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八十八回 延钧杀兄称闽主 杨溥称帝纳秦王

第八十八回 延钧杀兄称闽主 杨溥称帝纳秦王(1/1)

却说福建,自王审知继任威武(福州)节度使,任命他的侄儿、王审邽子王延彬为泉州刺史。

王延彬治理泉州十七年,官民都安居乐业。

后来,王延彬得到一只白鹿和一枝紫色灵芝,和尚浩源说那是帝王的预兆,天命的象征,王延彬便开始骄傲放纵,并且派密使从海路向梁朝进贡,请求任命自己当泉州节度使。

事情败露后,王审知诛杀浩源和尚及其同党,但只是免除王延彬所有官职,送回家宅看管。

梁太祖登基,封王审知为闽王,一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保境安民,深受闽人爱戴。

王审知曾经选良家女充入后宫。其中有一个女子,闺名唤作金凤,自称是前福建观察使陈岩的遗腹子。说起她的履历,其实很是卑污。

原来,她便是陈岩的男妾侯伦,与陈岩的小妾陆氏所生。陈岩死后,陆氏委身于范晖,生下金凤。范晖还以为是自己的女儿,把她看做掌上明珠一般。

至王审知攻杀范晖,金凤母女,乘乱走脱,流落民间,幸遇陈岩族人陈匡胜。陆氏遂将此女冒认为陈岩之女,得陈氏抚养,长大成人。

这一年,她年方十七,容颜婉丽,又生得聪明乖巧,娇小玲珑。一入宫中,便学会歌舞。王审知喜她灵敏,即收为妾侍,令贴身服事。只是老夫少妻,自然只是一方欢喜一方愁。

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恰与金凤年纪相仿,出入问安,见金凤眉目之间,似乎有一丝不如意,甚是同情。金凤对这位二公子,曲意承迎,引得王延钧很是钟情,心痒难熬。只是因老父尚在,不便勾搭,没奈何迁延过去。

去年,即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病殁,终年六十四岁。

总计王审知自接任威武(福州)节度使,至此共二十九年。从被封为闽王算起,也有十七年。

王审知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威武节度留后,派使节向唐朝告哀。

王延翰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如玉。好读书,通经史。

汀州人陈本,聚众三万起事,包围汀州。王延翰派大将柳邕等率军二万,费时一个月,将其平定,将陈本斩首示众。

今年,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三月五日,唐庄宗下诏,任命王审知长子王延翰为威武节度使。

没有封他为闽王,王延翰很不高兴。他却不知道,那时候,唐庄宗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不到一个月,唐庄宗就驾崩了。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下诏任命封疆大吏。

至唐庄宗遇弑,至唐明宗继位后,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也驾崩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原、蜀中、北方历经大乱。

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五月十九日,唐明宗李嗣源加封王延翰为威武节度使,遥兼同平章事。

王延翰取司马迁《世纪》闽越王无诸传遍示文武官员,说:“闽,自古王国也。我今天不称王,更待何时?”

于是文武官员纷纷上表劝进。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十月六日。

王延翰建大闽国,自称国王,兴建皇宫宝殿,设置文武百官,一切仿照皇家制度,大赦全境。追谥其父王审知为昭武王。

不过表面上尚奉唐朝正朔,使用唐明宗天成年号,百官称王延翰为“殿下”。

王延翰好色,只是其妻崔氏貌甚丑陋,更异常妒悍,王延翰广选良家女,充当妾媵,被崔氏接连加害,一年中伤毙至八十四人,崔氏为冤鬼所祟,也致暴亡。

王延翰得拔眼中钉,很是欣幸,乐得淫纵暴虐,为所欲为。

城西有西湖,开凿于西晋时,甚是广大。

王延翰乃跨西湖修建宫室,以及无数亭台楼榭,绵延十余里,号称水晶宫。

王延翰常常携后宫妃嫔出城到水晶宫游玩,通宵达旦。为了方便,又从子城修筑复道,直达水晶宫。

二弟王延钧上书劝谏,王延翰大怒,道:“二弟,你与金凤的丑事,别以为我不知道!”竟贬王延钧为泉州刺史。

原来,几个月前,老爹一死,王延钧还有什么顾忌,便即召入金凤,把酒言欢,倾诉万千衷肠,自不必细说。等到酒酣兴至,自然拥抱入床,同作巫山好梦。这一夜的颠鸾倒凤,好不快活。王延钧已娶过两妻,从没有这般滋味,遂不禁喜出望外,格外情浓。

劝谏被斥,王延钧心下很是不平,便与义弟王延禀私下密谋,欲杀王延翰。

王延禀是王审知养子,本姓周,原名周彦琛,现任建州剌史,素与王延翰不和。

王延翰写信,命王延禀搜罗美女进贡,王延禀回信驳斥,也惹怒王延翰。

王延禀恐怕惹祸,遂与王延钧合兵进袭福州。

十二月,王延禀(周彦琛)率军自建阳溪顺流而下,直抵福州。

王延钧命福州指挥使陈陶率军迎敌,被王延禀杀得大败,陈陶自刎而亡。

王延禀(周彦琛)急行军至福州城下,城上尚无防备,遂率百余壮士,架梯翻城而入,制服守门军士,打开兵器库,夺取铠甲兵器,杀进皇宫。

王延翰正被色所迷,宫外那么大的动静,都不曾分心。王延禀突入宫门,他才惊走床后。

王延禀早已瞧着,令部下士兵江王延翰牵出紫宸门外,诬陷他与已故王后崔氏,共同谋害父王王审知,竟将他杀死。

时为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926年,十二月八日。

王审知长子王延翰继位,尚差四天,不满一年。距他建国称王,只有两个月。

想当年,王潮放弃自己的四个儿子,将宝座传给三弟王审知。王审知选择继承人,却并不慎重。

当天,王延钧率军抵达福州。王延禀即开城迎纳,推他为威武军留后。

王延钧又升建州为奉国军,令王延禀为节度使,兼建州刺史。

王延禀临行,王延钧亲自送到郊外,为他设宴饯行。

王延禀对王延钧说:“二哥,好好继承先人的遗志,不要麻烦我再来一趟!”

王延钧心中一惊,只得唯唯答应。

王延钧详报唐廷,寻求册封。

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五月。

唐明宗李嗣源任命王延钧为威武节度使、守侍中、封琅邪郡王,明年,再晋封为闽王。

但闽已立国,与南汉相似,不过南汉已绝唐,闽尚臣唐。

所以唐明宗天成初年,除了后唐外,汉地另有四国二镇。吴、南汉、吴越、闽为四国,荆南、湖南为二镇,吴、南汉不服唐命,此外还算称臣唐室,列作藩属。

任圜之前曾经参与灭蜀,后来出任宰相,兼判三司。他素知西川富饶,前时除犒军外,尚有余钱二十亿文,乃派太仆卿赵季良,为三川制置转运使,令送犒军余钱至京城,更要他将西川赋税,转运京城。

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只同意输送犒军余钱,其余概不奉命,又因赵季良乃是故人,竟留他在蜀中,不让返回京城。

孟知祥妻李氏,乃是唐庄宗姐姐,曾封琼华长公主,自与董璋分镇两川,内恃帝戚,外拥强兵,权势日盛。

安重诲派赵季良至蜀,却得不到西川赋税,而且连赵季良也不再返回,于是对孟知祥颇加猜忌。

安重诲更想设法除患,计划派人去西川做监军。

客省使李严,自告奋勇,要第三次入蜀。

李严母面谕道:“你提议伐蜀,侥幸成功,蜀人恨你入骨。今日还能再去么?”

李严说,食君禄,当尽君事,竟不遵母教,得请即行。

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正月。

李严抵达成都。十五年前,孟知祥曾经救过李严的命,见第六十七回。孟知祥想要让他知难而退,因此盛兵出迎,官兵人人带着怒气,希望他主动回去,李严却佯作不知。

孟知祥表面上对这位新来的监军十分亲热。私下安排如此这般。

几天后,孟知祥邀请李严赴宴。酒至半酣,孟知祥突然变脸,怒道:“你此前奉命出使王衍,归国即请先帝出兵伐蜀,先帝听了你的话,遂致三川百姓流离,两国皇帝驾崩,今天你又来,蜀人能不怀惧么?况现今各镇,俱废监军,你独来我处监军,究是何意?”

李严方欲答辩,孟知祥已目视部将王彦铢,令他动手。

王彦铢牵李严下座,李严始惶恐乞哀。

孟知祥道:“蜀人都要杀你,并非出自我意,你知道众怒难违么?”遂不由分说,竟将他推至阶下,一刀两段。

好一出鸿门宴!

孟知祥上表唐廷说:“李严假传陛下的口谕,说是命我前往朝廷,由他接替西川节度使。又擅自赏赐将士,企图收买军心造反,我已把他诛杀。”

孟知祥又请授赵季良为节度副使。

唐明宗李亶(李嗣源),尚欲以恩信羁縻,再派客省使李仁矩赴成都慰谕。并因琼华长公主及孟知祥之子孟昶,是年才九岁,尚留在京中,也命李仁矩乘便送去。

孟知祥总算厚待李仁矩,好言遣归洛阳,并上表称谢,但心中已不免藐视唐廷了。

其实唐明宗李亶(李嗣源)不是软弱,他要先解决荆南。

二月二十一日。唐明宗因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季兴一再挑衅,忍无可忍,下诏剥夺他所有官职爵位。

命山南东道(襄州)节度使刘训为南面招讨使;命忠武(许州)节度使夏鲁奇为副招讨使,率步骑兵四万人讨伐荆南。

又命东川(梓州)节度使董璋为东南面招讨使,新任夔州刺史西方邺为副使,率巴蜀军队,顺三峡东下;会同湖南(楚国)军队,三面进攻。

三月底,刘训统帅大军,抵达荆南。楚王马殷派都指挥使许德勋等率舰队进驻岳州,跟刘训呼应。

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紧闭城门,不出兵应战;一面向吴国求救,吴国派出舰队支援。

老天却似暗助高季兴,竟连日霪雨,不肯放晴,加之江陵地势低洼,长期潮湿,瘟疫流行。

刘训大军,多半患病,且粮运不继。

这时,枢密使张居翰已经年迈辞职,孔循升任枢密使。唐明宗派他亲自莅临前线督战,无果。

又命楚王马殷供应粮草,马殷竟然拖延,不肯供应。

唐明宗无奈,命孔循、刘训引兵退还。高季兴遂并取忠、万二州。

楚王马殷,派中军使史光宪到京师朝贡,李亶(李嗣源)赏赐他骏马十匹、美女二人。返回时路过江陵府,高季兴将史光宪囚禁,把骏马、美女夺走,竟然向吴国称臣,请求归降。

同样要称臣,何必舍北向东、舍近求远?令人不解。

何况,吴国并不肯接受这个烫手山芋。

徐温对吴王说:“国家一定要重视实际利益,不可以醉心虚名。高家臣服梁、唐,已有二十年,而且洛阳距江陵不远,唐军步骑兵发动袭击,迅雷不及掩耳;而我们的舰队逆江而上去救他,却十分困难。既把他当作臣属,紧急时却不能相救,使他危亡,岂不惭愧!”

于是吴国只接受高季兴的贡品,而不接受他称臣,建议他仍向唐朝称臣。

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本是个弑君首恶,唐明宗李嗣源入都,暂时并未过问,仍令他担任旧职。不久,出郭从谦为景州刺史,即派使者中途追及,赐死,并夷灭全族。

前两年,契丹几次入寇,冀州刺史乌震三次率军押运粮食供应幽州,乌震三次亲自护送粮草,幽州得以保全。当时李嗣源奉命率军讨伐契丹,深知乌震的功劳。

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七日。

唐明宗李亶(李嗣源)任命乌震为河北道副招讨使,遥领宁国节度使,进驻芦台军(青县),接替泰宁(兖州)节度使、遥兼同平章事房知温,命房知温返回兖州。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魏博军长期不听朝廷号令。当初,唐庄宗李存勖能夺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梁末帝要拆分魏博(天雄)。而李嗣源被逼反,也是因为魏博军挟持赵在礼叛变。

去年,唐明宗李嗣源曾徙赵在礼为义成节度使。赵在礼不肯离邺,上表称军情未协,乃改拜为邺都留守、兴唐尹。

今年,邺都军又蠢蠢欲动,留守赵在礼恐不能制,密求移镇。

唐明宗乃徙赵在礼为横海(沧州)节度使,授皇甫晖为陈州刺史,赵进为贝州刺史。

看官阅过第八十四回,便知这皇甫晖、赵进二人,乃是之前挟持赵在礼叛乱的核心人物。

将他二人调离,赵在礼才能安心。

唐明宗李亶(李嗣源)派皇次子李从荣镇守邺都,命宣徽北院使范延光率军护送上任,并负责邺都(兴唐府)武装部队调防事宜。

范延光下令奉节等九个营士兵,共三千五百人,命军校龙晊率领,北上驻防芦台军,防御契丹南下。因对他们心存猜忌,并不发给铠甲武器,各营只有一面旗帜,拴到竹竿上,作为区别,官兵不敢有异议,只得垂头丧气北上。

走到中途,听见孟知祥诛杀李严,以及高季兴叛乱等消息,军心更加不安,谣言四起。抵达芦台军后,朝廷又恰恰在此时擢升乌震为副招讨使,谣言更是满天飞。

原来乌震曾经是符习的部下,随军讨伐镇州张文礼叛乱。参见第七十七、七十八回。

原副招讨使、泰宁(兖州)节度使房知温,恨乌震突然夺去自己副招讨使职位,准备拿他开刀。

乌震抵达后,印信还没有接交,兵变即爆发。

芦台军大营跨永济渠(御河)分为东西二营。

三月二十一日,乌震在河东大营摆设酒席,宴请诸道先锋马军都指挥使、齐州防御使安审通,即席赌博助兴。

房知温煽动龙晊的奉节等九营士卒,就在酒席上暴动,击斩乌震。房知温的部队则在大营外喧哗呐喊。

乌震为人忠厚、纯真,少读左氏春秋,喜欢作诗,擅长书法。曾经历任几个州的刺史,为政名声一直不错。

安审通逃出来,夺到船只,渡过永济渠到河西大营,下令骑兵戒备,但不采取任何行动。

房知温恐怕事情难以成功,也上马要逃出营门,奉节等九营变军拉住他的缰绳说:“大帅要到哪里去?请大帅替我们做主!”

房知温骗他们说:“骑兵都在河西,不立刻收服,只有步兵,怎么能成大事!”

遂一提马缰,飞奔上船,渡河到西岸,竟跟安审通联合,反击奉节九营变军。

变军整队南下,官军骑兵则紧跟他们之后,阵容严整,变军互相观望,面色苍白,高举火把,连夜行军,逐渐走进荒凉沼泽地带,疲倦饥饿交加。

第二天一早,房知温率骑兵完成包围,从四面八方发动攻击,变军几乎全被屠杀。

残兵败将逃回原来的河东大营,大营却早已被安审通纵火焚为焦土,变军进无路可进、退无地可退,霎时崩溃,四散逃命,躲到草丛壕沟中逃出一命的,不到十之一、二。

范延光回到淇门,听到芦台军兵变,立即征调义成(滑州)军再往邺都,预防变军逃归。

四月十日,唐明宗下诏,将奉节九营变军留在后方的家属,全部满门处斩。诏书抵达邺都,李从荣下令关闭九个城门,把三千五百家男女老幼,约一万余人,驱逐到石灰窑,一律斩首,一时血流成河。

朝廷虽然怀疑房知温鼓动兵变,仍不得不对他安抚。

四月十三日,加授房知温兼侍中。

六月,唐将西方邺,突出奇兵,把夔、忠、万三州夺还。

七月,唐明宗李亶(李嗣源),下令在夔州设宁江军,命西方邺为宁江节度使。前蜀国曾在夔州设镇江军。

又追究刘训败军之罪,贬窜濮州。

再追究把夔、忠、万三州交还给高季兴,是前同平章事豆卢革、韦说的责任。下诏贬窜,不久赐死。

二人都是自同光元年拜相。豆卢革在李存勖登基时拜相;韦说则是在灭梁后拜相。二人都没有什么才能,也没有什么功劳,只是因为门第高贵,得以被唐庄宗拔擢为相。才德皆不配位,遂招致杀身之祸。

却说唐明宗正室,乃是曹氏,只生一女,封永宁公主,已嫁给石敬瑭;次为夏氏,已经病故,生子从审、从荣、从厚;妾为魏氏,就是李从珂(王阿三)生母,行军时掳掠得来。也已病故。

有一个王氏女,出自邠州饼家,梁将刘鄩见她眉清目秀,买下她作为妾侍。过了几年,二十岁上下,居然生成一副绝色,眉如远山,目如秋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竟有闭花羞月之貌,人送外号“花见羞”,深得刘鄩钟爱。刘鄩死后,此女无家可归,携金宝寄住汴京。

之前李亶(李嗣源)次妻夏夫人去世,另求别偶。有人至安重诲处,称赞王氏美色,安重诲即转告李亶(李嗣源)。

李亶(李嗣源)召入王氏,仔细端详,果然是艳冶无双,国色天香,虽行谊不同刘皇后,但也是一朝尤物。

从来好色心肠,人人所同,难道唐明宗李亶(李嗣源),见了美色,能不格外爱怜么?况王氏身虽无主,人却是个白富美,拥有刘鄩遗金数万,至此多数都献给李亶(李嗣源)。

唐明宗既得佳人,又得黄金,自然喜上加喜,宠上加宠。即位未几,封曹氏为淑妃,王氏为德妃。

王德妃尚有余金,又赠给李亶(李嗣源)左右,及他诸子。大家得了钱财,哪个不极口称赞?

并且王德妃本人确实端庄贤惠,性情和婉,应酬周到,每当唐明宗早上起床梳洗,都是她在一旁侍奉,就是对待曹淑妃,亦必恭必敬,唯恐惹她不满。

前些天,曹淑妃将被册为皇后,私下对王德妃道:“我素来多病,不耐烦劳,妹可代我正位中宫。”

花见羞慌忙拜辞道:“皇后乃是国母,妾怎敢当此尊位呢?”既而六宫定位,曹皇后虽总掌内权,如同虚设,一切处置,多出花见羞主张。

二女都不贪慕皇后虚名,也是难得。

花见羞王德妃既已得志,倒也顾念恩人,刘鄩诸子,皆得任高官。又与安重诲阴相联络,每在唐明宗面前,陈说安重诲好处,每遇安重诲请托,无不代为周旋。

唐明宗从此更加相信安重诲。

任圜无奈,请求辞职,遂免他相职,任命为太子少保。

任圜心仍不安,更申请致仕,唐明宗准他归老磁州。

却已经迟了。

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十月。

唐明宗出巡汴州,行至荥阳,民间谣言纷起,有人说皇帝南巡,将亲征吴国。有人说有藩镇即将叛乱,皇帝亲自前往处置。

朱守殷正出镇宣武军,颇怀疑惧。判官孙晟,劝朱守殷先发制人,朱守殷遂召都指挥使马彦超,共谋叛命。

马彦超不从,朱守殷便砍死马彦超,登城拒守。

唐明宗李亶(李嗣源)急命宣徽使范延光前去劝谕。

范延光道:“劝谕无济于事,不如立即进攻。否则他们完善防卫,反致城坚难下了。臣愿得五百骑速趋汴梁,乘他无备,定可成功。”

唐明宗乃拨骑兵五百,范延光星夜前往,一夜飞驰二百里,到了汴梁城下,天尚未明,立即发动进攻,喊声动地。

朱守殷从睡梦中惊醒,急忙号召徒众,开城迎战,两下里杀到黎明,御营使石敬瑭,又率亲军赶到,直杀得汴军人仰马翻。

朱守殷慌忙退兵回城,在城上遥见有一簇人马,拥着黄盖乘舆,呼喝前来。他知道时天子亲征,不由的心慌意乱,策马返奔府邸,将全家男女老小,一起杀死,然后叫卫兵把自己斩首。

去年,唐庄宗召朱守殷护驾,不至,致使唐庄宗驾崩。他又学王宗弼(魏弘夫),选得美貌宫人回家享用,见第八十六回。如今,也去阴曹地府找王宗弼(魏弘夫)去交流经验去了。

守军竖起降旗,守兵一齐拥出,向皇帝迎降。

唐明宗李亶(李嗣源)入城,搜捕朱守殷余党,共杀死数十人,唯有判官孙晟,趁机逃脱,投奔吴国,徐知诰待之甚厚。

有人警告安重诲说:“落魄失意的高官,流落在外,如果趁机作乱,会制造出不必要的灾难,不如顺势把他铲除。”

安重诲尚恨任圜,认为十分有见地,诬称任圜与朱守殷通谋,秘密派供奉官王镐赴磁州,矫诏赐任圜自尽。

任圜受命怡然,聚集全家,畅饮一醉,然后仰药自杀。

任圜系京兆人氏,素有政声,为相一年多,政绩卓著,不幸耿直被谗,无辜毕命。

端明殿学士赵凤向安重诲痛哭说:“任圜是忠义之士,岂肯背叛!你纵情好杀,竟到如此程度,怎能主持朝廷!”

唐明宗李亶(李嗣源),宠任枢密使安重诲,连他矫制与否,亦不曾过问。

后人有诗叹道:

折槛留旌抗直臣,汉成庸弱尚知人。如何五季称贤君,坐使忠良枉杀身!

安重诲冤杀任圜,才行奏闻。唐明宗反下诏历数任圜罪状,说他不遵礼分,潜附朱守殷,应该处死。惟骨肉亲戚仆役等,并皆赦罪云云。

在唐明宗看来,还算是格外开恩,其实已是被安重诲蒙蔽,枉害忠良了。

却说楚王马殷,派遣使者入唐朝贡,且请建行台。

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八月一日。唐明宗李亶(李嗣源),封马殷为楚国王,后来谥号武穆王。

楚王马殷(武穆王)正式建国,升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又大力兴筑宫殿,设置文武百官,一切制度跟皇帝一样,有些则略微改一下名称,例如:翰林学士改文苑学士、知制诰改知辞制、枢密院改左右机要司,文武百官向马殷称臣,称马殷为殿下。马殷发布命令称为“下教”。

只是仍奉唐正朔,不改年号。

任命姚彦章当左丞相、许德勋当右丞相;

任命李铎为司徒、崔颖为司空,拓跋恒为仆射;

任命弟马賨为静江(桂州)节度使;

任命嫡长子马希振为武平(朗州)节度使;

任命次子马希声,判内外诸军事;

任命张彦瑶、张迎分判机要司。

拓跋恒原来姓元,因马殷的老爹名马元丰,为了避讳,才改姓拓跋。

楚已建王国,老资格的吴王国当然不甘与它平起平坐。

唐天成二年,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十月二十四日。

吴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及宁国两镇节度使、兼中书令、东海郡王徐温病故,享年六十六岁。

最初,徐温的亲子、行军司马、同平章事徐知询,因徐知诰事实上不是出自徐家血统,几次请求代替徐知诰接掌吴国朝政大权,徐温说:“你的能力比不上知诰!”

吴镇海(金陵府)节度判官兼楚州团练使陈彦谦,深得徐温信任。

之前,陈彦谦病重,徐知诰知道他一定会在遗书中向徐温推荐继承人,想要收买他,派到陈家的医生,以及送药、送金银绸缎的使节,路上前后相连。但陈彦谦仍然秘密留下遗书,叮咛徐温要指定亲生儿子徐知询为继承人。

严可求及行军副使徐玠,也不断劝徐温用徐知询代替徐知诰,徐温因徐知诰孝顺谨慎,不忍心这样做。

徐温妻陈夫人抚养徐知诰长大成人,情同母子,也说:“知诰是我家贫贱时收养的儿子,为什么在我们富贵了之后,却抛弃他!”

但严可求等不断进言,徐温终于决定,打算亲率各镇节度使到京师扬州朝见,劝吴王杨溥登基称帝,然后对两个儿子另做安排。

不料,徐温突然患病,于是派徐知询携带劝进奏章前往扬州呈递,准备呈递后就留下来接替徐知诰执政。

徐知诰得到消息,知道难以挽救,就写妥奏章,请求调任镇南(洪州)节度使,等第二天早上呈递。

不料当天夜晚,徐温即逝世。消息传来,徐知诰大喜道:“天助我也!”将写好的奏章烧毁。

徐知询急回金陵料理丧事。

徐知诰也不去奔丧,即率群臣劝进。

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十一月三日。吴国王杨溥登基称帝,是为吴睿帝。改年号为乾贞。

追尊其父杨行密太祖武皇帝,大哥杨渥烈祖景皇帝,二哥杨隆演高祖宣皇帝;尊娘亲王太妃为皇太后;

追封徐温为齐王,谥号忠武王;

加授徐知诰侍中、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

命徐知询兼侍中,辅国大将军,兼金陵尹,又兼镇海(金陵府)、宁国(宣州)二镇节度使,为诸道副都统;

封哥庐江公杨濛为常山王,后改临川王;

弟鄱阳公杨澈为平原王,侄南昌公杨珙为建安王;

封皇子杨琏为江都王,杨璘为江夏王,杨璆为宜春王;

封杨隆演子庐陵公杨玢为南阳王。

吴睿帝杨溥,派遣使者与唐朝修好,国书中自称皇帝。安重诲见杨溥竟敢称帝,与朝廷抗礼,还派使者前来窥视情报,上奏唐明宗不应延纳。遂将吴使驱逐出境。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丰合乾元暴雨天灾:回到末世来临前囤物资震惊,异世界我来去自如风华绝代之长生道我的异世界客栈东方灾厄录快穿:恶女今天又万人迷了崩坏里的暗影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