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恢复科举(1/1)
“赵光义登基后就马上改年号,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后就马上改海山的各种事……”赵匡胤托着下巴说道,“真的没有一点问题?”
“臣弟真的没有多余的想法……”赵光义听见后回道,声音越来越小。
“只说谁不会,”赵匡胤马上回道,“行,如果朕是自然死亡,那那些已经投降的十国君主,怎么也死在你在位的时期?”
“他们没一个能活的?”
赵光义:……
“退一步讲,”赵匡胤继续道,“如果你真的是在朕驾崩后才登基,那依照金匮之盟,你不应该传给光美或者朕的儿子,你把他们逼死是为了什么?”
“你都不愿意把皇位让给其他人,朕就愿意让了?”
……
朕刚刚走,你就停了朕在位时期的这么多事?
海山扭头看向爱育黎拔力八达,眼神复杂。
爱育黎拔力八达不敢看海山,他是对哥哥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感到不满,但是他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改了他哥的各种政策……
“臣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刚要开口,就看见海山挥了挥手,示意他没必要继续说下去。
【次年,爱育黎拔力八达将兴科举的事提上日程。】
【第二年,科举恢复。乡试会试依次举行,录取进士五十六人。】
……
“恢复科举?”杨坚皱起眉头,“这是把科举给废了?”
科举制度被废,他们又该如何选拔官员?
靠感觉吗?
或者是只用你蒙古人?
“才五十多人?”赵祯马上说道,“还以为多少呢,连宋的零头都不到。”
“这时候才恢复科举?”赵构在心里算了算说道,他宋都灭亡三十六年了才恢复?
他不会是觉得考不过汉人,只能把科举给废了?
而且恢复就恢复,一次就录取五十六人,这是说明元朝没人才吗?
“科举被恢复了?”忽必烈皱起眉头。
恢复他干什么?难道你指望科举能给你挑选出合格的官员?
真要能,宋朝怎么出来那么多没用的官员?
废了,给朕接着废。
海山看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眼神更加奇怪。
他弟弟直接把科举给恢复了,汉人要是大量拥入朝堂,对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公元1315年,在儿子和侄子之间飘忽不定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下定决心,出海山之子和世?。】
【第二年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还是传位给儿子,”扶苏看着神迹道,“这连一代都没有传够。”
“果不其然,”刘邦哈哈大笑起来,“朕就知道这要传也就传给他儿子,哪有儿子好好的传给侄子的道理。”
“这样才正常,”杨坚高兴地说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可算是学会精髓了。”
“做得不够绝,”李隆基马上发现漏洞道,“向赵光义学习,直接把他的儿子给杀了,以绝后患。”
“看看蒙古人都知道传给自己的儿子,朕作为一个从小接受汉文化的人,能不想着传位给儿子?”赵匡胤看着赵光义反问道。
“还是传位给儿子,毫无悬念,”赵构看到这,叹了一口气。
他也想传给儿子,可惜……
他的儿子早夭,他也在某件事之后,再也没有儿子,只好把皇位传给宋太祖的后代……
“就知道成不了,”忽必烈对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如果可以传下去,中原王朝怎么就是父子相传了?
“你传位给儿子了?”海山很惊讶地看着爱育黎拔力八达道,“朕毫不犹豫地封你为皇太弟,又毫不犹豫地传位给你,你就这么回报朕?”
“臣……”爱育黎拔力八达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这件事,确实是他毁约在先……
“这怎么办?”海山问道。
爱育黎拔力八达没有说话。
“多亏你把他放走,”乾隆喝了一口茶,看着神迹道,“要不然他怎么有机会抢走你儿子的皇位。”
所以说杀人要果断,断不能给他们留下任何可能反击的机会。
【继续限制宗族,编纂法典。】
【四年后,爱育黎拔力八达驾崩,享年三十五岁。】
【其子孛儿只斤·硕德八剌登基称帝。】
爱育黎拔力八达:……
他三十五岁就驾崩了,他儿子不才十七岁?
十七岁的孩子,如何来压这个朝堂?
【答己太后以太皇太后之称管理中宫,继续重用铁木迭儿。】
【铁木迭儿睚眦必报,凡是一开始打击过他的人,都被予以打击。】
【没有权利的硕德八剌只好任用年轻宰相拜住来遏制其发展。】
【尽管如此,硕德八剌仍不能与答己太后和铁木迭儿相抗。】
“新帝登基的共有问题,”刘秀眯着眼睛道,“就是不知道他会如何解决。”
【公元1322年,铁木迭儿,答己太后病逝,硕德八剌这才把持朝政。】
这皇帝……
赵祯不由暗道,果然和他一样等到太后驾崩了才掌权……
太后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惹的……
【拜拜住为独相,任铁夫为独署御史大夫。】
【在拜住等人的协助下,开启新政。】
【起用大量汉人官员,越级擢升。】
“好好好,”司马睿拍手称赞道,“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让汉人翻身的皇帝了。”
“再怎么说汉人也是多数人,你蒙古人能有多少,”元宏马上夸赞道,“这一波擢升,做得很好,就是这速度……”
是不是太快了些?
怕是会引起不小反响。
“独相?”一听这个词,赵构就有种不祥的预感,独相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好的事情。
比如说唐玄宗时期的李林甫,杨国忠,紧接着就是安史之乱;再比如说他父皇在位时期的蔡京,紧接着就是靖康之变;抑或是他在位时期的秦桧……
“你升那么多干什么?”忽必烈马上站起来道。
要知道,官员就那么多,你升了那么多汉人,蒙古人的地位不就低了?
【推行津助赋役法,确定田亩分给劳役之人。】
【定大元通制,颁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