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一战定江山(1/1)
平野之上,魏军的三万虎豹骑全部冲向刘备大军,八阵的改良原本就是诸葛亮根据以步兵克制骑兵而成,整个八阵就是一个以防御为主的大阵,游兵在前,主阵之后。
魏军的全部主力如同乌云压顶一般,战鼓齐鸣,旌旗蔽空,刘备和诸葛亮矗立在八阵中央。
魏军主力如同洪流一般涌来,能不能挡住虎豹骑的全力一击,几乎可以决定着这一场大战的走向。
东面,魏军的身后,山峰之上,层峦叠嶂。
山顶,关羽一身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身下坐骑缓步迈出几步。
山顶之上,乃是一片光秃的山石结构,山下的厮喊声连同着战鼓声一并传到山顶,关羽望着山下魏军中军方向主力径直冲向刘备大军。
“是时候了!”
关羽紧握手中青龙偃月刀,身后四道身影缓缓策马登上山峰。
张飞一身黑色战甲,胯下黑马嘶鸣声阵阵。
马超和赵云皆是一身白袍,马超身形略比赵云威猛,身后的老将黄忠手持一口长刀,身下黄棕马一侧挂着一把宝弓。
关羽调转马头,身后的张飞、马超、赵云和黄忠纷纷看向关羽,众人眼神坚定,手中暗暗紧握各自武器。
“虎豹骑已动,我们也该下山了!”
张飞瞬间左手握拳,神情激动不已。
马超和赵云互视一眼,眼神同时流露出一道久违的欣喜。
“众位兄弟,今日一战,乃是关乎荆州和我军生死存亡的大战,如今,曹丕麾下,几乎所有名将都在山下,只要今日能大破曹丕,我们距离一统天下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中兴大汉江山,就在此一战了!”
关羽扬起青龙偃月刀,张飞也举起丈八蛇矛,马超、赵云和黄忠纷纷将手中武器举起。
五人纷纷并列,关羽将青龙偃月刀指向半空,只见太阳已经挂在半空,其余四人纷纷效仿关羽,长刀的刀身、矛头和枪尖指向一处。
关羽侧脸看着几人,山下大战已经开始,正是率军下山袭杀曹军后方的大好时机,今日一战,五虎齐聚,也是难得的景象。
“解梁关云长,今日誓杀曹贼,兴复大汉社稷”
关羽脱口而出,张飞愣了片刻,当即对着天空吼道。
“燕人张翼德,今日誓杀曹贼。”
“常山赵子龙”
“西凉马孟起”
“老将黄忠”
“今日誓杀曹丕!”
关羽勒住坐骑转身,长刀举起,山中埋伏已久的骑兵顿时纷纷扬起将旗。
关羽一手紧握长刀,一手勒住缰绳,身躯缓缓下沉,身下坐骑迅速朝着山下疾驰而去。
张飞、马超四人跟着关羽纷纷俯冲下山,林中的四万骑兵快速集结在五虎的身后,原本寂静无声的树林一阵飞鸟呼啸而出。
山下,原野之上,魏军的虎豹骑已经距离刘备大军不过百米,游兵骑兵在虎豹骑的冲锋下显得不堪一击,数千人没能抵挡住魏军主力,反而在虎豹骑的冲击下,游兵方阵快速被瓦解开来。
虎豹骑在夏侯惇的率领下直奔八阵而去,此时位于魏军正面的三个方阵皆是以盾牌在外,长枪在内,弩车和弓箭手居中。
面对重甲骑兵的突刺而来,刘备矗立在帅台之上也是有些冷汗连连,就在魏军骑兵冲到百米距离后,诸葛亮当即挥动手中羽扇,传令的小校挥动红旗,战鼓擂动,弩车和弓箭手纷纷对准魏军骑兵。
嗖
嗖
嗖
三个大阵人数同样不少于对面的虎豹骑,箭羽射向魏军后,箭羽落在虎豹骑战士和战马的铠甲上,威力很是渺小。
伴随着魏军继续冲锋,弩车和双人连弩喷射而出的弓弩一经发出,距离最为前排一列虎豹骑瞬间连人带马扑倒在地。
夏侯惇原本是想径直冲破方阵直奔刘备的帅台,但当魏军冲过箭羽之后,一列列的骑兵瞬间毫无征兆的扑倒在刘备军阵不远处的空地上。
与此同时,刘备军的三个军阵,快速以盾牌在外防御成块,四条通道通向大阵内,就这样摆在夏侯惇的身前。
同时,挡在三个军阵之前的,还有三列的拒马和鹿角,埋在地上的铁蒺藜使得数百虎豹骑人马倾覆在地。
夏侯惇望着远处的三个军阵,经过短暂的思索后,也不得不改变策略,径直冲向大阵内。
夏侯惇深知八阵的威力,刚刚进入通道就下令亲骑向左右两侧的军阵厮杀,企图破开一个口子,夏侯惇扬起长枪,全力一劈,挡在身前的五六名襄阳军瞬间连同手中的盾牌被破开。
虎豹骑已经冲击到了襄阳军的大阵,曹丕当即下令张辽、张郃、曹洪、曹仁、乐进率领步骑全面杀向刘备大军。
一时间,整个魏军兵力的五分之四全部向前奔驰而去,曹丕则在许褚、曹真曹休的护卫下望着紧紧盯着前方的大战,于禁率领两万兵马守护在整个魏军的后方。
魏军全面向刘备大军攻杀而来,诸葛亮则是根据战局随时变换阵型以抵御魏军的攻击。
山峰之下,关羽和张飞首先驶出树林,身后骑兵紧紧跟随,不多时,小小的树林口涌向而出的骑兵似乎滔滔不绝。
很快,一大团的骑兵出现在魏军的身后,关羽和张飞微微勒住坐骑,身后赵云、马超和黄忠不多时赶上关羽,身后的骑兵快速集结,五人的身后,关张赵马黄五张大旗顺风飘扬,阳光洒在赤红色的大旗之上。
关羽顿了顿身体,身下坐骑左右摇晃了一下,关羽扬起手中青龙偃月刀。
“杀!”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随着关羽脱口而出,张飞和马超瞬间大声附和,数万的骑兵朝着魏军的身后一路袭杀而去。
当曹丕还在聚精会神的关注远处正面战场魏军的动向时,丝毫没有意识到身后五虎的到来,当于禁所部的士兵看到远处涌向魏军的骑兵战旗后,大多由步兵组成的于禁所部瞬间军心涣散。
当于禁看清后方骑兵大军中隐约有关羽和马超的将旗后,于禁策马前去地方,结果可想而知,于禁和勉强和关羽战了三十回合后,马超赵云从侧面杀来,于禁策马躲避马超一枪后被赵云刺落马下,于禁眼瞅着关羽几人直奔曹丕王驾,心中直呼,完了,完了。
曹真和曹休率先前去抵挡五虎,曹休与张飞交战五十会合被张飞刺落马下,曹真则是碰到了老将黄忠,落败在黄忠之手后,黄忠张弓一箭射中曹真胸口。
许褚在生死关头似乎爆发出无穷战力,在关羽长刀的猛烈攻势之下,居然还想同时拦住张飞和赵云,虽然许褚一时激战三人,但马超却是一路直奔曹丕,一枪刺死程昱后,曹丕这一次没能逃脱出马超的长枪,马超一枪刺向曹丕,曹丕双目紧闭,哐当一声,关羽长刀即使挡住马超枪尖。
”孟起,活捉曹丕即可,你速速率军前去对付曹洪和曹仁。”
马超咬牙,但见关羽拦在曹丕身前,当即也明白了关羽的意图,只好将恨意对准了曹洪和曹仁身上。
魏军中军位置处大乱,张辽、曹洪和曹仁等大将纷纷回师企图营救曹丕,关羽没有多余,策马直奔曹丕,曹丕当即拔剑,关羽长刀一挑,刀身侧向猛得打在曹丕胸口,曹丕整个人倒飞了出去,关羽径直拖起曹丕挂在坐骑之上。
魏军慌忙之中回援,张辽和张郃对上黄忠和张飞,马超径直杀向曹洪和曹仁,夏侯惇率领虎豹骑已经陷入八阵中,诸葛亮羽扇指挥之下,八阵变化莫测。
关羽一刀砍下了曹丕的王旗,整个魏军在五虎出现之后,战局发生了逆转,张郃败于张飞之手,关羽驮着曹丕大杀四方,整个大战以魏军的惨败而落下落幕。
经此一战,魏国的主帅曹丕被活捉,曹真、曹休、程昱、张郃、于禁、曹仁皆战死,张辽被关羽劝降,曹洪夏侯惇率领残兵一路逃回堵阳城。
宛城一战,整个天下为之震动,曹丕被俘虏后,魏国爆发了曹彰之乱,关羽、张飞趁机攻打堵阳,夏侯惇和曹洪返回洛阳平叛,曹魏陷入混乱局面。
大战之后,关羽和张飞率领五万大军一路攻向许昌,马超、魏延则从凉州、汉中两路北伐三辅,不过三月时间,长安收复,天下震动。
江东方面,当得知曹丕大败之后,孙权再一次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这一次张辽虽然不再,但小将牛金再一次将孙权挡在了合肥城下,另一路,周瑜企图率军攻打江夏,避免刘备一家独大,但现实很残酷,襄阳水师避战坚守,周瑜强攻不下,对峙不过十余天,庞统就亲自出现在了江夏前线。
魏军一路惨败,关羽和张飞攻下豫州后,洛阳的曹彰在长安渭水被马超和魏延联军打败,关羽张飞大军兵峰直指河南尹,曹彰不得不率领魏国朝臣一路北撤到冀州,关羽北上拿下洛阳后,刘备于汉中正式称王。
刘备以庞统为荆州刺史留守荆州,庞统联合法正、张松,李严孟达等人,强令刘璋俯首称臣,最终川蜀爆发两派之乱,赵云率军入川三月时间攻克成都。
赤壁大战爆发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刘备就占据了大半个天下,随着刘备势力的扩大,孙权最终和刘备爆发了大战。
合肥城下,张辽再一次领军作战,不过这一次阵营已经所所不同,江夏乃至于长沙、桂阳的多处战线上,吴军数路出击,霍峻、李严、马岱、冯习、姜囧等将在庞统的指挥下艰难挡住了吴军的进攻,随着战局的拉大,曹彰的班底最终被限制在冀州和幽州。
马超扫荡并州,所向无敌,关羽和张飞领军攻克兖州、青州两郡。
刘备从汉中迁都洛阳后,汉献帝死于魏国之乱,刘备在诸葛亮、庞统、糜竺、关羽、马超等一众文武的进言下,刘备承继大统,登基称帝,国号为汉,年号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开府治事,封三公九卿,武将以大将军关羽,骠骑将军张飞,车骑将军马超,卫将军赵云为首。
章武元年,刘备下诏敕封孙权为吴王,缓解了江东和大汉持续数年的局部战争。
同年,刘备御驾亲征,以大将军关羽、骠骑将军张飞,车骑将军马超统领十万步骑北征冀州。
经过一整年的大战,曹彰为首的曹魏集团大败,刘备亲自领兵一路扫平冀州幽州,北方大定。
章武三年,六十五岁的刘备再一次踏上了征途,这一次的大战,虽然依旧以大将军关羽、骠骑将军张飞,卫将军赵云等为主,但此战中先锋及主要将领已经是二代领兵,关平、关兴、张苞为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
荆州方面,庞统亲自领兵,在汉军的充分准备下,长江防线最终被突破,刘备从合肥南下,荆州庞统则是两路出兵,庞统率领精锐水师顺长江而下,邓艾和霍峻则是令步兵南下交州。
双方大战三年,孙权最终弃城归降,大汉天下,基本一统。
章武十五年,年近七旬多的刘备和兄弟二人踏上了巡游之路,终究在亲眼目睹了自己开创的清平盛世之后,刘备和同样已经年迈的关羽和张飞再一次回到了涿县的桃园。
此时的三人皆是白发苍苍,四月的涿县春日正好,回想起五十年前,三兄弟正是在这片桃园结义,那时黄巾之乱刚刚爆发,三人共同立志誓要扫清乱世浮沉,一生征战如今得志又一次回到起点,三人皆感慨时光荏苒。
桃花灼灼,刘备和关羽张飞席地而坐,畅快的饮起美酒,回忆着大半生的往事。
一连五六日,三兄弟皆日日待在桃园中,随着桃花飞逝消散,一日深夜,三兄弟滔滔不绝的畅谈往事之后,大汉的延续者,昭烈皇帝刘备,汉大将军关羽和骠骑将军张飞在大笑中盍然而逝。
三兄弟合葬于桃园,践行了生死相随的兄弟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