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举国沸腾(1/1)
不过即便是没人掩饰也没有多大的事,毕竟在赵桓心里,赵佶就是个昏君,不然历史上北宋也不会灭国,皇室宗族也不会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如此大事,各地学子争相告之,一时之间,宋朝疆域内大兴喜事,百姓个个穿新衣,走街串巷。
百姓们沉浸于大胜的喜悦之中,“去王屠户家买两斤猪肉,再打二两散酒,爷们今天要乐呵乐呵。”汴京一普通人家的男主人,大手一挥,便花去了三五日的开销。
家中妇人虽有些不满,可也不敢反驳,只得小声埋怨道:“花那冤枉钱做甚?咱家又没有什么大事。”她的埋怨,终究是使男主人不乐意。
只见那汉子一挥手大声说道:“你一妇道人家懂什么,当年咱爹就是死在抗击辽人的前线,如今宋军大胜归来,咱必须乐呵乐呵。”
被这么一说,那妇人也不再犹豫,他也知道一些老爷子当年的事,要是那一战老爷子能活下来,恐怕他家也已经是风生水起了。
在这一天,除了欢喜的百姓,各地的坟头也多了一杯酒,一炷香。
那些为了大宋战死沙场的英雄,终于可以闭眼了。他们的后辈替他们完成了他们终生都在奋斗的目标,经此一战,金军再无力南下,若是战事再起,必定是宋军大举北上。
至此,宋军终于从被动防守转为了相持对战,甚至是主动反击的位置。
胜利的喜悦充斥着,宋朝的每一寸疆土,宋朝的每一个国人。
赵桓回到皇宫后,先是看了看怀孕的朱琏和徐令仪,安慰一下她们二人的情绪后,就连忙召开了朝会,毕竟战后各种事宜都还没有解决,如何奉赏,如何分兵驻守,伤亡抚恤这些东西都需要解决。
对于赵湛这个监国太子,赵桓是非常满意的,年纪轻轻就能撑起半边天,日后必定是一位明君。对于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他还是很骄傲的。
不过一个国家这么大了,有好事自然也有坏事,赵桓刚坐上龙椅,还不待他缓口气,便听见李纲说道:“启禀管家,京东西路多地连续大旱,栽种的谷物稻苗大多旱死,俨然已有旱灾的雏形,还望官家早做打算。”
李纲刚说完,赵桓还没来得及反应,唐恪就又站了出来,只见他恭敬道:“启禀官家,老臣也有事起奏,广南东路水虽然刚进入雨季,可是连绵不断的大雨已有洪涝的趋势,老臣认为,此事不得不防。”
听着这一大堆问题,又看了看摆在御案上的奏折,赵桓推测今年应该是东南季风来的晚些,所以导致北方大旱,南方大涝,虽然现在五月多,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具体情况应该大差不差。
现在应该早做打算,毕竟自古天灾人祸都是大事,搞不好又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想清楚这一切,赵桓便说道:“京东西路、广东南路的旱涝之事,就全权交给尚书右仆射,户部、三司以及地方全力配合。”
说到这,赵桓又想起了一件大事,虽然他自己是快马加鞭赶回来了,可是大军回来还需要一些时日,必须要在大军回来之前准备好所有的迎接仪式。
绝对不能让将士们寒心,为此,赵韩又接着吩咐道:“礼部、兵部相互配合,一定要把几日后的庆功仪式给弄好,有功的将士,一个都不要落下。”
“微臣领旨。”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连忙出来接一下命令。
孙傅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心里不由得感叹,这才多久,天下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真是出人意料啊!
想通这一切,孙傅决定自己,一定要好好干,毕竟跟着一位明君,自己指不定也能青史留名。
随着一件件事情被安排下去,这个临时召开的朝会也即将结束。
朝会结束后,赵桓便迫不及待的赶回了后宫,之前因为一些事要忙,所以也没来得及和朱琏多说几句话,如今有了时间一定要好好叙叙旧。
王怀吉在前开路,赵桓坐在龙辇上悠然地哼着曲儿,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慈元殿。
赵桓看着守在门外的梅儿,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便悄悄的走了进去。
只见此时的朱琏,正拿着一把小扇子轻轻的拍打着,虽然还没有入夏,可是天气却已经有了一丝炎热,更何况现在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而朱琏就这样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看着池塘里的鱼儿,完全没有察觉到赵桓的到来,不过赵桓倒是也不着急,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看着。
享受着不一样的美好,就这样过了几期时间,朱琏像是心有感应一样,突然回头一看,正好看见一脸温柔注视着自己的赵桓,见状,她当即便想起身行礼,可是身子还没有离开椅子就被摁住了。
“贞儿,现在怀有身孕,不必多礼。”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该有的礼仪还是不能忘,见朱琏执意要起身行礼,赵桓也不便多加阻拦,只能顺着她来。
“臣妾拜见官家。”
“好好好,快平身吧!千万别累着自己。”看着并没有因为时间而疏远自己的赵桓,朱琏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撒娇的说道:“你都不知道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咱们的宝宝可不听话了。”
“是吗?”赵桓为了配合她,自然是装出一种惊讶的表情。
“那当然了. . . . . .。”就这样赵桓还是倾听朱琏的心声,身为一个现代人,他是知道女人在怀孕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倾听者的,而这时,身为丈夫的他是完全有这个义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