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徐、扬两州刺史(1/1)
荆州北伐大军顺流而下,午夜子时,江风习习。
郗超踱步出了船舱,揉了揉酸痒的眼睛,看了一晚上的各地关牒行文,可算出来透透气了。
来到船舷边,感受着江风,简直是沁人心脾。
抬眼望去,偶尔岸边有星星点点的渔火,其他什么也看不清楚。
看着黑漆漆一片的长江北岸,正如大军的前途一样,没有光明可言。
他知此去北方的作战不易,对大军的前途深为担忧。
正唏嘘不已,听到有脚步声响起。
转头看去,一名军兵从身边走过,手里捧着几卷文书,遂问道:“此是哪里来的文书?”
军兵赶忙转身施礼道:“禀参军,刚刚有小船送来扬州、徐州诸郡公文,正要送进大司马船舱。”
“送我船舱吧,大司马已经睡下了,别吵醒了他。”
“是!”
说罢,军兵捧着文书向郗超船舱走去。
郗超跟随在后,也回了船舱。
在案几后坐定,挑了挑灯芯,将舱内照的明亮起来。
他打开公文一道一道仔细看了起来,都是各地他的按照要求汇报当地天气,粮草船只准备情况的牒文。
因为桓温执意要走水路,所以郗超断定,雨天道路泥泞不要紧,最好连日暴雨,把徐州境内下成一片泽国。
怕就怕干旱,船队行驶不动,那将劳民伤财,北伐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看了几道之后,忽然他看见了熟悉的字体,神骏飘逸的章草,这不是父亲郗愔的笔迹嘛。
郗愔的章草那可是大晋数一数二的,书法爱好者们认为其功力不亚于他的姐夫王羲之。
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道:
末将听闻大司马讲,“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末将甚感荣幸,前有大司马誓师北伐,收复大晋江山,鞠躬尽瘁为表率,末将亦不敢怠慢,请准许末将率本部人马,与大司马一道北伐,愿为前驱,共同……。
郗超看不下去了,心情沉入了谷底,本来白皙的脸上更加白了。
心里责怪道:“父亲啊父亲,你一大把年纪了,桓温的意思听不出来啊,这时候你还表什么决心啊,这政治敏感度也太低了,我在桓温麾下效力,你这不是把我往绝路上逼嘛。”
想罢,郗超将父亲那价值连城的珍贵章草牒文放在油灯上烧毁了。
然后模仿着郗愔的比笔迹,按照他的口吻,重新写了一封:
禀告大司马,末将本非将帅之才,承蒙陛下错爱,才得以任职徐、扬二州刺史,今年老多病,根本无法胜任军旅之职,至此北伐关键时刻,现恳请大司马允准,将徐、扬二州刺史之位让与您,统一指挥二州军政事务更有利于北伐伟业成功。
写完,吹干,卷了起来,夹在了几道牒文中,亲自走出船舱,来到桓温船舱门口,轻轻放下牒文。
这才回来,放心的睡了。
第二日清晨,随着船上的号角声响起,郗超起了床。
洗漱完毕,匆匆来到战船官舱,见桓温已经坐在了那里,正吃着早饭。
见郗超进来,桓温喝了口粥,咽下嘴里的胡饼,朗声大笑,声震官舱,“哈哈哈,景兴,来的正好,过来一起吃。”
郗超施了一礼,来到桓温案几旁坐下。
有军兵递上碗筷,舀上稀粥。
郗超边喝边问道:“大司马今日心情不错啊,想必又有北伐新策略?”
桓温边咬了一口胡饼,夹了一筷子胡瓜咸菜,一边咀嚼一边笑道:“哈哈,今早一睁眼,就看见了令尊平北将军的牒文,要不说还得是我朝老臣心系朝廷安危,忠心于我大晋,他将徐、扬二州刺史让与了我,牺牲自己个人利益为北伐大计做出贡献……”
滔滔不绝地赞扬了许久,最后道:“我刚刚已派两艘快船,一艘去建康,上表请封令尊为会稽内史加光禄大夫,一艘去京口,请令尊不必等我大军到,即刻前去会稽上任,哎呀,三吴地区那可是一块地肥水美的宝地啊,空气清新适合养老啊。”
郗超赶忙放下筷子,一脸恭谨地躬身施礼道:“卑职替父亲谢过大司马了。”
“客气了,客气了,哈哈”桓温摆手示意郗超起身,接着道:“景兴啊,你自入仕就在我幕府中,多年来夙夜匪懈,劳苦功高,待北伐结束后,我定将你作为第一功臣请封侯爵。”
郗超心中暗道侥幸,幸亏昨夜发现了父亲的信,让桓温的头衔下又多了两个州的刺史,他的态度接着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北伐船队浩浩荡荡,两日后到达广陵郡(今江苏扬州市)。
一时间战帆如云,宽阔的长江江面被塞得满满当当。
徐州、扬州众文武官员一起在广陵南城门,长江之畔列队迎接。
桓温也没下船,站在船头,向船下跪拜的众文武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北伐誓言:
“身!(魏晋时期我的意思)奉天子诏,北伐鲜卑白虏,已准备数载,如今时机成熟,兵强马壮,誓扫荡中原,直击河北,饮马黄河,攻克邺城,生擒敌酋慕容暐、慕容评等献于太极殿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