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韩信与刘邦(1/1)
如今能救项羽的办法,只有一条,那便是找到重明鸟。
龙且担心会有人趁着项羽重伤期间,对他不利,便就一直守在帐中。
其余楚军将士,皆已退下。
而吴起也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将项羽与秦国皇帝一战的经历及结果,告知朝廷与项氏一族。
至于最后项氏一族派谁去寻找重明鸟,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了。
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项羽营帐中。
龙且一直守在床榻前。
忽地,就在这时,项羽有了几分意识,一直在喃喃自语:
“嬴渊...嬴渊...”
他在说着秦国皇帝的名字。
龙且俯下身子,听了半天,才勉强听清楚这两个字。
他发出一声忧虑的叹息。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项将军还想着秦国皇帝的生死。
而这一幕,也被后世人载入史册。
逐渐演化成,嬴渊与项羽之间的惺惺相惜。
从而引出了一段非友非敌、荡气回肠的史诗。
如今。
主帐中。
有亲信将领向吴起说道:“元帅,这项羽重伤垂危,您说,项氏一族,会不会因此而记恨上您?”
毕竟,项羽初来乍到,吴起便让其领兵在函谷关前叫骂。
若是传了出去,难免会让人以为,这就是吴起设下的一场政治阴谋。
他摇头道:“项氏一族的人,没有这么蠢,若是仅凭借这个,便与本帅结仇,那么他们项氏,也绝无可能存活至今。”
亲信点了点头,下意识喃喃道:“也不知此刻那秦国皇帝的情况如何了。”
闻声,吴起大笑道:“只怕是非死即残!本帅射向他的那支弩箭,沾染了无解剧毒。”
他认为,此前嬴渊与项羽一战,必然也是身受重伤,再加上自己的剧毒,没有理由不伤到根基。
如果秦国皇帝能因此而死...
那么此战,大楚就已不战而胜!
亲信作揖道:“看来末将要提前恭贺元帅,拿下秦国了。”
吴起直言道:“话也别说太满,本帅听说,秦国有一种大药,名叫鹿活草,或许可以能为秦国皇帝续命。”
不过,在他眼里看来,即使鹿活草真能起到作用,那嬴渊也会受到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帅者,自然要将情况往坏的方向去考虑。
顿了顿,他继续开口道:“余下的这几日,你什么都不要做,就专门盯着函谷关内的一举一动。
对了,将那名叫做韩信的士卒,叫到本帅帐中,本帅有话问他。”
“诺。”
待亲信退下不足盏茶功夫时间。
韩信便就已经来到主帐中,他看向吴起,深深作揖道:“卑职见过元帅。”
后者摆了摆手,沉声问道:“可知本帅将你唤来,所为何事?”
韩信道:“是因为元帅心中有困惑?”
吴起点了点头,直言道:“如你所言,你对百家之学,都略有涉及,为何却甘心只愿意做一个马前卒?”
以对方的见识,即使是从军入伍,也不可能只做一个小卒。
而且,在项羽帐中时,韩信可是明确说了,想要拜百家其中一家为师,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可见,他是有野心的。
一个有着野心的人,怎么会只甘心做一名亲军士卒呢?
韩信没有任何隐瞒,直言道:“史书有载,古往今来的重瞳者,最后都将成就一番霸业,或者是被世人尊敬。
如今项将军不过初出茅庐,若是在此时,我便投入他的麾下,将来待其发迹,定然不会亏待于我。”
吴起笑道:“为何不想着投到本帅或者是朝中其他人麾下?甚至是投靠别国?”
韩信继续说道:“元帅以及朝廷虽然求贤若渴,但是对在下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归宿。
因为朝廷忌惮元帅,而元帅只是想当一个兵家大贤。至于别国...
其实秦国倒是很适合我,只不过秦国皇帝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我只怕很难有出头的那一天。
所以,对在下来说,投靠一个可能会成就一番霸业的重瞳者,是最好的出路。”
吴起点了点头,“你倒是直言不讳,就不怕本帅认为你对国朝有二心,然后杀了你?”
韩信道:“元帅是一个聪明人,如果我说谎的话,反而更容易死。
但是我说了实话,也并未触及到元帅的利益,元帅没有要杀我的理由。”
吴起笑了笑,说道:“你且退下吧,将来大战再起,三军将领议事之时,你可在旁听着。”
韩信心中一喜,表面上不卑不亢道:“多谢元帅栽培。”
随后,便就离开中军大帐。
片刻后,有一名亲信问道:“他并不想投靠元帅麾下,为何您还要栽培他?”
吴起脱口而出道:“本帅总要找个后起之秀,来继承本帅的一身所学。”
与此同时。
楚国靠近齐国边境线上。
某处村子里。
一个叫做刘邦的游侠儿,在身边众兄弟的帮助下,成功当选为刘寨村的里正。
很快,他便接到了朝廷征兵的旨令。
说是每一个村庄,至少要贡献五个兵卒。
这年头,但凡是口饭吃,谁愿意去当兵?
而且,他初选为里正,本该是帮着乡亲父老谋福利的时候,如何能去做得罪人的活?
于是,他便找来樊哙与卢绾商议。
后者有点才学与智谋,他缓缓开口道:
“你不是与县城里的曹参曹大人他们相交不错么?要不请他们帮帮忙,就说咱们这儿,便不凑数了。”
刘邦道:“为了这事,就去请他们帮忙?
且先不说,这是朝廷的旨意,就连他们,也无法抗拒。
即使能帮忙,那这人情就不用还了?”
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开国一帝的气魄。
是一个连诸葛村夫都不如的村夫。
樊哙郁闷道:“俺听说,朝廷不是已经凑了一百五十多万大军,去灭秦国嘛?
怎么还要征兵?这兵役若是不服,只怕咱们整个村子都得遭殃啊!”
卢绾冷哼道:“万一楚秦对战,齐国趁机来犯怎么办?朝廷总得留点后备兵力,以备不时之需吧?”
因为某些事情,他与樊哙闹得不是很和睦。
刘邦唉声叹道:“实在不行,就我去,不就是参军?没准咱去了以后,还能捞点军功。
到时候回家,这十里八乡的,不得对咱钦佩有加?”
“你刚成为里正,怎么能去?”卢绾摇了摇头。
刘邦大手一挥,道:“行了,这事就先这么定吧,我去服兵役,你们二人去不去?”
“大哥去俺樊哙便去!”
“你们都走了,留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那便同去。”
闻声,刘邦顿时大笑道:“这才是好兄弟!依我看,这也是一次机会,没准咱们兄弟三人,能因此而发家致富呢?”
“但愿不是死在战场上。”
“卢绾,你怎么说话呢?”
“什么我怎么说话?我这说的是实话,你这厮,别以为块头大我就不敢将你怎样!”
“你试试!”
...
很快,他们二人便扭打在一起。
见状,刘邦也未劝阻,一直在哈哈大笑着。
就冲他们三人此刻的心态与装扮,无论去了何处,都会让人当做是泥腿子。
但是,他们压根就不清楚。
樊哙是个杀猪杀狗的屠夫,从小便杀,所以自幼便就练了一把子力气,
而且还跟村子里的几名长辈,学过几招庄稼把式,不说力大无穷,但是也比一般人要凶猛许多,加以磨练,必定成才。
卢绾家境不错,从小读书,从书中得到了不少见识。
再加上又是底层人物,像是这种人,一旦爬到了上层,那么其社会经历,足以让他称雄一方。
至于刘邦...
自幼不仅读书,长大了还当游侠儿,游历天下,见识极广。
而且,他还在某位权贵麾下谋过差事。
像是这种本来就有着超远见识的人,自然能够在这小地方混得风生水起。
只要碰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必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甚至是一遇风云便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