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1/1)
“袁绍退了!”
陈牧欣喜之余,不忘下令追击败走的袁军。
“袁绍一定会在路上设有埋伏,小心追击过深,偷鸡不成蚀把米!”
郭嘉好心地提醒道。
“放心,我这边再这么快也快不过他们,多缴获些战利品也好!”
陈牧很想打成一场大的歼灭战,一举将袁绍的势力从地图上抹除,这样一来河北将再无有威胁的对手。
考虑到连月征战,青州兵马的弦已经绷得很紧了,很难再组织起大规模的战役,也就只能放弃。
此战青州除了将骑兵并入先锋部队之外,担任的任务只有吸引敌方兵力一条,可以说是做了一回辅助工作。
袁绍此时兵力仍有数万之多,加上邺城的守军,想一鼓作气打成灭州之战,以陈牧的能力是做不到了。
“曹操打赢官渡之后还在河北磨蹭了七八年才南下呢,按照这个速度计算,明年能打下邺城都算是超额完成指标,三年打下一个州还差不多!”
陈牧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道。
可以肯定是,这一战对袁绍在河北的影响力无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冀州二十万兵马死伤被俘接近一半,仅渤海一战,就断送了四万精锐。
连带着还有一众名将名臣的陨落,袁绍虽然短时间内没有灭顶之灾,但元气大伤的事实是遮掩不过去的。
陈牧已经想好要如何做这一场全面大胜的庆功总结,以及什么时候返回青州处理当地政务。
“陈刺史,此件事了,我也要告辞了。”
郭嘉突然开口说道。
“不留下待几天再走?”
陈牧知道会有这一天,听到这句话,还是恍惚了一下。
事后来看,许多决策陈牧也能想到再执行下去,只是会比郭嘉要晚上许多。
并且有郭嘉在的时候,陈牧的信心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总是不用担心事情会有纰漏。
“留下让我款待你几天也好,幽州是没什么好吃好喝,凑一凑总还是不会亏待你的么!”
“不了,袁术最近想要称帝,和吕布往来得很是频繁。主公那边正是用人之际,我要尽快赶回去才行。”
“这么突然……”
陈牧感觉一点征兆都没有。
“是有些突然,不过是你们导致的。”
郭嘉笑着说道。
“我们?”
“此话怎讲?”
陈牧不解其意地问道。
“我有预感你们会赢,但没想到会赢得这么干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打掉了冀州数支精锐,将袁绍逼到东郡一隅,这是我来之前没有想到的!”
“这里面还得多亏你的功劳,没有你给我吃定心丸,我也不会下定决心打韩猛,今日的决战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陈牧礼让地说道。
“即使如此,袁绍还是有和你们的一战之力,或者说胜负仍在五五之间。真正改变战场走向的,恰恰你选择的那位皇室后裔。不瞒你说,我之前还真小瞧了他,我始终觉得你的青州兵马才是刘虞仰仗的心腹力量,但今天之后我知道了,只是你做了他也能做的事情。”
“你是指刘玄德?”
“正是。”
郭嘉有意停顿了一下。
“有两个地方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一个是他对关羽张飞等人的信任,第二个是他临阵换策,突击张郃的转变。”
“前者就不用我多说了,他很了解他两个义弟的能力,并且能够加以善用,这是袁绍远不及他的一点。如果袁绍能够清楚,颜良之流只能为将,不能做帅这件事,想必也不会失败地这么彻底。”
陈牧默默地点了点头,认真听着郭嘉的临行话语。
“后者就是我琢磨不透的地方了,他凭什么认定张郃的战略意义大于淳于琼呢?他很了解他们么?”
郭嘉百思不得其解。
他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张郃之前表现出不俗的军事素养,能够在主将被杀的情况下稳住军心,保住实力等待后方支援。
难不成刘备也是从这一点上着手得出的结论?
这一点其实陈牧也不理解。
记载之中刘备、诸葛亮都对张郃十分忌惮,但张郃面对蜀汉政权一直是输多赢少。
“或许藏锋不露也是本事,当初玄德与张郃在对付张燕的时候打过几次交道,那个时候留下些什么印象,让玄德对其产生忌惮之情也有可能!”
陈牧只能想到这个解释。
“或许真如你所说吧,要不然就是他的确有识人之能,这一点恐怕比我家主公还要更胜一筹!”
陈牧听到这话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那就是曹操曾说过刘备是他的对手,只是用计稍晚。
不知道郭嘉会怎么看。
“那你觉得,他二人统兵,谁更胜一筹?”
陈牧一下子给郭嘉为难住了。
“这……”
郭嘉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不太好说,换我家主公到他的位置上,也能指挥此战胜利,只是不会这么干脆,除非关羽张飞等人也对我家主公绝对信服!”
陈牧点点头,表示这个考虑是有必要的。
刘备带领的关羽张飞,和独自出场的关羽张飞,以及别人指挥的两人,是完全不同的三种情况。
“不过刘玄德也有不足之处,没看出安平之战的重要性就是其一。如果曹公在此,一定会先我们一步下令歼灭韩猛高览的!”
“难比较!我等从未这么粗犷地发起攻势,动辄斩将刈旗,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我要回去好好复盘一下,总不能是天意如此,让运气战到了你们这边!”
郭嘉思来想去,想到曹操也不是这样的打仗风格,不能想当然地替换身份来比较。
陈牧亦是这个想法。
两人都喜欢用奇兵涉险,脱离主帅身份的话,都可以是不错的骑兵统领。
区别在于,曹操善用兵力调度完成局部突破,出奇制胜的方式而不是目的,比如渭水之战就靠运动战消解了西凉军的防守优势。
刘备则喜欢一锤定音,自己一个人能干完的事,绝对不会轮到第二人的身上,定军山就是扔下大部队带着黄忠完成了关键一击。
只凭现在的两人表现,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只能说曹操更具章法,而刘备短在了时机的把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