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杜沉见闻(1/1)
岭南府。
西市商人杜沉来到岭南府已经快半个月了。
回想起当初刚到岭南府看到的景象,他仍然感觉在梦里。
自从那一日他从安王卫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后,便马不停蹄向岭南方向赶去。
刚到岭南府的府城,他便被那络绎不绝进出城门的景观吓到了。
遥记得五年前他途经此地时,这里不过是一个人口五万,破败不堪的小县城。
没想到几年时间不到,竟然如此人声鼎沸。
那城门明显是被改造过的,比别处的城门要宽广许多。
行人和载货的马车分了两队进出城门。
看那进进出出的马车都是拉着满满当当的货物,赶车的商队也是多有番邦的服饰。
当走到城门口时,杜沉跟着前面排队的行人入城。
轮到他时,就在他准备掏出铜板准备交入城费时,却被守城门的士兵摆手拒绝了。
大乾的城池进出都是要收取过路费的,这是每个城池的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好在不多,一般也就两个铜板。
“莫不是他要向我索要好处?看来安王对岭南府的治理也不过如此,天下乌鸦一般黑。”
杜沉心中叹道。
正待他准备从腰包里再掏出一些银钱准备悄悄给那守城的士兵时,却听那年轻的士兵对他说道:
“你莫不是第一次来我岭南府?我岭南府只对货物收过路费,不收人的过路费。”
“只收货物的过路费?稀奇!那还有商人愿意来这岭南府做生意?
生意还没做成呢,就相当于先被收了一道税,哪个商人会愿意?”杜沉不解,问道。
“呵,你这人莫不是看不到那排队进城的商队?
我们岭南府是会收取进城的货物价值十分之一的银钱。
但只要他们进了城,就不会再有任何税费产生,也不会受到官府的骚扰。
而且,商人缴纳了货物的进城费,他在城内的合法交易将全程受到官府的保护。
我岭南府将会为其双方的交易做担保,一旦交易过程中出现一方违约或欺骗,损失将由我岭南府一力承担。”那小兵解释道。
“原来如此!”杜沉听到小兵的话,顿时恍然大悟。
大乾的商税是二十税一,这个比例不算高。
但要知道这只是官方的商税,各个地方还有自己的“规矩”。
“苛捐杂税”这四个字可不是二十税一就够的。
有些地方乱七八糟的税加起来甚至达到了十税四,十税五。
相比于其他地方,如果小兵所言不虚,那十税一的“进城费”绝对是非常低了。
况且交易过程还有官府做担保,只要自己合法交易,损失还有官府兜底。
怪不得有那么多商人在排队进城。
刚走进城门,就听到络绎不绝的叫卖声。
道路两旁都是紧挨着的铺子和摊位。
从卖的东西来看,很显然他们的主要销售对象是进出城门的客商。
这在杜沉看来,只有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才会有此商业性的聚集活动。
这说明岭南府如今的景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乔家纺织作坊招工,每月纹银二两,包吃住!”
“港口王家瓷器铺子需要壮劳力一百名搬运瓷器,每月纹银三两,包吃住,可月休两天!”
听到这些路边在招工的喊叫声,杜沉又是一惊。
“这岭南府的工价已经如此之高了?
京师的工价才不过一两银子一月,买个丫鬟也不过十两银子。”
听到招工的人给喊出如此之高的价格,杜沉一阵咂舌。
“这么高的工价不都得抢着干呀!”杜沉想到。
然而,他想象中的一群人一拥而上把招工之人围上去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只是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上前问了一下情况,很显然有几个人没有谈拢。
然后在招工之人的再三挽留下,摆摆手扭头就走。
“这!”
杜沉感觉自己的三观就要震碎了。
什么时候招个工都这么卷了?
这要是在京师,即使价格给到一半,也肯定被百姓抢的头破血流呀。
“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岭南府的工商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导致出现了用工荒!”
当想到此时,杜沉不禁心中变得激动起来。
他此次不远千里来岭南府,就是为了考察岭南府的消费市场。
主要是想看一下这里的人是否有能力消费外界运输过来的商品。
但他看到的东西让他得到了另一个更振奋的结论。
那就是,岭南府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规模化的工商业城市。
这种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他只在大乾的东南沿海那些城市看到过类似的。
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经验老道的商人,他知道岭南府的潜力绝对不止于此。
这里简直就是商人的天堂。
十税一的商税,官府担保的交易,可以让商人完全无后顾之忧在这里交易和经营。
高工价的支撑以及络绎不绝来往的客商构成了一个消费力巨大的市场。
规模化的工商业体系又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
而这些又是互相影响,良性循环,在潜移默化中互相促进的。
此刻的杜沉恨不得马上就回到京师整备自己的资产,投入到岭南府来。
他知道,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唯一有远见的人,此时的岭南府一定有不少像自己一样的人在这里。
一旦消息被传回京城,凭借自己的资产不一定能够吃到最大的那块利益。
“眼下,赶紧去租一块地才是正事,否则一旦京师那些人过来了,想要占据好的位置就难了。”
杜沉思考片刻,决定不管如何,先下手为强。
他已经打听好了,这岭南府的商铺全部在官府的名下,只租不卖。
租金根据地段好坏和面积大小价格不等,每年的租金都会一定比例上浮。
这种方式可以让官府的利益最大化,不会出现以后因为经济繁荣导致的地价上涨与官府无关。
位置差的商铺每年租金不过百两,而那些位置好的商铺租金价格甚至达到了万两白银每年。
以杜沉现在的财力,他几乎掏空了身上所带的所有银子。
只留了一部分回去的盘缠,交了定金后盘下来一个位置算不错的铺子。
忙完此事,他便马不停蹄往京师赶去,想赶紧凑集资金召集人手再回到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