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搬迁(1/1)
赵沉惊喜万分,一双眸子瞬间亮了起来,臭不要脸地向赵母撒娇,“娘亲!沉儿就知道你最疼我了!”
赵沉其实一开始想要的就不是在李夫子那里上学,闹出了这般大的事情,若李夫子是一个小肚鸡肠的,故意给他使绊子如何是好。
原本他还觉得一个大老爷们和别人撒娇很是别扭,但是感受到其中的好处之后,赵沉瞬间改变了想法,大丈夫能屈能伸。
能够达成目的,何乐而不为?
赵沉对于李夫子的猜测不无道理,他先前就是因为偶然听一些李夫子的学生说过,李夫子对于逢年过节给他送礼丰厚的,对待他们态度就尤其好,送礼寒酸的就看不上,百般刁难,口出恶言,活脱脱的一个势利小人。
但是偏偏他是村里唯一一个中了秀才的,是一个有学识的人。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向来很高,受到他人的尊敬和礼遇。
哪怕李夫子的行为不端,但是看在他是读书人的份子上,大家伙都会对他多许多的宽容。
这个时代,讲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李夫子的秀才身份,他们莲都村都让别的村子高看一眼,在与别的村子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后者总是会自觉退三分。
尤其是,附近就这一家学堂,哪怕是为了让自己家的娃儿能够去念书,他们对待村民都会客气三分。
况且李夫子凭借秀才的身份,拥有直接见官而不用下跪的权力,只这一点,就足够唬人了。
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些,原身才不愿意去李夫子的学堂。
原身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想着本来他们家就不富裕,怎么可以给李夫子送礼呢。
而且他看到自己爹娘对待李夫子点头哈腰,而李夫子却高高在上的态度的时候,感到尤其的愤怒,这才做出那等事情来。
赵沉是赞成原身的想法的,但是方法太过粗糙了,若是他,必定会给李夫子一个毕生难忘的经历,还能让李夫子查不到罪魁祸首是谁。
赵沉也从李夫子的经历中,觑到了科举对于时人的影响是何等的重大。
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他自小就学习优异,成绩向来位列前茅,大学更是考上了国家的最高首府,他不相信自己连一个童生都考取不上。
若是说其它方面的赵沉可能会露怯,但是关于念书,赵沉心中是有着十足的把握。
赵母虽很是享受儿子的亲近,但是一想到要面对的麻烦,她忍不住面露难色,心中顾虑重重。
赵母为难的是家中的银钱,怕是不够支撑赵沉上学堂的巨大支出,她有些发愁了。
但是想要儿子开心的模样,又不想要他失望,只好在心底默默想着,大不了她多做一些针线活,卖出去一些银钱,也好贴补贴补。
赵沉早就看出了家中的经济情况,怕是不容乐观。
所以他才教会了赵父关于木制品创新之事。
赵沉安慰娘亲说道:“娘亲您放心好啦,儿子不是那等不懂事的,待爹爹将手中的玩意儿全部完工,儿子就将其高价卖出去,必定不叫咱们家吃亏,然后挣多多的银钱,我就可以去镇上上学了。”
他神神秘秘地附到赵母的耳朵边,然后小小声地开口,“娘亲,我在外头认识了一个人,他很是喜欢新奇的玩意儿,他是一个仗义疏财的,我到时候就联系他,他必不会让好兄弟吃亏的,您啊就放一百个心吧。”
说是小小声的,但是赵父也可以从中听到一句半句,赵父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如释重负般嘿嘿笑着,黢黑的脸上瞧着有些滑稽。
赵父这些日子干活很是卖力,但是心中总是会有些担忧,这些木活若是卖得便宜了就亏本,但若是卖得贵了些,乡下人会避之不及,他最为缺少的其实是富贵人家的客源,这下子好了,他终于可以放心下来了。
“哎呀哎呀!”赵母激动得一拍大腿,很是开心,她又是担心自己听错了,连连跟着低声追问,“沉儿你说的当真?”
赵沉不开心了,他佯装生气说道:“娘亲!我何时骗过你?”
“我儿就是厉害,打小就很聪慧!娘亲开心啊。”
赵母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旋即拜天拜地拜神佛,谢谢菩萨玉皇大帝的保佑。
赵沉在一旁一脸黑线,娘亲,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那些个神仙哪有空理会你啊。
待到双亲的情绪都稳定下来后,赵沉就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先是将木活完工,然后卖得银钱,然后用挣来的银钱,去县城买一个或是租一个房子。
然后举家搬迁,赵父可以在县城办一个小作坊,县城的资源丰富,届时卖东西都会方便许多。
而赵沉就想办法在城里头找一个私塾,进去里面上学。
他在归家之前,就有意无意地收集了一些关于县城私塾的消息。
县城如今统共有三间私塾,一间是一个举人开办的,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带出过好几位秀才,颇受大家的追捧,而该私塾对于学子的要求颇为严格,而且束脩昂贵,不是一般人可以读得起的,里面多是一些富家子弟。
一间是一个老童生办的,主要是教授孩童的启蒙,家长送进去多半只是想要自己小孩认识几个字,没有多大的要求。
最后一间就是启智学堂,是一个名叫苏华盛的秀才举办的,今年是他办私塾的第二年,还没有教出什么了不起的学生来,束脩的价格取中间,在赵家的接受范围之内。
第一和第二间私塾被赵沉剔除在他的选择之外。
因为他私底下了解过苏华盛苏夫子的一些事迹,觉得他是一个踏实认真的,对待学生从不敷衍了事。
苏华盛今年不过而立之年,他出生贫寒,却自小就表现出不一般的读书天赋,对于学习,刻苦认真,但是有时候老天爷一贯喜欢捉弄人。
苏华盛在十八岁那年就考中了童生,就在他预备继续往上考试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突发恶疾离世,他得守孝三年。
三年之期结束,苏华盛重振旗鼓,想要继续报取秀才的考试,但是就在考试的前一晚,他不知怎的就吃错的东西,腹泻不止,进了医馆,硬生生错过了考试。
就这样,倒霉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在他的身上,但是苏夫子始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死磕到底。
终于在他二十八岁的这一年,秀才的功名被他收入囊中。
不知为何,许是有些乏味了。
苏夫子选择就此停下,放弃了继续科举的念头,和家人向亲朋好友凑了一些银钱,在县城开起了私塾,取名为启智学堂。
听到赵沉说要举家搬迁到县城去,赵母还好,赵父就有一些犹豫了,他们在莲都村生活了许多年,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
古时候的人大多都安土重迁,对于乡土的眷恋是现代人没办法理解的。
赵沉自小就漂泊着长大,从来没有对某一个地方格外惦念。
因为对他而言,吾心安处便是故乡,无关其它。
不过就像儿子说的那样,赵父心里明白,若是继续在莲都村,赵家的木活生意永远只能不温不火,没有好转的苗头。
去了县城应当就不一样。
只是县城路途遥远,离家甚远啊。
赵沉明白他的顾虑,说道:“爹爹何需如此呢?”他笑容憨态可掬,“咱们又不是不回来了,逢年过节咱们还是需要回来给老祖宗们磕头上香的,否则那日睡梦中岂不是要被祖宗托梦,说我们是不肖子孙了?”
赵父眉目舒展开来,儿子说的这话虽粗糙,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
况且他们又不是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