其精。
师兄打完三遍后停了下来,看向一旁呆愣的我“还是没看明白吗”
“没有”我回道,思索片刻后道“每个动作的肢体无法自然连贯,心中的杂念也无法完全去除,感受不到太极拳的那种感觉”
师兄点点头,说“太极拳妙而不玄,想要在短时间练好太极拳是不太可能的,还是多花点时间练吧,记住,一定要心清无杂”
“嗯,那我就先把动作练好,感觉再慢慢找”说完,我便投入到太极拳的动作上。
师兄则在一旁细心指导。
肢体连贯以腰为枢纽,对下肢,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
对上肢,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再以肘带手。
动作尽量保持连贯,圆活变换,注意呼吸自然,感悟每一个动作带来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