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荒野求生高手村(1/1)
苏挽月想了想,毫无印象:“你是说,这大叔是个明星?不会吧,他长得也不帅呀。他演过什么?”
李周周捂着脑袋想了半天,最后只好放弃:“好像不是演员,我到底在哪见过他呢?一下想不起来了……”
这时,又有几个人听到了声响,出来查看。
苏挽月看到这些人的长相,确实都不是远东地区原住民的样子。
他们肤色各异,说英语的口音也是五花八门。
不过他们之间看起来都很熟了,互相打招呼的样子,就像是相处了几十年的老街坊。
有人看到爱德华正在从雪橇上往下卸货,就上去帮忙搬东西,还有人熟练地把雪橇犬身上的绳索都解下来。
那群雪橇犬连续跑了好几个小时,现在个个都累得原地趴着不动,张着嘴巴大口喘气,呵出一团团白雾来。
人们在狗狗身边走来走去,也不去管它们,狗狗们好像也习以为常了,自顾自地趴在雪地里休息,
看起来十分乖巧,一点也不像哈士奇。
陆续又有人从屋里出来,看到苏挽月和李周周两位新客人,立刻有个女性上前来打招呼。
这个女性看起来三四十岁,棕色卷发,看起来像中欧人,说英语有着浓浓的卷舌口音。
她自我介绍叫娜娜。
可能是这里同性比较少的原因,娜娜见到二人表现得非常亲切,还邀请两人到自己屋里去做客。
两人跟着娜娜来到她的小木屋前。
这个屋子搭得挺讲究,房梁屋檐都有造型,房顶上的瓦片也是一层一层码得十分整齐,和旁边有些盖得好像牛棚一样的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以看出,娜娜虽然是女性,但动手能力和户外生存能力,绝不逊色于这里的大部分男人。
屋子旁边还有一个露天的顶棚,里面的木架子上晾着不少动物肉干。
娜娜介绍说:“这些肉大部分都是爱德华打来送给我的,我一个人吃不完就晾在这里,谁想吃都可以来拿。我们这个镇上所有的食物和水源都是大家共享的。对了,你们也是来投奔爱德华的吧?”
李周周立刻问道:“爱德华是不是很有名啊?我一直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他。”
娜娜惊讶地说:“你们竟然不认识爱德华?那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呢?他是荒野独行客节目历史上唯一的两届卫冕冠军呀!”
李周周醍醐灌顶般一拍大腿:“对对对!我就是在这个节目里看过他的,当时印象很深刻,这怎么就忘了呢?”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可能我对外国人的长相有点脸盲。”
娜娜笑道:“哈哈,这个很正常,人对和自己长相差距比较大的外貌就会不容易分辨。其实我看你们东亚人的脸,有时候也分不清楚。”
苏挽月小声问道:“你们说的是什么节目啊?我怎么不知道?”
李周周解释道:“你肯定是对这种类型的综艺不关注。这个节目是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户外求生类节目呀!大概办了有二十季吧?每季都会挑选一些有专业野外生存经验的人,去那种荒无人烟的野外独自求生100天。我记得去过什么太平洋上的海岛,北欧极地圈以内的无人区,还有南美洲的热带丛林之类的地方。都是现代人基本不可能独自生活的纯野外。而且身上不能带任何食物和水,只能在当地自己想办法,还要自己盖房子住。这个听起来好像不难对吧?其实绝大多数人连两周都撑不到。”
苏挽月说:“没有没有,听起来就很难了,以前我听说过这类节目但是没看过。我还以为都是节目效果呢。”
李周周说道:“听说这个节目的奖金超级高,优胜者的奖励都有好几百万美金。只要撑到100天就能平分奖金。好多参赛选手都是抱着用100天改变人生的想法去赌一把的。不过我印象中看了这么多季,好像还从来没见过有好几个人瓜分奖金的,倒是有几季,一个撑到最后的都没有。”
娜娜补充道:“是啊,所以说爱德华很厉害,他是最后两季参赛的,两季都撑到了最后一天拿了大奖。不对,我英语不太好,用词不准确。不应该用【撑过】这个词,他在野外过得可太滋润了。别的参赛选手都是苦苦熬日子,只有他,每次到最后一天节目组去检查的时候,他都在自己盖的房子里悠闲的睡大觉。不仅没饿瘦,还抱怨自己顿顿吃肉吃腻了。看那样子,还能再待三个月。要是以后还有这节目,爱德华肯定还会一直赢下去。”
娜娜又说:“其实我也参加过最新一季的节目,不过只坚持了40多天就被淘汰了。我就是在这个节目里认识的爱德华。不过,可能我表现太差了,最后播出的节目里都没给我多少镜头。你肯定没印象了对吧。”最后一句是问李周周的。
李周周一个连冠军都能想不起来的人,当然对娜娜没有印象了,但她也没好意思直接承认,于是说道:“那你也很厉害了,真的,要一个人在野外捕鱼打猎盖房子,还要制作武器,钻木取火,这些技能你都是怎么学会的呀?真的太强了。”
娜娜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连摆手道:“没有没有,我一点也不厉害。其实这个小镇上的人,个个都是户外求生高手。我们之所以会在这里相遇,也是因为末世来临的时候,大家恰好都在附近的无人区做生存训练。发现被困在这里以后,大家慢慢才聚集到了这个小镇上,开始盖房子定居下来的。”
“不过,”娜娜说:“我们这些人,在现代社会都是格格不入的,反而在野外才更自在。没有那些不想应付的烦心事。每天白天打猎盖房子,晚上开派对,除此以外就没别的事了。我们都约定好了,就算以后气候变好了,现代社会重建起来,我们也不会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