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区域耕作制度(1/1)
…………………第一节…………………
一、耕作制度区划的原则
1、耕作制度区划的主导性原则
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甚大,耕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耕作制度区划只能求大同存小异,从区划的简洁性和实用性考虑,突出有明显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和关键因素,能够准确反映全国各地耕作制度的复杂性和特异性。
2、耕作制度区划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进行耕作制度区划时要确保同一类型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种植制度的相对一致性, 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地理区位、交通与市场、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条件相对一致性,以及作物种类、作物结构、熟制等种植制度的相对一致性。
3、耕作制度区划的完整性原则
为方便实际应用及相关数据信息分析,耕作制度区划的各个层级分区以县域为最小单元,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确保分区连片。
二、耕作制度区划的指标
1、熟制带划分
按照主要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积温及热量条件,将全国划为3个熟带:一熟带(>0°C积温小于4400°C)、二熟带(>0 °C积温为4400~6000°C)、三熟带(>0°C积温为6000~6 200 °C或以上)。
2、一级区(大区)划分
在考虑熟制和作物类型情况下,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和行政区位、地貌、水旱作条件、主要作物类型等因素,将全国划为11个耕作制度一级区。
3、二级区(亚区)划分
在每个一级区内综合考虑地貌、作物生产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性,将全国划为41个耕作制度二级区。
…………………第二节…………………
一、东北地区耕作制度
东北地区耕作制度属于平原丘陵半湿润一熟农林区,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复种指数为98%。粮食生产以雨养旱作为主,水田和水浇地面积约占22%。
1、平原雨养半机械化玉米、大豆混合耕作制
本耕作制度在东北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东北平原主体耕作制度。玉米与大豆是主体,一年一熟,生态适应性好。本区轮作换茬比较普遍。
2、低地集约水稻耕作制
本耕作制度主要分布于三江平原和松辽平原,是我国优质高产高效粳稻的主要产区,水稻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但水稻生产耗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制约水稻面积增长。东北南部稻区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种养模式也较普遍。
3、山地农林复合耕作制
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林木生产基地,只有在山地沟谷和山间小平原开辟农田。
4、草地放牧与舍饲结合耕作制
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分布有广阔的优质草甸草原,实行牛羊放牧,并与舍饲(玉米、秸秆)相结合,是肉牛和奶牛生产基地。
5、 大规模机械化农场雨养耕作制
黑龙江三江平原分布有众多的机械化国有农场,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奶牛业正在快速发展中。
6、辽东滨海平原渔业、果园和设施蔬菜耕作制
在东南部的辽东半岛,分布有沿海渔场、丘陵漫岗苹果生产基地和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
二、华北地区耕作制度
(一)区域范围
华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区域,北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相接,地理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中部、河南省和山东省。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从而形成了我国3大平原之一的华北平原, 是我国北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我国的1/5。
(二)区域资源特征与农业战略地位
1、资源特征
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组合好。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多,南部地区降水较多,在无灌溉的耕地上,能够满足一年二熟作物的水分需求,可以实现一年二熟, 有水浇条件则可以获得一年二熟高产; 黄河以北年降水量较少,在无灌溉条件的耕地上,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通过种植抗旱、耐旱作物和灌溉,也可以实现一年二熟。由于受季风的影响,60%~70%的降水集中于夏季,同时年内和年际降水也不均匀,部分地区时常发生春旱、夏涝、伏旱和秋旱。季节间的先旱后涝,涝后又旱,年际的旱涝,多年间的连旱连涝,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基本原因。
华北地区水资源总体上较紧张。本区地下水资源分布较广,利用地下水的井灌甚为普遍,但黄河以北不如黄河以南。华北地区地势低平。华北区土壤质地大部分为壤土和砂质壤土,南部淮河流域和渤海沿岸多为黏壤土,适宜农作物耕种。沿海多盐渍土,通过大规模的河道治理,耕地中的盐渍土面积已大幅度缩小
2、农业战略地位
华北地区处于我国中原心脏地带,位置重要,交通发达,是我国南北、东西的要道。华北地区是我国人口的主要集中地,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灌溉面积占70%以上,是我国农业最重要的商品基地之一。
华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其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华北地区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区域,其农业综合发展程度对整个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区域耕作制度
华北地区属于一年二熟为主体的农业主产区,灌溉条件较好,是我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夏玉米、 棉花产业带,也是最主要的畜禽产业带,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特征。 主要耕作制度类型包括以下几个。
1、小麦—玉米复种一年二熟为主体的集约耕作制
有利于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可通过调节小麦、玉米的品种生有期协调两季作物的田间配置关系,实现周年高产高效。在兼顾粮食生产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种植效益。
2、雨养一年二熟耕作制
在降水量较多的局部地区可在无灌溉条件下实行麦田一年二熟,下茬以大豆、甘薯、玉米居多。但遇上干旱年度,产量不够稳定。
3、雨养一年一熟耕作制
在部分无灌溉的土地上实行一年一熟制。
4、水田耕作制
本区水田面积约占总播种面积的5%,均实行灌溉。 主要模式是中稻→中稻和冬小麦(冬油菜)—晚稻。
5、棉田耕作制
黄河以北以年一熟制为主, 黄河以南以小麦/棉花套种一年二熟为主,大部分实行灌溉,多连作。
(四)未来耕作制度发展重点
华北地区耕作制度的建设要有利于强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作用,要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中等规模现代耕作制度和模式。通过作物品种筛选、品种组合配置、土壤培肥、土壤耕作、水肥优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制度性增产技术优化集成和高产配套技术模式的构建,变单一技术增产为制度性增产、单一作物高产为农田周年作物综合高产,实现区域小麦、玉米一年二熟周年均衡增产。
三、西北地区耕作制度
1、绿洲灌溉集约耕作制
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和黄河后套。本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少,但有天山雪融化水塔里木河、祁连山雪水、黄河水保证灌溉,生产力水平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粮经饲单作一年一 熟耕作制
(2)粮经饲间套作多熟耕作制
(3)粮经饲复种及间套作多熟耕作制
(4)保护地集约多热耕作制
(5)两旱一水轮作耕作制
2.雨养耕作制
在陇中、 陇东、陕西黄土高原区、宁南山区、渭北旱塬区,雨养耕作制是主体。光资源丰富,热量资源有限,降水量为40-600 mm。作物仅能一年一然。高原、丘陵、山区占2/3。本地区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形成了以单作一熟型为主的高效优质雨养耕作制,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1)覆盖集水抗旱型耕作制
(2)粮草复合型耕作制
(3)特色经果林型耕作制
(4)保护型耕作制
3、干旱荒漠草原游牧定牧耕作制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大部分为荒漠及山地荒漠草原,主要以牛羊游牧、定牧为主。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耕作制度
1、特征:
多样性、集约性、高效性
2、稻田类型
(1)双季稻三熟制
(2)稻田新型三熟制
(3)稻田两熟制
(4)稻田休耕制
3、旱地类型
(1)旱三熟
(2)旱二熟
(3)旱一熟
五、西南地区耕作制度
1、稻田耕作制度
2、旱地耕作制度
六、华南地区耕作制度
1、稻田一年二熟耕作制
2、稻田一年三熟耕作制
3、混合立体种植耕作制
…………………第三节…………………
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展望
1、发展适应规模化和全程机械化的集约高效耕作制度
首先,要全力推进农业主产区水稻—小麦、 水稻—油菜、 小麦—玉米等主体种植模式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完善农田全程机械化周年高产技术集成、作物秸秆还田配套耕作机械及种植方式、栽培耕作技术等,这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耕作制度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其次,要有效解决我国丰富多样的轮作制度的全程机械化问题,目前主粮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很高,但小宗作物的机械化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制约了我国轮作模式的大面积应用,需要在模式优化设计及配套栽培耕作技术体系中充分考虑农机作业要求。第三,要创新间套作机械化作业的田间配置调控技术,在作物及品种类型选择上充分考虑全程机械化可行性,在带型、间距、行株距配置上适宜机械化作业;再结合耕、种、收新机具的创制,解决间套种植农艺与农机融合的难题,推进我国多熟农作制的转型升级。
2、发展适应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新型耕作制度
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发展要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注重“质”的需求转变。一方面, 需要改革传统资源高耗低效耕作制度,有效解决我国粮食主产区及高产农区普遍存在的资源投入高、利用效率低、成本收益差的问题,显著提高水、土、肥等资源投入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另一方面,需要针对南方水网密集区和城郊地区农药化肥投入超量、养分流失严重、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部分农田土壤有毒物质累积超标、生态安全问题不断凸现等问题,要在确保高产高效的前提下,在作物周年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农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毒物质阻控和消减综合控制、农田流失性养分减排,构建环境友好型耕作制度标准化模式和技术体系及规范,建立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新型耕作制度。
3、发展适应与农业产业融合的多功能耕作制度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功能。
4、探索典型区域轮作休耕耕作制度的构建途径和模式
5、发展固碳减排和防灾减灾的气候智慧型耕作制度
气候智慧型耕作制度核心目标:
通过种植制度与土壤耕作制度优化,减少单位土地和单位农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碳汇能力,为减缓气候变化做贡献;
②通过作物布局和种植模式优化、品种筛选和播种期调整,增强作物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建立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的生产体系。
在具体做法有:
进行生产系统优化,围绕农业高产、集约化、弹性、可持续和低排放目标,探索提高生产系统整体效率、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减排潜力的可行途径;
②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包括作物生产应对低温、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绿肥与有机肥利用的土壤固碳技术,新型施肥、间歇灌溉及农药减施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以及农林复合种植、稻田混合种养、面源污染防控、生态农田构建等固碳减排技术;
③进行制度优化和政策改进,建立相关法规和标准,通过机制创新激励各方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