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吉天枯主(1/1)
就这样,一直到去年。
村里回来了一对小夫妻,男方是九年前去山城打工的本地人,在山城打工四年后认识了女方。
二人在三年结了婚,两方的父母都见了面。
但当男方带着女方来到他那村子回到家时,男方的父母让这一对夫妻跟着他们上山去拜神打扫。
小夫妻没办法,还是跟了去。
但是当他们走到祠堂时,男方的父母便让二人对着这尊神明跪拜。
一看到里面供奉着的一尊半个人高、全身金色、但脸部却被红色幕布盖住了的神像。
因为他俩都不信神佛,属于无神论者。
而那名自称传道士的男子来到村子的时候男方早已出去打拼,自然不会受到其影响。
再说,在二人感觉里,这尊神像怎么看怎么邪门,根本不像是平时寺庙道观里供奉的那种。
于是乎二人并没有跪拜,而是在男方父母的呵斥下自行离开了祠堂。
再然后,等二人回到了山城便发生了那样的事情。
这件事儿从山城传过来后,村里人都说这是不敬神明的惩罚,这也使得村民们更加地信仰这一尊神明。
......
听完薛昼所述的事情,罗网众人皆是陷入了沉默。
他们对这一尊神明再熟悉不过了。
吉天枯主。
这是罗网最常接触的相关诡异事件中的邪神。
几乎在罗网处理的祭祀事件中80%都是这一尊邪神在背后。
或者说就是业徒教会搞的鬼。
自从罗网成立,在其对立面的业徒教会就一直在和这尊邪神打交道。
他们试图将这一尊邪神从另外一个位面召唤而出,而召唤神明的需求就是信仰。
于是乎,在过去千年的岁月里面,业徒教会哄骗了无数的人去信仰这一尊邪神,从而源源不断的为祂提供信仰和贡品。
从水果牛奶到鸡鸭牛羊,最后再到活生生的人。
无知的人最容易被哄骗,尤其是当这群无知者看到了神迹的时候。
哪怕到最后给他们说需要活人祭祀的时候,这群无知者都会在利益、无知和疯狂的驱动下将活人献祭给祂。
很多人其实都清楚,哪尊正神特么的还需要搞活人祭祀的?
但无奈效果比供奉正神好太多,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利欲熏心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去供奉邪神,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
但在罗网接触的所有邪神事件中,虽然这个效果很好,却最终都是害人害己。
那些供奉了邪神的人,要么死,要么精神崩溃疯掉,要么就干脆玩儿起了失踪。
名字别看这么牛这么正派,但其实就是裹了一层皮。
用来骗人的皮。
罗网的人以前也不是没有处理过相关事件,在这个神明消失的年代里,不少人都会在家里供奉神明。
一些正派的还好,但有些会供奉其他路子的存在。
比如养小鬼,再比如这种供奉非正派神明的。
不过那些都没有这次的严重,这次已经涉及到了至少五条人命了,还都是惨死。
罗网成员们根本就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在这华夏大地的眼皮子底下都会发生如此耸人听闻的事件。
原本他们以为这起事件仅仅只是【三级厉鬼】相关的,但却没想到到最后牵扯而出的居然会是业徒教会相关的邪神事件。
假如邪神降世,那这个世界将会是腥风血雨,诡异事件都会因此暴增。
薛昼对此知晓的更多。
虽然神明确实是在很久以前就消失在了这个人间,但他们依旧存在于更高的位面。
而神明降临人间的方式都是通过信仰,正神如此,邪神也是如此,只不过需求的代价都很高就是了。
邪神哪怕只是降临了一小部分的力量,那将会使得人间和虞渊诡界的碰撞加剧,完全打破现有两界的碰撞速度。
而这也并非是薛昼愿意看到的,毕竟他在虞渊诡界的地盘还没有布置完善。
不然等到两界一碰撞,许多地方都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毁灭。
这就像是地壳的板块碰撞,难免会在碰撞处诞生新的山脉、岛弧链以及海沟。
这对于碰撞处的地区生物都是灾难性的打击,而且没人知道这些碰撞地点会是哪里。
也就是说,到时候两界碰撞,定会产生新的地域,无论是虞渊诡界还是人间,相撞的地方定会生灵涂炭。
所以现阶段,虞渊诡界中的所有诡异都在为了这时刻加油奋斗,努力的加强自己暂居地的安全。
薛昼的地盘也不例外。
但因为地盘实在太大(他摸鱼偷懒)所以一直都没忙完那些活路。
于是乎对于人间这些供奉邪神、祭祀邪神的行为薛昼也难得的会和罗网同仇敌忾。
不过说实在的,他确实没发现坟地那一边的西南角山里居然供奉着一尊邪神。
只能说这个业徒教会的人很聪明。
他们居然会利用三级厉鬼做幌子,给这位重量级的邪神当掩人耳目的保护伞。
这就像是之前【拾金梦诡】里遭遇的双重诡域一样,只不过现在遇到的是厉鬼给邪神当保安。
原本他也以为那些事件是那红衣女鬼和其他诡异干得好事儿,结果没想到居然是那尊邪神干的。
想到这儿,薛昼从罗网众人堆里站起了身,说了这么久他也口渴了,走去一旁端着水喝起来。
......
为了证明那男子所说,罗网过了不到半小时已经准备齐全,准备朝着西南角的山洞祠堂进发。
“等一下。”
就在众人准备动身时,宋小满的声音从二楼传了过来。
只见宋小满从二楼窗户处探出头望着一楼水泥坝的众人,她焦急的阻止着罗网众人。
“我刚才听到你们说的了,但我不推荐你们去那里。”
说完她便收回了头,从二楼传出了拖鞋踩地“啪啪啪”焦急跑下楼的声音。
宋小满跑到罗网众人面前连忙解释着:“那尊神像不能动,谁动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