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通个气(1/1)
“买的地也很让人意外,买的是芦花渡那边的地。”
“芦花渡吗,他们胆子那么大?”吴管家又惊了。
王主簿摇摇头:“也许是他们是外来的,不太清楚这其中的道道吧。哎呀,我还得感谢他们呢,不然,这块地可得砸手里了。”
“王大人,不知道,这事定下来了吗,他们买了多大的地,多少人一起住啊,是要自成一个村吗?”
“还没有,他们今天是来打听一下的,说明天再带钱来签字据。人应该不是很多,只是三十人左右,自成一个村,人有点少,但是毕竟是那个地方嘛,我待会儿禀报一下县尊大人,看能不能让他们先成村,以后再有人落户,就让人充进去。县尊大人应该是会同意的,之前他也提过这种法子。”
“好,大人,那我就先回去了,您忙,我这件事也麻烦您了。”
“好说,你这个是小事,不过,你家姨太家里竟然能找过来,还要把外孙女带回去,连户口都转过去,这么霸气,难道,他们家的家境竟能和贵府不相上下吗?”
吴管家嗤笑一声,心中鄙夷,就他们,还敢跟自己主子家相提并论,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是,他面对王主簿,自然不能这么说,他叹息一声:“我们也不清楚杨姨太娘家家境,只是希望她们母女能过的好一点。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衣食无忧。
我家夫人是万万舍不得小小姐走的,只是杨姨娘思乡心切,非要跟他们走。我家小小姐年纪小,离不开母亲,他们又保证,一定会给小小姐好的生活,我家夫人就随她去了。”
“还是你家夫人心善。”王主簿也是表面附和,贾夫人是怎么对待先老爷的小妾通房和庶出子女的,他也是心知肚明。
两个各自带了面具的人笑呵呵地又寒暄了几句,就真的告别而去。
吴管家急忙赶回府里,禀告贾夫人他在县衙的所见所闻。
贾夫人听得不敢置信。
“他们竟然要在温县落户?”
“对啊,夫人,他们与您见面的时候完全不提,还说要带了杨姨娘母女回乡,没想到他们竟然是逃荒过来的,就在这里的目的可疑啊,咱们不得不防啊!”
贾夫人脸色不好,怒道:“我说他们怎么这么痛快地签字据,原来是想留在这里。他们定是想慢慢跟我们周旋,好敲些竹杠走!简直是无耻之徒!”
“小的也是这么想的,人现在在他们手上,温县有好些人是认识杨姨娘的,他们要是到处嚷嚷,肯定对咱们府里名声不好。”
贾夫人眼里闪过一丝凶光:“看来,还是我们对他太仁慈了,就应该直接把那贱女人和死丫头发卖了,让他们永远也找不到!”
“夫人心善,以后这种穷亲戚,就根本见都不用见。”
“二管家,你说,我们已经跟他签了字据了,他想要通过那俩母女要挟我们也做不到吧。”
吴管家的手慢慢地放到贾夫人的手背,摸了一把,声音里也带了一丝暧昧的调笑。
“夫人,您别担心,有我在,那些泥腿子翻不起大浪的。”
贾夫人连忙用另一只手拍了他的手背一下,脸色泛红地嗔怪道:“你胆子也忒大了,这还是青天白日的,门还开着呢!”
吴管家笑得暧昧,不以为然地慢慢缩回手:“没事的,下人不敢闯进来,就是被人看见,谁又敢说什么?毕竟,这府里现在,夫人最大不是?”
说着,他就朝贾夫人抛了个媚眼。
这时,门外响起王妈妈的声音:“夫人,您的燕窝来了。”
贾夫人连忙坐得更端正了,剜了吴管家一眼,轻声道:“晚上到我房间来。”
然后,她才清了清喉咙道:“进来吧。”
王妈妈就走了进来,递上燕窝,却被吴管家一把夺过:“看着有点烫,我替夫人吹吹。”
王妈妈有些惊讶,然后抬头就看到夫人一脸严厉地看向她。
她心头一跳,连忙低下头,极力保持镇定:“夫人,那奴婢先下去了。”
等王妈妈出去,吴管家才把燕窝端给贾夫人:“这王妈妈,信得过吗?”
贾夫人又瞪了他一眼:“王妈妈是我的陪嫁丫头,我就是不信你,都不会不信她。”
吴管家没皮没脸地笑道:“那敢情好啊,以后你我之事,就不用避着她了。”
“她胆子小,你别吓着她。对了,你说那伙泥腿子,我们该怎么对付他们?”
吴管家眼珠子一转道:“夫人,我觉得,不能让他们这么顺利地在温县安家,我们要跟县衙通个气,让他们离开温县!”
“这能办到吗,你不是说,他们是由济慈堂的大管事带去的,大管事可是在县太爷面前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我们得罪了他,会影响生意的。”
“夫人,您多虑了,这些人只不过是何管事的远房亲戚,他应该也只是抹不开面子,才帮他们说和的,要是咱们找他说句话,或者再送点东西给他,他肯定是先顾着咱们呀。”
“那他要是不乐意呢?”
“不乐意?济慈堂也指着我们张府呢,得罪了我们,对他们也不好,应该不会的。即便何管事很想让他们留在温县,那至少,也不能让他们得到那么好的地!”
“那块地好吗,我好像听说过那里闹鬼?”
“所以说啊,何管事要是真的对他们好,怎么会给他们选那块地?但是,那块地除了风水不好,土地还是很肥沃的,还有山有水,万一这伙人凭着这地利发达起来了,也是膈应,还是让王主簿给他们换一块差的吧!”
“尽量让他们离开温县,不然,夜长梦多!要是那何管事推脱,就让大爷亲自去跟他谈,不,跟县太爷说!”
“夫人,这么点小事,还用不到求到县尊面前。我现在就赶紧去找大爷,让他亲自走一趟,直接去王主簿家里,有些事,还是在家里商量来得容易。我们带几坛好酒去,酒桌上一切好商量。今晚就商量好,等那群贱民明天再去县衙,就只能吃个闭门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