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归来(1/1)
相聚一时,终有分别之日。
赵沉与好友们约定好后会有期之后,就坐上马车,景旬在前面负责驾马车,趁着落日的余晖,漫天的晚霞的陪同下走在管道上,飞速地赶回家中。
两地相隔不算很远,不过是一个半时辰的路程,驾着马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赵家。
赵家的门口,两尊石狮子含着一颗圆滚滚的珠子蹲在两侧,小小一个的张妈还在门口四处张望,神情十分着急,仿佛是在热锅上的蚂蚁半刻不停歇,看看自家的少爷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今晚老爷说了要开会,需要将家中的人都等候齐全,小姐在傍晚时分已经归家,如今就只差少爷一个人了,夫人专门命令她等候在门口,只等少爷一回来就可以通知到他,这样才不会耽误事情。
远远地张妈就听见马车的声音,心中已经有了猜测,抬头望去,果然是自家少爷的马车。
马车由远及近,张妈第一时间看到的就是坐在车头的景旬,还未等景旬下车,就赶忙问道:“景旬,少爷在不在马车里?”
听到张妈的询问,赵沉没有等景旬回答就自行下了车,边下车边询问:“张妈怎么了,这么着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张妈可算是见到人了,心中算是舒了一口气,“哎呦我的少爷哎,您可算是回来了,今晚老爷说要开一个什么家庭会议,如今就差您一个人了。”
赵沉虽不知爹爹有什么事情,但是依照他爹的性子,如果不是发生了大事情是绝对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于是加快脚步,朝着家中的厅堂走去。
今天仿佛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赵家的人齐齐地集聚在一起,表情严肃,严阵以待的模样。
赵沉脚步一顿,心中多个不好的猜测纷纷滑过,表情也跟着凝重起来。
赵父虽说才是家中的顶梁柱,但是自从一儿一女都变得有出息之后,赵父在大事之前都会选择跟他们商量,共同商讨对策。
听完赵父的讲述之后,赵沉一双向来镇定自持的眸子染上了担忧的情绪,胆战心惊,这可是天灾大旱啊。
随大旱而来的,必定就是饥荒,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祸。
他以前上学的时候,就看到一些文章,易子而食,路有饿殍,民不聊生……
灾祸将至,赵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保全家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只有将自己的家人都护佑好,他才有余力想到其他人。
这一场难得一见的家庭会议商讨半个时辰,关于此事有了结果,经由赵父拍板决定。
童趣阁将手上的订单都交接完成,然后下个月就暂且关停,以升级装修的名义停止营业。
将童趣阁所得收益的五分之四都拿出来,换取大量的粮食储备好,等到时候再见机行事,若是有余粮的就可以拿一部分布施。
赵家人的骨子里头都是善良的人,虽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明白自家根本使不上这么多的粮食,那多出来许多粮食的用处不言而喻。
当然这一切的动作都必须是悄悄的,不可大张旗鼓地进行。
考试当前,赵沉的责任就是将学习搞好。
听到赵父提及自己,赵沉眸子染上无奈的情绪,他也想为此事做一些什么,在心中默默下了一个决定,没有说给大家伙听,以免引起大家的担忧。
赵芹搂着虎子,始终在一旁默默听着,也决定出自己的一份力气,她依照童趣阁的处置方式将绣坊生意叫停,然后加班加点地进行衣服的缝制。
将大事商讨完,赵母心疼儿子这么晚还没有吃上饭,所以赶忙让人将留给赵沉的晚膳给热一下。
用过晚膳之后,赵沉去往后院散步,因为听了张妈的禀报,所以大家才对有可能大旱的事情未雨绸缪,因此他很想要看一下后院土地上的光景。
如今天色昏暗,看不清楚四周,于是他打算第二日再过来看。
第二天一大早,赵沉惦记此事,于是沐浴着晨光站在菜园子的边上,他最近几个月分外忙碌,所以对于周围的环境没怎么关注,可也依稀记得自家后院的菜园子是一片翠绿生机勃勃的模样,如今却是青黄不接,不见一丝的水分。
赵沉的视线往下看了看,一条干瘪的蚯蚓的尸体在泥土中露了半个头,一半的身子藏在泥土里面。
他随手拿一根树枝,将蚯蚓挑出来,完整地摆放在田垄上,随后将树枝丢下,眸子一动不动紧盯着蚯蚓尸体的模样,在心底组织着措辞,不断完善。
赵沉打算去拜见县令,向他上报此事,虽说自己人微言轻,但是他好歹也是本次考试的县案首,希望县令大人看在这的份上,能够耐心听完他的建议,重视此事,以县衙的名义作出号召,呼吁群众提前警惕做好万全的准备。
等思考差不多之后,赵沉快步回到书房,在书桌前坐下,准备好笔墨纸砚,将心中所想所思,化作笔下一个个浮现的文字。
赵沉深知此举甚是冒险,但是为了那一半的可能性,他还是毅然而然去做这件事。
为了表现诚意,赵沉不仅需要和县令面对面说明此事,更是在折子中写好自己对于防护大旱的一些心得感想一起奉上。
……
县衙很是清闲,最近县城里面闹事情的不多,所以县城的衙役都懒懒散散,有些百无聊赖。
哥几个互相聊着闲话,各种吹嘘。
忽然看到一个俊俏的郎君出现在县衙的门口,很是礼貌地俯首,说是要拜见县官。
众衙役看他周身的气度怕是不简单,所以没有怠慢,而是转身去回了张县令。
张县令在欣赏歌舞当中,手执一个小巧精致的酒杯,表情沉醉,慢慢嗅闻着,正要入口就被打断了。
对于赵沉这个板上钉钉的准秀才还是有很大印象的,甚至自己还将宝押在了他的身上,所以得知他来拜见,张县令很是好奇,于是就召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