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秋猎(1/1)
安宁侯府能送什么好东西来。
安宁侯虽然是个猪脑子,但是肯定也知道是她们姐妹俩算计了整个侯府,按照那家子人龇眦必报的心态,肯定会找她们的麻烦,不过她哪里怕这些龟孙子。
信中无非就是一些胁迫的话语,看了又如何?不看又如何?
春意见自家小主这般淡然自若,便也应了下来,将那信件原封不动地派人送回了安宁侯府。
当夜,安宁侯府的郭明慧看见那原封不动送回来的信件时,眼底有异样的情绪闪过,而一旁的郭明玉则是破口大骂道:“萧家那两个贱人,竟然敢这般对姐姐!这般对侯府!”
郭明慧一脸淡漠地拿起三炷香,慢悠悠地点燃了香火后朝着佛像拜了拜。
郭明玉见自家姐姐不答应,只担心姐姐气坏了身子,毕竟这几日上侯府来要钱的人好多……侯府的库房早就被那些人掏空了,为了维持体面,姐姐甚至变卖了不少嫁妆,这等耻辱也未免过了些!
“姐姐,不如您离开侯府吧,回娘家也好,我郭家好歹也是京城里的名门望族。”郭明玉担忧地看向了郭明慧道。
郭明慧听了这话,唇畔出现了一丝虚无的笑意。
她将那三炷香插入香器中,眼底里有无限悲凉:“明玉,我郭家的女儿什么时候出现过这等懦弱的,既然萧家两姐妹吃了我们的银子,那我定要他们吐出来!”
郭明玉听见这话时身子略微一瑟。
她许久未见她姐姐这般说话了。
……
太后回宫后,萧妩也随大流去太后的慈宁宫请安,而去慈宁宫请安的嫔妃们不在少数,许都知道皇上孝顺,谁若是的了太后的青睐,皇上都能多看重几眼。
萧妩看着这一个个善于打扮的嫔妃们都有些无奈,这太后又不是皇上,穿得这般花枝招展的又有何用?
况且,从民间婆媳关系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婆婆可都不喜欢浓妆艳抹的儿媳才对。
萧妩本没有存着讨好太后的心思,虽说知道能讨好太后是最好,但是人讷,哪儿能做到八面玲珑呢,更何况她怀有身孕,累了。
之所以来请安,不过是随大流罢了。
这时,萧妩也在人群中看见了武良人。
武良人依旧穿着素雅,不过她的头上佩戴了萧妩赠送给她的象牙白玉簪。
武良人远远地也瞧见萧妩了,她忙拎着裙角便到了萧妩的身旁,“姐姐。”
“今儿怎么穿得这般素雅?”萧妩勾唇一笑。
武良人无奈一笑道:“妹妹位份低,手里头也没有多余的银子可以用来置办行头,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妹妹也没有必要做。”
看见武良人如此的从容,萧妩也放下心来了。
以往若是有人讽刺她位份低,手里头拮据,武良人总是免不了要难受,自卑几日,今日看武良人这般大度地开口,萧妩也觉得是件好事儿。
越是大度的人,越不容易被人利用。
更不会有什么挑拨离间的事情,做主子也好,还是做一个领头人也好,要注意自己手下人的情绪才算是功成名就。
“这般穿才是好事。”萧妩拎着自己的裙摆,一边往台阶上走,她的步子很慢,却优雅到了极致,她缓缓道:“太后未必喜欢浓妆艳抹的女子,虽说丽妃因为程家的事情迟早会遭殃,但是丽妃那日的穿着是惹了太后不悦的。”
丽妃腹中的孩子也没能保住。
随着程家的人斩首示众,九族流放后,丽妃也产下了一先天不足的胎儿。
据说丽妃心灰意冷,在灼华宫自尽了。
那般光鲜受宠的一个人,竟然落了这般下场,听人说,北宸越听闻此事后,倒是沉默了许久。
旁人都说北宸越对丽妃到底是有情。
可要萧妩说啊,北宸越那多半是在说丽妃蠢。
有什么东西,比自己活着更重要?
“姐姐说的是。”武良人自然知道萧妩是在教她东西,她颔首道:“妹妹不奢望承宠,只想做好姐姐的妹妹,自然那些争风头的事情妹妹不会,若是妹妹有朝一日需要争风头了……”武良人的眼底出现了一丝坚毅,“那定然是为了姐姐。”
萧妩听见武良人的话,勾了勾唇角,她伸手握住了武良人的小手道:“你有这份心,姐姐便足够了,走吧,请安去。”
花团锦簇,百花齐放。
足以形容今日慈宁宫内的场景。
太后看着前来请安的嫔妃们心情不错,尤其是看到那身怀有孕的萧妩时,眼底更是藏不住的喜色,她忙吩咐乌兰珠道:“给萧婕妤赐坐吧,别累着她了。”
“是。”乌兰珠答应了一声后立刻吩咐宫人们扶着萧妩到一旁的位置上坐下。
这时太后也让其他嫔妃们免礼了。
而站在容妃身后不远处的庄淑容特意看了看萧妩的位置。
皇上对她冷淡,她认了,到底生育过孩子的女人不比其他人,可皇上那夜迷迷糊糊靠近她时,却喊了一句妩儿……这让她心凉到了极致。
而后帝王又清醒了过来,和她拉开了一段距离。
真是讽刺啊。
怪不得皇上现在一颗心都在这个萧婕妤身上呢,萧婕妤长得貌美,甚至比以前的丽妃还要貌美如花,现在更是有了身孕,她……比不上她!
今日请安皇后也来了,只见穿着一袭明黄凤凰衔牡丹凤袍的皇后坐在太后的下方,她一笑道:“母后,今年的秋猎马上要到了,按照旧制,初步拟定在京城林北狩猎场秋猎,您看届时要带哪些妹妹去?”
太后看了一眼在座的嫔妃们,数来数去,不过是二三十人。
现在的嫔妃们到底是不敌先帝时的数量了。
“程家的事情前些日子才落下帷幕,算是朝廷的大喜事一件,那便大家都去吧。”素来主张节俭的太后竟直接放话大家都参加。
要知道,多一个嫔妃参加,就会多上一笔费用,不过程家的倒塌,让朝廷收缴了不少银子,自然也不缺这笔开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