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征伐劫掠从来都是一本万利!(1/1)
属卢氏大藏堡易主的消息,在查·卢西波相刻意放出风声的宣扬下,次日一大早就在平山集镇上及周边地区传得沸沸扬扬。
船山部落的人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彻底攻占了大藏堡!
那些对查·卢西波相引船山部落的人进平山集,并签定攻守同盟协议存在质疑的人,立马都把嘴巴闭紧了。
葛骨萨是大部落不假,但也没听说葛骨萨部落有人敢打属卢氏大藏堡的主意。
大藏堡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属卢囊措祖孙三代人,历时近百年悉心经营出来的堡垒要塞。是连逻些王都的大贵族氏族也不愿随便招惹的老牌氏族!
虽然说属卢氏分散了,没落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吐蕃帝国一直都是各大氏族掌权,氏族统治阶层的利益,不是随便什么人想侵犯占据就能侵犯占据的。
属卢氏如果在掌权者高层没有人庇护,当年赤德松赞血腥清先葛尔氏的时候, 身为亲葛尔氏势力,肯定也会受牵连而被满门抄斩。
这个从来没听说过的船山部落,到底是什么来头?有着怎样的大背景、大靠山?
在很多有心人的各种猜测中,李唐对大藏堡名下的有籍奴户和无籍农奴、矿奴、牧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拯救行动。
所有奴籍一律废除,自愿加入船山部落者,按人头先发放一石粮食,另外还能获得船山部落平民身份和户籍。
大藏堡原有农田、山林、牧场全部整顿整改合并成船山农场,废除原有的奴隶制度,实施新的农场行政管理体制。
“船山部落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船山部落的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船山部落人人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大人有工作,小孩有学上!”
在德布南赞、铁列都、阿史那勒、拓跋库莫等人带着部落护卫队队员的宣传下,大藏堡原有的746户奴户,全部强烈要求加入船山部落,摆脱世世代代的奴籍,成为平民。
那些没有奴籍的奴隶,更是人人欢天喜地迎接神光普照,从此翻身当主人。
经过统计,光是在大藏堡解放的农奴、矿奴、牧奴、匠奴,总人数多达4258人!
收缴牧场三个,农庄四座,矿场两座,酒楼三家,当铺一家,骡马店两家。
起获的黄金共有六千多两,白银十四万多两,珠宝玉器五百多件。小麦六万多石,荞麦两万多石,青稞二十四万多石。
当查·卢西波相看到这份缴获清单时,禁不住把属卢囊措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
以属卢氏大藏堡的财富,完全可以支持吐蕃军队在平山集建立一支上千人的精锐骑兵。
查·卢西波相曾经有一次试图对大藏堡收取赋税,属卢囊措连见他都不见,而是让管家直接表明,要钱要粮没有,想要命,只要你敢拿就尽管拿走。
大藏堡简直就是寄生在民户、奴户和奴隶身上的一条超级吸血虫!
想到平山集的这些军户、民户、奴户日子过得那么艰辛,还要年年缴纳各种赋税,查·卢西波相生平第一次对吐蕃王朝实施的地方政策产生了质疑。
为什么富人越富,而穷人越穷?
每次遇到强行抽丁征兵的时候,这些富人可以花钱免去族中子弟的兵役,而军户、民户和奴户只能老老实实按人头出人。
这些氏族豪族宁可把那么多的粮食放在仓库里生虫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让那些挨饿的平民、佃户和奴隶吃一餐饱饭。
难道在这些氏族豪族眼中,平民、佃农、奴隶都不是人吗?
“在我李唐眼中,在这个世上只要是生而为人,就不分贵贱,不分种族,人人平等!”
想起李唐跟他说过的这句话,查·卢西波相心中更加坚定了此生誓要紧紧追随神使脚步的信念。
船山部落,人人平等。
就连妇女也可以占据半边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船山部落护卫队的队员们,每一个都把大首领李唐教他们的这两句话,背得滚瓜烂熟。
他们说,这就是神使、先知、大首领李唐要带着他们一起,共同创造的大同之世!
真要有这样的大同盛世,他查·卢西波相一定穷毕生之力,朝着这个目标奋斗终生。
在完成了对大藏堡的各项接收工作后,李唐通知查·卢西波相对平山集的476户部落兵军户的户籍进行重新登记造册。
这476户军户全都归属吐谷浑的葛骨萨部落。七成以上是苏毗羌人,余下的三成都是吐谷浑人。
根据查·卢西波相的介绍,葛骨萨部落是原吐谷浑王国的一个大型部落,有十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西海(青海)东部,少数人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落籍。
吐蕃王朝吞并吐谷浑后,对吐谷浑的几个大型部落采取了分化扶持的政策,扶持了亲吐谷浑的部落头人上位,担任地方军政要职,掌控这些部落。
船山部落如果想在西海立稳足跟,征伐这些吐谷浑的部落是不可避免的。
在吐蕃王朝的势力范围,不同部族之间为了争抢生存资源,经常会发生部落战争。
对此,吐蕃统治阶层向来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这些部落不公开打出反吐蕃王朝的旗号,适当的内卷更有助于吐蕃统治阶层的政权巩固。
属卢氏大藏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船山部落拿下大藏堡已经过去三天了,就没见任何一个除查·卢西波相以外的吐蕃官员来大藏堡探个究竟。
这才刚拿下平山集和大藏堡,李唐当然不会继续对外进行扩张。
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当前的首要工作,是把人口迁往船山集。
让新加入船山部落的入籍者,一起参与大家共同的新家园建设,这样不仅能加强他们的归属感,也能让他们产生成就感。
至于如何安排新增的这六千多人迁往船山集,李唐的给出的办法很简单:以工代赈!
反正都是习惯了干苦力的民户、奴户和奴隶,一边修路一边往北走,只要能保证这六千多人天天都能吃饱饭,他们绝对不会有半句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