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金灭辽(1/1)
“花石纲?”扶苏看着神迹里五彩斑斓的石头,一脸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大概率用来满足皇帝需要的,”秦始皇看着神迹道。
“可是这些石头看着也……”扶苏指向神迹,“有什么好……”
话说到一半,他就没有往下说下去,仔细一看,这石头还真不错……
“还好,”赵匡胤呼出一口气,“还知道先处理内部的事情,这就好,免得走上隋的老路。”
“花石纲?”赵祯看着神迹有点心疼,“为了收集花石,竟然专门成立一个部门,这皇帝,还真肆无忌惮的享受了。”
“该,都被你逼死了,不起义还能怎么办,”朱元璋看到这一幕,马上说道。
当时,蔡京见宋徽宗喜欢奇花异石,就命令朱勔取浙中的珍异。
就这样,朱勔获得皇帝垂青,升官迅速。
为了进一步讨宋徽宗的欢心,朱勔进入丧心病狂的状态——只要听说谁家有奇石,就马上冲入家中,将其夺走。
如果有人敢说什么,马上被扣上大不敬的帽子,大肆勒索。
就这样,无数人因此卖妻卖子,倾家荡产。
除此之外,在运输的过程里,朱勔也是能“节约”里“节约”,挖坟,毁房,数不胜数。
就这样,活不下去的百姓纷纷起义,就像他当年一样。
可就这样的情况,宋徽宗都不愿意给朱勔惩罚,甚至在后来带着朱勔一起逃跑。
【同年,赵佶派数十万大军两次攻打燕京,末果。】
【次年,在金军的攻势下,耶律延禧逃向居庸关。】
“逃了?”刘邦看着神迹,有点小惊喜,“这不和唐朝一样吗?”
“现在跑?”刘秀皱起眉头,“宋的十万大军两次攻燕京你都不逃,这才刚攻,就跑了,不能再抵抗一会?”
“十万大军都不能打退……”赵匡胤不知道说什么。
本来看赵煦,还以为他宋军的实力提高了很多,这么快就这么差了?
【以为耶律延禧阵亡的众人推举耶律淳为帝。】
【史称北辽。】
“所以说皇帝还是不要轻易逃跑好,”李隆基看着神迹,点头道。
要不然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不知不觉就成了太上皇。
【耶律延禧被降为王。】
“竟然说是王,”刘邦继续说道,“还以为会是太上皇,还没有见过辽军的太上皇。”
【辽双方对峙下,耶律延禧逃往讹莎烈,耶律淳入燕京。】
【不久病逝,其子耶律定为帝,萧太后临朝称制。】
【三个月后,燕京被金军攻破,金军将其洗劫一空。】
【随后按照宋金两朝的约定,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
【宋加付一百万为代税钱,同岁币交给金朝。】
“石敬瑭送出的燕云十六州,竟然以这种方式回到中原……”扶苏不由说道,“又能接受,又不能接受……”
“都洗劫一空了才还给宋朝……”司马炎说道,“那这不就是空城了吗?”
“就这你还要加付一百万,图个什么……”
守着空城又有什么好处……
“这样收回来了?可是收了和没收的区别……”李泰惊讶地看着神迹,“又要花钱治理,又要给金岁币……”
“问题是他也没办法改变,”李治接着说道,“这不就离灭亡不远了?”
“回来了……”柴荣心情复杂地说道,“可是这种回来的方式,实在是……”
有点……
不过这也符合他宋的形象。
……
“这样回来了?”赵匡胤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心心相念的燕云十六州,被赵佶“买”了回去?
……
“后世的帝王算是收回来了,只不过这收回来的方式……”赵祯拍了拍额头,“本来给辽的岁币都不少,现在又要加付这么多,就他起义四起的情况,哪能给得起。”
“收回朕的话……”赵顼闭上眼睛道,“赵煦是朕的好儿子,这个不算……”
【又命令金军继续捉拿耶律延禧。】
【金军至居庸关,耶律延禧妃子,大臣等被俘。】
【不久,假装投降的耶律延禧向西逃。】
【同年完颜阿骨打驾崩,享年五十六岁。】
“这个时候驾崩?”杨坚有点担忧地说道,“议和是他议的,他驾崩了,那新的帝王登基还会不会遵从议和。”
【其弟完颜晟登基称帝。】
【继续追捕耶律延禧。】
【第二年,耶律延禧被俘。】
【二十年后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被俘还能活着二十年,出人意料,”“难道……”
“他在金朝过得很自在?”
【同年,在完颜晟的授意下,东路出平州,攻幽州,西路出云中,攻太原。】
【西路军南下,镇守太原的童贯一听此事,留下金军刚刚立国,怎么敢做这种事后,纵马狂奔,逃了。】
“还说什么刚刚立国,怎么敢做这种事,”司马睿脑门一排黑线,“他现在还能问出这种问题?这不应该在他和宋一同攻辽的时候就知道了?”
……
“直接逃了?”拓跋焘有点不理解,“这太原不应该是军事重镇吗?”
“他就这么逃了,不就意味着把重地拱手让人?”
“怎么朕当年去攻打太原的时候没有遇见这样的守军?”柴荣觉得有点不公平。
他要是遇见这样的守军,北汉不早就被灭了?
“就这直接逃了?”赵光义有点冲进神迹,把童贯砍了的冲动。
这可是他倾国之力才打下的北汉,就要这样拱手送金?
“临阵脱逃,直接杀了都是便宜,”赵构看着神迹里的童贯,冷冷说道。
【尽管如此,太原依旧坚守。】
“还好,”赵匡胤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他就知道太原不是一般人能打下来的重镇。
“就不应该死嗑太原,”乾隆看着太原的位置道,“他也不想想,后周世宗打了那么多次拿不下他,宋太宗攻他攻了多次拿他没办法,就算是攻下他的宋太宗,也是倾尽全国之力。”
“就这三人在太原的情况就知道为什么该换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