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开店前的准备(1/1)
“公子,已在那个爷那里装好监控器了。”萧八用对讲机,对苏小玉汇报工作。
“八哥,辛苦你了。”苏小玉笑着回应,接着说道:“后天,你带着包袱过来梨花村吧。”
“是要让我和九哥入住新屋吗?”萧八不由笑嘻嘻地问道。
他还没看过,建成后的苏家新屋呢。
“新屋入伙宴在后天?”
“是啊,说到这个,我还没通知李二公子呢。”
于是,在结束和萧八的通话后,苏小玉拨通了李浩然的对讲机。
“苏姑娘,什么风把你吹来啦?”李浩然的笑语声传来,然后又道:“还以为你失踪了,这么久都没联系。”
“李二公子,我忙着做护肤品,哪有你的闲情逸致啊!”
“哦,对了,店铺装修进度如何?”
“你终于关心了? 已完成一半,你要来看看吗?”李浩然真想当个甩手掌柜,奈何苏小玉要专注做产品。虽然交代了他的侍从李严,但他每天都会去看看进度,看看质量做得是否符合要求。
不过,这些都是开张前的准备工作。等开店后,就没这些琐事了,而是专注于生意上的事务了。
“好啊,我明天去看。”苏小玉直爽地回复。
她想着,过去看看,有无按照要求装修,早点检查,避免出错。
最后,她邀请李浩然参加她家的新屋入伙宴。
“好,后天准时过去。”最后,李二公子结束了通话。
另外,刚才她也询问过,那个管事嬷嬷什么时候会到?
听说,已经在路上了,再过三天左右便到。那就是说,在入伙宴后。
那也行,到时,先跟管事嬷嬷沟通一下培训事宜。
次日,苏小玉直奔灵莠镇。这次,是刘大哥驾着马车。
第一站是位于东阳路的店铺。到达时,装修的师傅在忙活着。
当几位师傅见到来人,是一位小公子。他穿着浅蓝色的上好衣衫,标准瓜子脸,一看就是个富家子弟的派头。
苏小玉也不明白,为何许多人,看她的男装打扮,都说像一个富家公子。
其实,她的衣服只是上好棉布,还没用到绸缎呢。
刚才,她进店后,觅见几位师傅都是三十多岁,中等身材,脸色淡黄的,不像那些建筑工人那么的黑实。
一位穿着灰黑色长衫的叔叔,上前向苏小玉打招呼。
“公子,早啊,你是来看装修进度吗?”灰黑衣大叔有礼地问道。
想着,这位应该是这些师傅的老板,苏小玉有礼地回复道:“在下,正是。”
这位确实是装修师傅的老板,人人都称他为凌叔。长相普通,穿着整齐,看着就是一位年轻的大叔。
“公子,这里有些柜门,图纸上写着开个洞,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凌叔问道。
“这个是用来装锁的。”苏小玉答道,一边从背包里拿出十来把锁。
“就是这些锁,装在柜门上的,还有一个是柜台的抽屉。”苏小玉取出锁,一一的说明清楚。
只是,凌叔一脸的懵逼,这是什么锁啊,他没见过啊。
看着凌叔,她才想起,这锁还是变现纸弄出来的。于是,她又一番的说明,怎么安装。
等对方明白后,苏小玉便开始逐一的查看,才发现这些师傅的手艺真不错,做工精细,真是高质量。
凭着提供的图纸,就能做出这般程度,这凌叔真是经验丰富的手艺人啊。
“凌叔,大约几天能完成?”苏小玉看完进度后,问道。
“大约四五天。”
“好的,那麻烦你了。”苏小玉答道,然后准备去下一站。
店铺装修就快要完成,但是人手还没准备好。
从李二公子那里了解到,人手还得自己培养出来的好,于是,苏小玉就决定买人手了。
今天,李浩然会跟他们一起去。
就这样,一行四人向牙行出发。
两辆马车,一辆是刘大驾的,另一辆是萧八驾的。
牙行是在灵莠镇的西南方郊外。从李二公子的店铺出发,驾马车大约一刻多钟就到了。
来到牙行门前,一看,是一间很普通的屋子。
进门后,有人迎了上来。这中年男子,满脸笑容,看着他们几人就像看金子一样,笑容不要钱的,咧着嘴招呼道:“几位公子,是来买人吗?”
“来这,不买人干嘛啊?”李浩然反问道。
今天的李二公子,穿着一身月白衣衫,给人翩翩俊公子之姿。但是,现在的他,一改平日的满脸笑意,而是板着面孔,那气势真不一般。
不过,苏小玉也明白,今天他们的角色。
之前,在对讲机通话中,她就和李浩然沟通过,要多少人,岁数几何等要求。
现在,就由李二公子主导,她在一旁观看,适时的补充一些观点。
就这样,他们四人开始了挑选仆人。
按苏小玉的计划,糕点铺和护肤品店,加上新屋,需要6个男的,9个女的。
“先上来二十个女的。”李浩然向人牙子说道,接着又说:“要十多岁的,不超过二十。”
“好呢。”人牙大叔笑着应道,然后去安排了。
片刻,人牙大叔带着二十多人,浩浩荡荡地进来了。
这批人,分开三行站着。
李二公子开始发号施令了:“会识字的,走到最前面。”
听罢,有三名女子走到最前面。
“你们各自介绍一下,名字、年龄、会做什么,一一的说清楚。”
接着,这三名女子都一一作答,果然,识字的表达能力也不错。
李浩然听罢,点了下头,看向苏小玉,见她向上竖起拇指,就知道没问题。
事先,他们就沟通过,拇指向上就可以,反之,尾指向上就不选。
这三个可以,接着就从那二十个中,选6人。
“有谁会算数的?”
这次出来的,也是三人。
通过各自的介绍后,没多大问题,便让她们和前面那三人站在一起。
就这样,女仆的挑选已有六人,就差三人了。
最后,李二公子问出的问题是:“有谁会做饭的?”
剩下的十七人中,会做饭的竟有十三人。
看来,这做饭成了普遍的技能。
那倒是,在这年代,很多都吃不饱,如果连吃的都不会做,那就要捱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