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年少(1/1)
袁术年少时以侠气闻名,后升迁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登基称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1] 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任职郎中,先后多次担任朝廷内外官职,后为折冲校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2] [34]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101]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杀害何进,袁术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一作“南宫青琐门”),胁迫十常侍放弃皇宫出逃。初平三年(192年),袁术召回孙坚,命他攻打刘表,孙坚在围攻襄阳时战死(张璠《汉纪》及《吴历》载孙坚死于初平二年,《英雄记》则载孙坚战死在初平四年 [66] )。其侄孙贲带着将士依附袁术,袁术又表孙贲为豫州刺史。 [65] 这一年,吕布与司徒王允等人共同诛杀董卓,之后又被董卓旧将李傕击败,率数百骑逃出武关,来到南阳投奔袁术。吕布自以杀董卓对袁氏有恩,而袁术厌恶吕布反复无常,因此拒绝不受。(一说袁术厚待吕布,吕布却放纵士兵在南阳钞掠。袁术以之为患,吕布心不自安,便离开了南阳。) [39-40] 格局图 初平四年(193年),袁术粮道被刘表截断,于是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挥军北上,攻击兖州。袁术屯军于封丘,之后又有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等助战。袁术令将领刘详屯匡亭,曹操攻击刘详,袁术引兵与曹操交战,大败。袁术退保封丘,曹操进击,袁术在城池被围之前逃到襄邑,曹操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袁术走奔宁陵,曹操穷追不舍,最终袁术逃奔九江寿春。马家五常马良字季常,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乡里为他们编有谚语说:“马家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眉中有白毛,故此人们这样称呼他。 [1]追随刘备三国志12的马良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 [2],征召马良为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进入蜀地,诸葛亮也随后跟从前去,马良留守荆州,辅佐关羽。曾写信给诸葛亮说:“听说雒城已被我们攻下,这是上天的福佑;尊兄适应时势把握时机,辅佐光大邦国之业,智慧的光芒已经显露。能灵活地运转思维,审察事理明断,实非易事,为此须当适时地选取贤才。如能高瞻远瞩,仁德通达天际,使时人能集中注意力聆听其言,举世服从于其道,以高妙之音乐,纠正郑、卫之淫声,有利于各项事业,不起相互之间的干扰,这才是管弦演奏的绝技,俞伯牙、师旷的调协。我虽然不是钟子期之辈,却也得为之击节叫好!”刘备征召马良为左将军掾。刘备在汝南战败,投奔荆州刘表。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足智多谋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辅佐。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此时刘表亡故,荆州落入曹操手中。刘备遭曹操沿途追杀,命悬一线,幸而有诸葛亮、赵云等人死命保全才得以存身。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在诸葛亮、周瑜、庞统、黄盖等文臣武将的合作下,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孙刘联军在赤壁一战以弱胜强大破曹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争夺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劝谕下多次推辞。周瑜献计,骗刘备前往东吴成亲,进而将其扣留以换荆州。不料周瑜的计谋被诸葛亮屡屡识破,致使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讥讽中呕血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历经了半生的屈辱磨难之后,刘备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领地,为进军西川打下基础。三分归晋 天下一统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伐魏,先后九次出征中原,却因为国力衰微和奸臣陷害,只能退避沓中屯田。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偷渡阴平继而兵临成都。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图谋复国,最终因事机败露,自杀殉国。东吴自孙权死后,内乱不止。吴主孙亮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合老将丁奉除掉孙琳将大权夺回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大江东去之势。曹睿死后,魏主曹芳继位,司马懿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得兵权。此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把持魏国大权,并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家族自此权势滔天。司马昭进而公然弑君,杀死魏主曹髦。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主孙皓最终也投降西晋,百余年的战乱从此平息,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