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少林的登封城(1/1)
第二天一早,又是早课时间。
张峰背着包袱推开了自己僧舍的门。
道别之事已经在昨天做了,今天他不想被一群人簇拥着下山,又不是生离死别,没那个必要,也显得太矫情。
可当他推开门刚迈出脚步,就差点被晃花了眼。
只见在他门外数百颗光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个个的不回去好好念经,都聚在这里干什么!”
“师叔,您怎么这么早就要走,我跟您一起去吧。”
“师叔,带我吧,我下山次数多,您第一次下山迷路了怎么办”
“师叔祖,几时回来?”
“师叔祖,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
这群师侄师侄孙们看到张峰出来瞬间变成鸭子,之前的安静彻底被打破。
“停!都给我闭嘴!吵吵什么!那个说女人是老虎的,信不信我去戒律院揭发你。
赶紧都回去吧,一会早课都开始了别在这杵着了。
我就下山游历一下长长见识,你们跟着算怎么回事,都回去,都回去,等我再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糖吃。”
一群年龄最小也二十多岁的和尚们,脸皮整齐划一抽了抽。
不过之前的离情别绪也在张峰不着调的话语中消散了许多。
接下来这些人开始往张峰怀里塞东西。
有塞银钱的,有塞衣物的,还有塞吃食的,甚至也不知是哪个家伙塞给了他一只烧鸡!
塞东西活动持续了近一刻钟才算结束,所有的和尚整整齐齐的按辈分站好,像是排练过一样齐刷刷的对张峰行了一礼,然后一起转身向外跑去。
他们要去领罚了,毕竟他们真的耽误了早课。
看看远去的光头们,再看看怀里、脚下的一堆东西,张峰笑了笑,这感觉还不错!
再次回到房间,把三百多两银子和烧鸡又找了一个包袱放进去背到了背上。
衣物什么的放进了柜子,这些东西都是僧袍之类的,没必要带,他下山后几乎不会有用着的时候了。
再次来到方正禅房外,这一次他没叫门,里面的木鱼声也没停。
对着房门磕了个头,又静立许久,木鱼声一直没停,带着些许失落,张峰转过身向外走去。
“行事之时注意自身安危,撑不住了就回来,为师还在!”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张峰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走下了嵩山,在前往登封县城的路上张峰看着路边与山上迥异的风景,之前稍显失落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冬天还没过完路边的麦田里还覆盖着积雪,看这厚厚的积雪也能知道今年应该是个好年景,农人们应该会高兴。
呃,也不一定,这里的土地好像是属于少林的,登封县大半的土地好像都是少林的。
耕种这些土地的人只是佃户,年景好坏跟他们好像有关系,但又好像关系不大。
年景不好,他们肯定挨饿,年景好了,他们也不一定能吃饱。
想到这里,张峰突然没了看风景的兴致,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少林距登封城也没多远,张峰走的本就不慢,路上又没遇到什么狗血之事,不多时便到了登封城门口。
在这里,张峰也彻底体会到了少林对周边的影响有多大。
就因为他是少林和尚,进城之时别说什么城门费了,守城之人压根提都没提就满脸带笑的把他请了进去。
进到城中,街上行人和街边商贩纷纷对他行礼问好,搞得张峰都觉的是不是登封城中所有人都是佛教信徒了。
就连他住客栈之时店掌柜也因为他少林弟子的身份少收了一半的银钱。
找好住处,张峰又在房间把那烧鸡啃的干净,衣食住行也就剩下了衣和行。
张峰先去了东市,找到一家做假发的店铺,在店家仿佛在看佛门败类的眼神中买下了两顶假发装进了包裹。
以后他肯定是要蓄发的,但在头发长出来之前假发还是必要的。
想他上辈子从幼儿园算起也是寒窗苦读二十一年,怎么也算个书生,这辈子行走江湖他想要一个书生的形象,可他上辈子那么多电视剧看下来就没见过一个光头书生,所以这假发必须买。
假发买完,张峰又转进了一家成衣铺,挑来选去买了两套青衫。
羽扇纶巾,文士风流,书生装有了,要不要再去买把扇子?
这个想法在张峰心里盘旋了半晌,才被他忍痛抛了出去,不是不想买了,实在是这春寒料峭的扇个扇子显得有些神经。
之后腰带、发簪什么又买了一些,感觉没有遗漏,张峰这才回了趟客栈,把东西放下后就直奔登封城的牛马市。
想要从登封城到福建,说句千里迢迢一点都不为过,虽然骑马都没他自己跑的快,可胜在舒坦,所以这马也是必须买的。
可能是因为登封紧挨少林和嵩山剑派的原因,来这里的江湖人不少,因此这马市规模也是不小,足足有二百多匹马。
这些马都是官府所有,价格也是贵的很,之前张峰买了那么多东西都没化后二两银子,现在这里最便宜的马都三十两起步。
张峰在马市转了许久,马看了不少,但他压根分不出好坏,毕竟在山上时他的心思都用在了看武功秘籍,记医毒知识上面了,关于怎么相马这样的东西他想都没想起来去看。
但这也难不倒张峰,他找了一个马市的伙计,然后对他说了几句。
不多时马市的负责人就小跑了过来,大老远的就对张峰行礼口称师叔祖。
这也是个少林俗家弟子,因为张峰在少林可以说身份特殊,他上山拜访师长时就把张峰记到了心里,现在能为这师叔祖办事,而且师叔祖还记得他,他是真的有些激动。
至于张峰为何能知道他,那倒不是这弟子有多特殊,还是张峰自身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穿越,也可能是因为金手指,他不能说过目不忘,过耳不忘,也差不了多少,这俗家的师侄被介绍过一次张峰也就记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马市中最好的那匹价值二百多两的马突然暴毙,然后张峰以一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马肉。
这钱,那师侄孙没跟张峰抢着付,但在第二天张峰出发时,他送上了一百两的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