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豪婿开端的商业传奇 > 第78章 考取秀才

第78章 考取秀才(1/1)

在餐馆当了一段时间主管后,李天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也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这让他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更多的改变和改善。于是,他开始攒钱,并决定去考一个公务员,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要考取功名,需要熟读四书五经,经常搞的李天很头疼。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内容深奥,难以理解。李天虽然很努力地学习,但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他常常因为读不懂经典而沮丧,甚至想要放弃。

但是,李天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要想考取功名,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开始寻找帮助,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李天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他会因为读不懂经典而感到绝望,但他总是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他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李天成功考取了考取了秀才,乡试成功,参加会试落榜。原因是他写的作文,阅卷老师看不懂。本来李天还想殿试的时候,和皇上切磋一下,现在也废了。李天只好给翰林院的老师写信陈情自己为国效力的拳拳之情。翰林院就选取了李天到国子监读书。李天万分感谢。

到了国子监,李天以为自己是大龄学生了,没想到有几个学生比他还老。原来国子监出来的学生不好找工作。这些个学生就年年复读。导致年龄越来越大。

到国子监的时候,李天已经是50岁的生理年龄了。过了几个月,李天开始适应国子监的生活了。

又过了几个月,国子监接到了一个大活儿,就是检查黄册的工作。谓之驳查。

黄册是明朝户籍管理体系,是明朝管理百姓的档案库。十年更新一次。百姓和基层将数据入库之前,需要这些国子监的学生检查。看有没有造假的。若有错误,需要将错误的这一页纸张再传回基层,做好登记工作,并处罚金。基层的官府郡县,需要重新攒造纸张,重新写好正确的数据,再传回来。罚金也一并交到黄册库。俨然驳查的工作属于黄册库。而他们国子监的学生就好像干的外包的活儿。

这个活儿非常苦,学生需要到南京的后湖去工作。

后湖,也就是玄武湖。在今天的南京市玄武区,湖面面积 大概 是6000亩地 ,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2005年2月,玄武湖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今天的玄武湖十分美丽,但是风景再美,看多了也就无感。更何况国子监的学生工作非常繁重,996现象频发。而且累到了也不能看医生。只能由医生来看自己。而且是等到开湖的日子才能来。听起来好像就像在监狱一样,实际上还真差不了多少。他们就像现代社会的高考阅卷老师一样。需要封闭式管理。岛上的瘴气又重,很多人生病了。年轻力壮 的还好,像李天这样的老同志很容易吃不消。如果有国子监的学生死了,也只能等到开湖的日子运出去。

当初朱元璋将后湖选为国家中央数据库,考虑到后湖易守难攻,不容易有祸患。就把黄册放在了后湖的5个岛上,生火做饭的时候,需要到另外的岛上。平时也做了很多防患的工作。被列为禁区,重兵把守。

防火 :库房的地面铺着沙子,沙子上面盖着木板,防火同时 防鼠患 。

防潮:独特设计可以接触阳光,架阁有 斜板盖,万一漏雨,可以引流至地下。每年4月到10月 晾晒。

洪武24年 第二期黄册 后湖已经投入使用 到崇祯一代 近200万册

日常人员配备如下:

3位leader :1 南京户纪委 (户科给事中) 2户部官员 3守备太监

50名监生 30名小吏 100多名匠役

军事单位的一批卫兵 昼夜巡视

37个船夫 12条船 每月 1号 6后 开湖,物流进出。

过湖安检:核验其身份 和凭信文书,无误后,由掌握钥匙的内监打开铁索,带队上船。当日济渡任务结束后,内监还得把船重新锁上,贴上封条。

到了洲陆以后,负责人先从主事官那儿领取文书,再到守备太监 领取钥匙。结束后,钥匙原样交回。

后湖黄册库的驳查工作非常重,但是回报却极低,只有实习证明和少量的银两。所以一听到驳查的日子快来了,大家就想办法逃役。

黄册更新的日子是十年更新一次,所以距离上一次李天在衙门当差已经10年了。当年他就是不愿意黄册造假,被迫从衙门退出。没想到,十年之后,又到了驳查黄册的工作。他深知这些交上了的黄册有大量错误。就参加了驳查的工作。他的同学却逃走了一多半。因为驳查工作太苦了。

国子监的学生们,白天 蹲到小号干活,晚上不能点蜡烛 。夏天热 冬天冷 。病了 不能出去看病 ,有太医院的人来看病 ,死了不能出去,等开湖的日子到了,再运出去。不能出错,责罚和拿问。请假直接到皇上或者太子请假。

监生有历事考核 ,一年为期。上 可以委以重任 ,中等 随才任用 。下等 ,回校重学。但是驳查并不计入实习经历。事实上官府把驳查视为一种特殊的徭役。徭役就是白干。

好在很多官员 从国子监 选拔,监生们干得还是很有劲头。情况到了永乐年间(距离洪武元年36年),发生了变化。永乐帝迁都到北平改名为北京。国子监本部也迁了北京,南京国子监成了分校。北京国子监称为北雍 ,南京国子监称为南雍。南方是税收重地,南京国子监继续黄册驳查的工作。(黄册也没搬走,还在后湖)。科举制度发达了,监生地位下降。官员从国子监选拔的少了。

南京国子监 为了 省粮食,少发点廪(lin)米,有 伊亲读书 的政策, 学业照算 。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一到驳查之年,就说至亲死亡不回来干活。

到了弘治7年 (1494)距离洪武元年126年 左右。南京国子监请求北京国子监支援。北京国子监就派了一些歪瓜裂枣过来。。。

驳查一般是贡生,朝廷一看人手不够,动员举监生 参加驳查的工作。

就这样驳查的学生还经常凑不够,学生不够,工期来凑。

到了正德五年(1510)年(距离洪武元年142年),南京户科给事中 向皇上诉苦 :上一期的还没查完 ,下一期又要来了。

前后足足驳查了8年之久,这一期参与的监生 是350人 ,大多老弱病残。那么这么重要的工作,朝廷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呢?

明朝中期,士绅集团 已经发达起来了。根据《大明律》,这些士绅可以减免税服徭役。他们利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去兼并土地,攫取利益。驳查黄册的根本目的,是查清人口、田亩。而士绅集团正是想隐藏自己的实力。黄册驳查与他们的利益背道而驰。即使他们没有人去阻挠,也肯定不会主动去改善。而且让国子监去驳查黄册,是洪武爷定下的规矩,一句 “祖制难违”,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其中不乏有明智的官员上书要求变革,但整体而言都会下意识的做有利于自己的的举动。这些力量聚集到一起,形成所谓的“潮流”或“时势”。谁逆了潮流,就会遭到反噬。

李天留下来做驳查的工作,这其实是一个看不到尽头的工作。好在朝廷也知道黄册驳查的人数凑不够,黄册库也就趁机摆烂。工期拖得很长。但是李天等人的工作并不会减轻,他们只是看不到希望。

长生:一曲唢呐,送葬诸天仙帝错撩救命!那个落魄大小姐会直播算命娱乐:让你拍恋综,你当显眼包?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季时茜核污排海:末世降临穿越修仙界,我非女主也非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