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福利房成功落户(1/1)
“姐,你真厉害!”抱着装有心爱衣服的袋子在脸上蹭了蹭,李宝利对李清清比了个大拇指手势。
从商场里出来,到车站时刚好挤上新开出来回县城的公交车。
一路上,四人都一脸的满足和开心,这一趟算是收获满满吧。
高三的第一学期结束,李清清放寒假的时候,双桥厂的第一批福利房也建好了。
厂里通知一下来,不管有没有拿到福利房的都打算跑来看看热闹,看这新房子内部格局是什么样的。
他们也好存点钱,等待下次厂里发放福利房的时候。
毕竟有第一批,那就有第二批的机会。
事实确实有第二批和第三批,李清清想起第二批是在她高中毕业后开始建的,第三批好像没建成功。
记得不太清楚了,那时候因为在外省读大学的缘故,一年里回家的次数很少。
而且就算回家了,她也不关心厂里别人家有没有新房子住的问题,反正那时候没她们家什么事……
福利房同样是楼房。
不过区别于筒子楼是,它只有四层高,每层五个住户,每家的占地面积也比筒子楼里的大多了。
李家的房在第二层的第三间,地理位置在李家人眼里觉得挺好的。
阳光充足,所待的楼层不高,在没有电梯的年代里,楼层不高的话就不用累死累活的每天上下楼爬了。
虽然李家没有老年人,但人总会老的。
李德州和王秀红都觉得将来自家是要在这住一辈子的。
而且儿子长大了,这也是他跟他未来媳妇的家。
王秀红在新房内转了一圈,心里想着要把房子好好的保护好,等儿媳妇来了看了也会觉得满意。
李宝利不知道他妈脑子想的东西,他满眼都是自个的新卧室。
屋里的房间早在几个月前,他们全家便各自选好了。
他打量了眼自己屋,表示很满意。
现在卧室还空空荡荡什么都还没有,不过等把床摆上,书桌啥的通通移过来就行了。
另一边,李清清站在自己的卧室窗户边,向外眺望了一眼。
金黄一片的香蒲草草在风中摇摇晃晃,像一块波光粼粼的宝石,不停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
双桥厂后方有一大片杂草和香蒲草,第一批福利房只在其中占了一小部分,还剩一大部分是未开采的。
李清清双手撑在窗框上,看风景看了半天,等听到外头王秀红女士的呼唤,她才收回视线往卧室外应了一声,“马上来!”
新房子现在还空荡的很,接下来便是买家具填满屋里的空缺。
不过按照王秀红女士的注意是,买房子花了太多钱了,虽然家里现在做着生意,还不缺钱到很困难的样子。
但能省咱还是要省着点的。
王秀红组织全家人一起去把老房子里的电视和椅子啥的先搬过来。
厨房里的东西则最后搬,因为一次搬不完,他们还要在筒子楼里住几晚。
要是厨具什么的都被搬走了,那吃饭的家伙也没了。
李家全部出动,看的隔壁王钱月眼热的很,站在门口,连平时爱吃的瓜子都没心情继续嗑了。
“真是好啊,有钱了就是不一样,啧啧啧……”
王钱月想阴阳怪气一下,结果发现李家没一个理她的,她自己好像就站在那里跟个傻子似的自言自语。
意识到这个问题时,王钱月一时间更气的想吐血!
李清清她们也不是没听见隔壁邻居的话,不过此时她们满脑子都是新房子,对邻居的话他们有选择性的闭耳。
“对,摆那,不对不对,移左边点。”
新房子里,王秀红在旁边收拾东西边指挥着,父子父女三人则卖力把家具挪到指定位置上摆正。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精疲力尽的葛优躺式的倒在椅子上。
“妈,晚上吃啥啊?”李宝利摸着咕咕叫的肚子问。
“吃啥?随便吃吃就好,”半晌后,王秀红坐起身子说,“要不……我们出去吃吧。”
冰箱里剩菜剩饭已经吃完了,加上累了一天,她也懒得做饭了。
刚好出去吃,算是庆祝新家落户吧~
一听要出去吃,所有人里最开心的要属李宝利,他噢耶了一声。
从椅子上蹦下来道,“那赶紧走吧!我都快饿死了!”
说完看家里除了他,其余三人还慢悠悠的坐在椅子上。
李宝利顿时不满意的过去一只手拉一人,“快点快点,别磨磨蹭蹭的了。”
楼道上,不止他们一家在搬东西,李清清还见到了他们的新邻居。
她不怎么熟,不过王秀红和李德州在双桥厂待了这么多年自然认识。
加上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买新房子,和一个家庭必须双职工,而且有一人得是高级技术的三重条件下,厂里也就那几个人。
李家选的是大户房型,所以这一层的住户都是大户型的。
李清清抬眸看了眼爸妈正在打招呼说话的男人,他们家就在自个家的左边,属于第二层的第二间。
李德州明显跟对方是熟人,两人聊了几句,直到屋里出来了个年龄跟李清清差不多大的女生道,“爸,妈喊你进去有事。”
“哦哦,来了来了,”男人又跟李德州说了句话,才跟着闺女进了屋。
“爸,那谁啊?”李清清问。
“你陈叔啊,”李德州道,“他跟你爸我一个车间的,之前来咱家吃过饭呢,你忘了啊。”
李清清摇头,她连筒子楼里的人都没记全,别说爸妈厂里认识的工友了。
福利房是在双桥厂不远处的空地上建的,房子的后面除了一大片香蒲草外,就是一座座还未开采的小山。
山的高度不高,李清清记得从前自己还上过山,不过最多只到半山腰而已。
“我们去吃大盘鸡吧!”
街道旁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了家名叫大盘鸡的店,四人进去后发现没什么人客人。
再看到菜单上的价格时,他们懂为什么了。
“嘶!价格还挺贵的,”王秀红道。
住在这附近的居民,不是厂里的工人就是普通打工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