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那么多万元户?(1/1)
李兰兰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给李妈一通讲,李妈更加惊讶了。
“什么?让我和你嫂子去卖衣服?不行,不行,不行,这真的不行。”
李爸和李家大哥也是一脸不赞同的样子。
李青青和李家姐夫倒是有些感兴趣,但是他们毕业之后,也面临着分配,所以感兴趣也没机会。
“有什么不行的?
妈,你看这些衣服好看吗?”
“好看呀,这衣服挺洋气的,咱这边儿我都没见过。”
“那你觉得,把这衣服拿到你们厂里,你们车间的人会买吗?”
“会吧,反正是我,我应该会买。”
“我也会买。”
李家大姐也忍不住说道。
“那不就得了,你看这衣服,我们还没拿出去卖,你们主动都想买,那卖出去不是很容易的事嘛。”
李兰兰双手一拍。
“话不是这么说的,万一后边再查了怎么办?”
李妈有些犹豫,虽然现在放开了,但这个事它有风险呀,万一哪一天又重新严查了怎么办?
“不会了,妈,你都不知道京城那边,自由买卖有多开放?
郭思危,你给我妈讲一下羊城那边的情况。”
李兰知道自己说的话,对李妈没有说服力,便把这项工作交给了郭思危。
李妈和李家其他人的目光也转向了郭思危。
“是真的,阿姨,我们到羊城那边,已经看到了很成熟的自由贸易市场,是政府鼓励大家进行买卖而建立的。
那里不仅没有人查,政府还特意安排的有工作人员,在那边维护秩序。
每天,天南海北的,好多生意人去进货。
而且,听说很多人做几次生意就成万元户了。”
郭思危直接给李家人下了一剂猛药。
李兰兰在心中默默的给郭思危点了个赞。
“真的?万元户?”
李爸不可置信的问。
“万元户”这个词他也不是第一次听说。
但是都是传说中的存在。
十里八乡的,能有一个都了不得了,郭思危竟然说羊城那边有很多万元户。
那可不得了了。
“真的,叔叔,我们去进货那一条街,估计每个老板都是万元户,不止万元,十万都有可能。”
郭思危这也不算瞎说,那边生意做的大的老板,加上他们手里的货物,确实有可能有个10万8万的了。
“乖乖,那羊城那边可真有钱。”
李爸的认知,还在一个月工资30多块钱的工作上。
现在竟然有人告诉他,做几单生意就有可能成为万元户。
“爸,不是羊城有钱,而是做生意的人有钱。”
李兰兰开始给李爸李妈洗脑。
“就像地上这一堆衣服,你们卖完的话,估计也能轻轻松松挣个1000块钱。
李兰兰这次拿的货,大概有1000多块钱。
如果照着比较狠的方式的话,翻个两三番,挣个两三千都没问题。
但是她也知道李爸李妈不是那种性格,估计一件进价20块的衣服,让他们卖40块就顶天了。
所以李兰兰只敢保守估算,这批货可以对半挣。
“兰兰,你可别吓妈,你这一堆衣服花了多少钱?”
李妈品出来闺女话里的意思,这批货应该没少花钱。
“1100多。”
“什么?这点儿衣服,你竟然花了1000多块钱?”
李妈刚才还觉得这一堆衣服有些多,听自家闺女说了金额之后,突然觉得这些衣服有点少。
“妈,你别拿供销社的那些价格,款式来跟这些做对比。
像这个牛仔裤,我估计咱们徽市也没有几件,拿去卖的话,怎么着也能卖个三四十块钱。”
“一条裤子卖三四十块钱?”
李妈扯着那条牛仔裤,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
要知道,供销社一条成品裤子才十几块钱。
如果自己扯布做的话,那只需要花几块钱就可以做一条裤子了。
“你没听错,妈,这裤子你拿出去卖30块钱,估计人们会疯抢。”
“你这妮子可别胡说,就这奇奇怪怪的裤子,别说30多块钱了,13块钱我也得考虑考虑啊。”
李妈打开牛仔裤又仔细看了看,这布料倒是挺厚实,但是也不至于卖那么贵呀。
“您卖的时候,只管说这是羊城那边的新款式,整个徽市就只有这几条,我保管那些小年轻们都来疯抢。”
李兰兰对于自己选的款式,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毕竟她是带着后世的审美,对于这些流行趋势有着十分稳定的把控。
“你说的真的能行?”
李妈还是不太信。
“行不行呢我说了不算,妈,明天咱拿着这些衣服到你们厂门口,去卖卖试试。”
李兰兰知道,自己说再多,都不如把裤子卖出去,让李妈的感受更直观。
“那不行,那不行,到我们厂门口卖,万一被我们领导知道了。”
李妈连连摆手,可别裤子没卖出去,再把自己的工作给害没了。
“嗯,那行,咱不去你厂,咱去供销社门口卖。”
供销社门口的客户最多,应该很快就能让李妈看到效果。
“那更不行,你看你卖衣服的,你去供销社门口,那你这不是跟人家抢生意吗?人家供销社能愿意吗?”
“管他愿意不愿意的,我们在大马路上卖东西,又碍不着他们事儿。”
李兰兰十分不以为意的说。
不管李妈愿不愿意,李兰兰就单方面把这件事敲定了。
等实实在在看到了钱,他们就不会再有所怀疑了。
因为李妈还没答应做,所以李兰兰也没有跟李妈来算衣服成本什么的,等到李妈确定要做的时候再说这些不迟。
“哥,你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李兰兰转向李国庆。
李国庆是前几个月转业回来的,被分配到了徽市派出所。
“还行,也没什么案子,每天就是做做调解工作。”
李国庆虽然觉得自己的工作十分无趣,但是也并没有跟自己妹妹抱怨什么。
国家已经把工作给他安排好了,做好做不好的全在他个人。
再说自家小妹难得回来一趟,没必要给她说太多。
“好吧,那嫂子现在是还在文工团吗?”
因为上次通话,只提及了李家大哥的工作变动,并没有说李家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