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溺毙女婴(1/1)
刘兴虽然归心似箭,但却没有先行一步回到家中。
而是在长安城周边观察起来,他准备搬家,不过不是直接搬到旧长安城。
而是在长安城周边寻找地址,准备建造新城。
他现在改封兴平侯,而兴平县就是长安城的附郭县,所以他完全有资格在这里建造一座新城。
经过考察,他还是相中了后世唐王朝建都的位置,这里依山傍水坐北朝南,有十数条水道穿插其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刘兴非常满意,等回去后他便会组织人前来具体勘察。
等骑兵路过长安之时,刘兴便会合骑兵继续前往右扶风。
如今已经入秋,沿途的庄稼长势喜人,从雒阳一路赶来,关中比之雒阳河北等地明显更加安宁祥和。
在刘兴的示意之下,那些曾经盘踞在各处要冲的马匪也销声匿迹,都被送入了侯府专属的煤矿奉献终身!
而使用了新的农具和耕种技术的关中,农作物明显长得要比别处稠密强壮,亩产也更高,这才是刘兴敢凭借关陇争霸天下的真正根基!
他对荀彧和杨修的施政非常满意!
大军走到武功县时,刚好有一条河流清澈无比,在亲卫的提议下,所有将士将马匹牵到河边,准备补充水分!
而刘兴却闲不住,带着几名亲卫打算到旁边的村庄转转。
这时几名婴儿顺着河流漂流下来,几名军士见状赶紧下河去打捞。
并由随行的军医做了紧急施救,可是三名女婴只保住一个女婴的性命,其他两个已经早已停止呼吸多时,回天乏术!
刘兴脸色很难看,不用想,肯定是有人在河中溺毙女婴!
这是汉人一种民间恶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女婴生下后,置于水中溺死而不育,先秦时已有,历代史不绝书。
少数有识者曾予禁止,并加以反对,然贫民出于经济与劳力上的原因,及普遍的重男轻女意识,始终不能根绝。
即便是后世文明社会,这种习俗也没有彻底杜绝!
刘兴气冲冲的带人来到河上游的村庄,命军士速去查访,此事是何人所为!
不一会,士兵就带着三人来到刘兴面前,其中一人是本村族长,另外两人是溺毙女婴的元凶!
都说皇权不下乡,小小的村庄何曾见过刘兴这种大人物,三人都战战兢兢,后面跟着围观的村民也都唯唯诺诺!
“草民等见过侯爷,侯爷万年!”
刘兴一向对民众很友善,但这次他真是生气了。
两个幼小的生命刚来到这个世上,就当着他的面被溺死,他能有好脸色才怪!
“大胆刁民,为何溺毙亲子?可是粮食不够吃?”
“回禀侯爷,这几年官府轻徭薄赋,低价为我等农人提供农具、耕牛,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我们村已经连续三年丰收,粮食够吃,服徭役还给钱,都是侯爷的德政啊!”
刘兴点点头,这些村民都很健壮,有的还显富态,可见都吃得饱,所以说的必是真话!
“可是因为无衣可穿?”
另一个凶手回答道:
“回禀侯爷,我等每家都有桑田,以前都是种桑养蚕,而妇人在家织布做衣,但农忙时还是会耽误农时。
现在好了,我等的桑田只需要采桑养蚕,将蚕丝上缴,便可换来成衣,而妇人忙时也能下地做工,比以前更加实惠,现在人人都有衣穿!”
刘兴听完他的回答,仔细瞅了瞅他们的穿着,虽然多是粗布麻衣,但连小孩子都穿的体面干净,倒也不是妄言!
“既然能吃饱穿暖,那你等何故溺毙亲子,犯下如此有违人伦之事?”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其中一人答道:
“侯爷您有所不知,我家已有男孩三人,女孩四人,虽然现在吃穿不愁,但孩子太多以后也是难以养活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所以这再生下来的孩子,也只能溺毙了!
至于王三家,他们已经生了六个女儿,但还没诞下一名男丁,这次又生了双凤胎,为了继续生男丁,只能狠心溺死刚刚出生的女婴!
况且我等只是出于无奈,我们村溺死女婴最多的就是王二,他听王神婆说他的女儿天生克父,所以已经先后溺死六名女婴。
侯爷王二才是罪大恶极,我等实属无奈,我等无罪啊!”
溺死六名女婴,刘兴差点气笑了,你知道多少伤残军士找不到媳妇吗?
你们这群刁民还不停的溺毙,将来男多女少,岂不是要产生社会问题!
“将王二和王神婆带上来!”
“诺!”
见刘兴面有怒色,族长连忙带着军士去抓人,不一会就将一男一女五花大绑的带到刘兴面前!
“草民冤枉啊!侯爷都是王神婆蛊惑草民溺毙亲子,我实在是悔不当初啊!”
“王二你放屁,我何曾让你溺毙亲子的,我只说你生女克父,但也有方法解救,谁知你丧心病狂竟连溺六子!”
“你又是什么好人?你那解救之法必是要讹我钱财,我岂能如你所愿!”
两人互相拆台,恨不得吃了对方,若不是被捆得死死的,肯定要上演全武行!
这两人一个故意以装神弄鬼祸害百姓,一个心狠手辣毫无人性,刘兴看的直皱眉!
“王族长,若按你们族规该当如何处置?”
族长见刘兴非常不喜这两人,便恶狠狠道:
“此二人罪大恶极,皆可处死,以惊醒后人!王三、王石头两人情有可原,又是初犯,当鞭四十以儆效尤,若是再犯,定斩不饶!”
如此杀气腾腾的话,听的刘兴刘兴直皱眉。
“王二和王神婆可还有家人?”
王二无子只有一妻,嫌他虎毒食子早已逃回娘家。
王神婆不能生育,一直无儿无女,至今一人生活!
刘兴点点头,他既然要插手处理这件事,就必须起到震慑作用!
既然这两人都了无牵挂,处理起来便轻松了许多。
“虽说王权不下乡,但既然本侯遇到此等事,便绝无袖手旁观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