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丧心病狂!又要纳入教材(1/1)
大礼堂内,不少同学都怔住了。
不会吧,这该不会又是一篇古文吧?为了回应陈锋,沈白居然当场做出了一篇古文!
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妖孽啊!
更可怕的是,仔细一想,沈白说的全在点上。
陈锋质疑沈白,如果时运不济,学习真的能够使人发生质变吗?
沈白一连用了三个例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凝水成冰。
还有笔直的木材变成圆滑的车轮,这些形变到质变的过程。
充分说明了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像上述三个例子一样。
台下看懂的同学,无一不击掌赞叹,沈白利用自然界举出的三个例子,实在是太巧妙了。
再搭配上古文的表达方式,尽显文采啊!
其实,不是只有待在学校才算学习,哪怕进入社会,人的一生也离不开这个过程。
因此,第一句“学不可以已”就点明了全文。
高台之上,沈白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只见他继续说道: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几个工整的句子一出,沈白的气势顿时强大了几分,压得陈锋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就连郑院长也交口称赞:
“整天思考,不如花点时间去学一学,有些人就是书读的太少,想的事情太多!”
“这个沈白,年纪轻轻,居然能够说出这么富有哲理的话。”
“想当初我在他这个年纪,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一番品味之后,郑院长甚至自愧不如。
更别提陈锋了,此时他的气势已经去了一大半。
整个人就跟蔫了一样,傻愣愣地站在那里。
不然,还能让他怎么办?让他跟沈白一样,也做出一篇古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他的才华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至于沈白,则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此时此刻全部集于一身。
《劝学》一文出自荀子,荀子可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与大哲学家。
难怪此文一出,有些同学感叹,哲学系真的应该联合中文系,一起去光华学院抢人!
这篇文,五千年的功力,就问你怎么挡?
既然挡不住,就只能无能狂怒,看着沈白站在台上尽情输出。
此时此刻,陈锋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希望沈白别念了。
越念就显得他越尴尬!
然而,沈白岂会放过这个机会,继续朗声说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台下的同学如痴如醉,头一次听到教育性与哲理性兼备的古文。
这一篇古文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
“沈白同学说的对,学习本身就是一件终身的大事。”
“哪怕你毕业了,或者辍学了,也不代表可以放弃学习。”
“社会本身就是最好的学校,只有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有所收获。”
“更妙的是,沈白提到了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甚至是修身养性的途径。”
“你看有些明星,文化程度低得要死,一旦名利双收,整个人就飘得不行。”
“这样的人,果然德不配位,终究不能站稳脚跟,随时都会出事塌房。”
“是啊,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我更喜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一句。”
……
后排的席位上,苏婉清嘟着嘴,看着彻底爆炸的水晶基地,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仿佛一只受了气鼓起腮帮子的小金鱼,又像嘴里塞满松果的小松鼠,煞是可爱!
她早已放下了手机,全神贯注地听沈白演讲。
越听越发现,这篇文章写得才华横溢,精彩绝伦!
龙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此,哪怕你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光看遣词造句,也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
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哪怕你不知道跬步的跬字怎么读,你也能够从后半句推出前半句的意思。从这两句工整的句子中,感受到一股磅礴的气势!
望着侃侃而谈的沈白,苏婉清情不自禁为他鼓掌。
台上,沈白的文章到达了最高潮: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随着沈白收束全篇,台下立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这些掌声中,甚至有不少先前质疑沈白的人,也包括了在场资历最深的郑院长。
无论新生还是老生,无论同学还是老师,所有人都在为沈白鼓掌。
陈锋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再也站不住脚,便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
“以上,就是我对《寒窑赋》欠缺之处的演讲致辞。”
“也是我对莘莘学子为何需要主观把握学习,以及学习有何作用的阐述。”
“感谢大家用心倾听!”
沈白彬彬有礼地说道。
一场演讲,两篇古文,尽显大家风范!
谁能想到,这竟然出自一位刚刚入学的新生。
郑院长走到中间,笑呵呵地握住沈白的手,和颜悦色地说道:
“沈白啊,你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院长我啊当年的出身也不是特别好,家里都快穷到揭不开锅了。”
“时运是一方面,学习是另一方面,二者结合才让我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
“你年纪轻轻,便懂得了我走了几十年才懂得的道理,未来可期啊!”
院长都快乐开了花,考虑到沈白已经站了太久,便让他回到座位的椅子上休息。
……
随后,院长接过话筒,打算总结这场新生见面会:
“各位同学,这次我就不简单说两句了。”
“沈白同学已经说得很好了,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抱怨,认为学习好像没有太大作用。”
“是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有没有用,关键在于你们自己。”
“最后,这两篇文章非常不错,正合我意。”
紧接着,院长说出了一句令人闻风丧胆,甚至可以说是丧心病狂的话:
“我打算向学校建议,将这两篇文章纳入我们的教材!”
众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