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回风难追 悲思切切(1/1)
这一行人,大概是张启所说的,他在书阁教的那些穷孩子的父母。许是见他死了无人收尸,便打了一副便宜棺材,给他殓了。
一直到了西山,这些人浅浅的给挖了个坑,大概能埋下棺材,上面还能再盖二三十厘米的土。
几人把棺材埋了,又堆了一个差不多的土包,周围摆了些石头,算是把另一个张启给葬了。
这些人让孩子们给鞠了个躬,朝着新埋的荒山孤坟。然后就转身下山了。
王元明蹲在地上,洛云望着天。
俩人在研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张启有些事没有告诉他们。至少他应该知道自己死之前发生了什么?
洛云看着孤坟,转过身,对王元明说:“我们如果仅用这两天的见闻去推测的话,那就是阁主的儿子,出去打的人,就是张启。而张启应该是先和同游的人约好了要回乡,而且告知了红烛楼的姑娘时间。待到昨晚约定的时间时,张启却已经被阁主儿子打伤,或是打死。第二天已经丧命了,书阁的孩子们发现了这个情况,才有了后来薄棺殓尸的事儿。”
王元明皱着眉,时而点头,深以为然,然后补充道:“而且同游的人,在渡口边敢去强迫那姑娘,就笃定张启来不了了。应该是白天有人看见了张启被打的情况,或者当时张启就已经死了,他们才敢这样。”
“有些事,还是得去问张启!”洛云说完,迈步朝下山去。
在小巷子里,遇见张启的时候,他有些呆滞,没有再流泪,却并不如之前那样愿意说话。
“我出不去的,我自己也试过了。我各个城门都试过了!”张启抱着头,两手狠命的抓着头发。
原来他们找不见张启的时候,他是去试试能不能出去了。结果从东城门那边路过的时候,遇见了那些人在殓自己的尸体。
所以才会莫名的掉那么多眼泪。
看来他并不知道其中情况。
王元明想了想,还是把他看到的薄棺殓尸的事儿,告诉了张启。
如果不刺激一下他,他并不会说什么实话。
“我,你说我已经死了?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我这不是还活着吗?”张启大声的喊道。
“你应该,也有感觉到什么吧?”洛云轻声问。
“不,不可能,我活的好好的!是他们都死了!都死了!这座城,没人了!”张启状若疯狂,弯着腰,吼了起来。
“你说的白日危险,黑夜安全,其实你已经是鬼了吧。你说的那些消失的人,应该是偶尔遇见这街上,有人手里的一些驱邪避鬼的法器,被这些所伤,或者干脆遇见道士什么的,被打散了。”王元明说着自己的推测,看着张启在那发疯。
“但你是怎么死的?你是否还记得?是不是阁老家的儿子伤的你?你可还记得?”王元明继续问,说了这些,张启突然停下来,抬头疑惑的看着王元明。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只记得,我记得了,我记得那天张生拿着棍棒,带了些人,那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太早了,不是现在,我没死!我没死啊!”张启一口气一口气的喘,又一声一声的喊。
“那他为什么要打你?”洛云再问,张启又不答言,自顾自的喊自己没死的话。
见如此,洛云拿出来那对玉珏,手捏着玉珏,朝着张启晃了晃,说:“你要是不说,就永远也别想知道,她在哪了!”
王元明有些欲言又止,挪了半步,又站在了原地。用手摸了下脸,等着看张启有没有反应。
张启看到洛云手里的玉珏,也不闹了,轻轻的伸出手来,又赶忙收回去,在衣服上使劲擦了擦手,才又接过去这对玉珏。
“是了,定然是我死了!不然,这么久了,我怎会再无她的消息!”张启盯着玉珏,仿佛能从玉珏里,看见曾经佩戴她的人,在朝他笑。
“她在哪?”
“你得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我才能帮你们!”洛云冷着脸,盯着张启,说的肯定且坚决。
“我日日住在阁老家,这半年光景,阁老也是对我款待有加。偶尔会经常夸赞我,给孩子们上课的事。后来有一日,阁老家的女儿,知道了此事,非要我给她说说,都教了孩子们些什么。”张启叹了口气,把玉珏狠狠攥在手心里。
“这么一来二去,又同在一屋檐下,便熟识了。姑娘对我好感与日俱增,我一他乡游子,我也不想与她谈婚论嫁,况且我有心爱的人了。后来阁老得知此事,大发雷霆,不许自家女儿再与我往来,并且,把我赶出了他家。”张启回忆这些的时候,仿佛心里压了块石头,说出来非常的艰难。好似已经结痂的伤疤,再揭开来展示给人一样。
“于是我就住到了书阁里。可后来又过了一两个月,他又差人来问我,是否愿意入赘,我给回绝了。就在我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以后,他又来问我,说是可以与我置办田产,将女儿许配给我为妻。”张启低着头,好像做错事的孩子,在向老师解释。
“那时我已与同乡约好,不日就要启程回去了,我怎能在这和她成亲。我将回乡的时间告诉了我心上人,只等时日到了,便可启程。可谁知。。。。”
“可谁知,张阁老家的儿子,却来寻仇,将你打死了?只是不肯成亲,他就要打死你?怎么会如此霸道?况且,人家女儿又为何非你不嫁?”洛云打断他,盯着他问道。
“你先告诉我!”张启突然喊了一声,把洛云吓了一跳,然后举着玉珏道:“她在哪!?我求求你,告诉我吧!”
洛云看了看王元明,王元明点头,把雨夜他们的所见,全都说与张启。
在说到那姑娘冒雨出了城门,张启就已经泣不成声了。
待到得知他的同乡欲对她行不轨之事,王元明已不愿再去看张启那双眼睛,转过身去。那双眼睛里,有追悔,有愤怒,有绝望,有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