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脸厚心黑的文祈年(1/1)
永安帝觉得,让文祈年去做工部尚书,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是不是该调他去当户部尚书才对?
永安帝试探性的问:“现在国库空虚,若是朝廷急需用钱,让你短时间内凑出一百万两银子来,你可有办法做到?”
文祈年沉思了一下,说:“文府有一姻亲,乃是荆州首富钱家。”
永安帝嗤笑:“你不会想让你那亲家慷慨解囊吧?”
文祈年笑了笑,摇头:“然也。”
永安帝诧异不已,让自己亲家掏腰包,这算什么好办法?他是不是高估文祈年了?
不等永安帝质问,就听文祈年接着说:“我会请钱家拿出五十万两银子,无偿捐献给朝廷。而同时,我也会请求圣上,给予钱家奖赏。或许对于圣上而言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对于钱家却是求之不得的天大恩赐。”
永安帝来了兴趣,一句话换回五十万两?“说说看,什么话这么值钱?”
文祈年说:“准许钱家从孙子辈开始参加科考。”
永安帝神色大变:“胡闹!”
士农工商,这是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的等级规矩。岂可随意更改?
让商贾参加科考,岂不是说商贾也能晋身士族阶层?简直胡闹!
文祈年连忙说道:“皇上稍安勿躁,请听罪臣将话讲完。”
永安帝冷哼一声:“你说。”
文祈年快速道:“大衍建朝已经两百年,商贸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可商人地位却一直得不到提升,时间长了迟早会出祸患。
“人就是这样,吃不饱的时候,一心只想着填饱肚子。填饱肚子了,又想过上好日子。过上好日子了,又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可是当财富变成一堆数字的时候,又开始想要别人的尊重,想要得到地位的提升。人的欲望一旦长期得不到满足,经年累月的压抑之下,最后会酿成何种灾难?
“圣上觉得,是这些固有的阶层观念重要,还是江山社稷更重要?”
永安帝阴沉着脸说:“你继续说。”
文祈年恭声应是,接着说道:“依臣之愚见,朝廷可以慢慢放开商人科考的权利,让他们有希望,有盼头,这也会大大降低商人为了提升地位而做出过激举动的可能。
“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像我说的,第一步让钱家获得这样的恩旨。事情一旦传开,响应者势必众多。
“这时候,朝廷可以再拿出三个恩旨的名额,让有意者竞争,价高者得之。
“皇上觉得,一个名额可以卖到多少钱?最少一百万两!三个名额就是三百万两。这是第二步。加上钱家的,这就是三百五十万两入账。
“第三步,三年或者五年后,朝廷可以对身家超过百万两的大富商开放政策,只要捐献一半的身家,就可以得到子孙后代参加科举的恩旨。这依然是小部分人。
“再过几年,针对身家在十万两以上百万两之下的中等体量的商贾开放此政策,条件同样也是捐献一半的身家。
“这个时候,或许有百万身价的大商贾上一次没有捐献,这一次再来,捐献额度则可以提升为其身家的七成。
“再过上十年八年,等到最后这个政策势必将向所有商贾开放,条件不变。身家更高却没有再之前响应政策的,则依次递增捐献的身家额度。否则将永久禁止其子孙后代科举。当然,实施过程中必然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考虑。
“总之,圣上算一算,这样几波下来,这些商贾能给朝廷带来多少进账?
“而商贾这样慢慢加入到科举中来,温水煮青蛙一般,让世人慢慢接受商人参加科举的事实,也不会引来其他阶层的强烈抗议。
“而商贾有了这样提升地位,改换门庭的机会,自然也不会生出二心,反而会成为大衍发展壮大的坚实助力。”
听到后来,永安帝已经不关心什么士农工商的阶层变更了,他满脑子都是文祈年说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得多少钱啊???
大衍朝有多少身家在百万两之上的大商贾?一府一个,那也得二十几个了吧?
百万之下,十万之上的商贾人数,得翻个几番吧?
更别说十万之下的商贾了!
永安帝不争气的吞了吞唾沫,当了快二十年的皇帝了,他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几句话说得险些失态。
好一个脸厚心黑的文祈年啊!
他这是要动手扒下所有商贾的一层皮,到头来还要让所有商贾都感谢他呢!
连世人对商贾参加科考的容忍度都想到了。
第一个商贾得到了恩旨,会有人抗议,但是也有人会说,让你花五十万两就买个参加科举的机会,你愿意吗?所以,抗议的人绝对不会多。
等到第二个第三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会说,之前就有过先例了啊,又不是新鲜事。再说了,人家都是出了钱的,而且还是大价钱。
等到越来越多的商贾可以参加科举,众人也会见惯不怪了。最重要的是,商贾参加科举的,至少都是捐献了一半身家的,说不得还会被人同情。
瞧,这人为了参加科举,捐了几千/几万/几十万身家!我们都不用捐钱,直接就能参考!
人就怕对比,一旦别人付出了才能得到的东西,自己却不用付出就能免费获得的时候,人就会下意识的产生优越感。从而忽视商贾参加科举、跃升士族,是在打破现有阶层固化这个本质。
等到所有商贾都能参加科举的时候,即便有人反应过来了,提出抗议了,这时候也已经迟了!
一切已成定局!
永安帝跟看宝贝似的看着文祈年,半晌才说:“等文家的案子了了,你就挪去户部吧。朕觉得严居安那个老匹夫可以退下去养老了。
“占着茅坑不拉屎!这几年国库入不敷出,也不知道想办法搂银子,只知道一味的俭省,还回回出事都指望从朕的私库掏银子。得!就这么定了!回头就让那老匹夫给你腾位置。”
听到永安帝的话,文祈年又是尴尬,又是激动。
尴尬的是,永安帝竟然管户部尚书叫老匹夫,好歹也是两朝元老级别的老人了,一点面子都不给留。让他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激动的则是,永安帝这么说,就表明文家没事了。他不但不会被定罪,还会从垫底的工部尚书升任为排名第二的户部尚书。
别看同是正二品的尚书,可部与部之间的差别却是天差地别!
就好比说吧,同是皇帝的后宫妃嫔,皇后和贵妃那能一样吗?贵妃和婕妤那能一样吗?
算起来,吏部是当之无愧的六部之首,说是皇后不为过,户部就是皇后之下的贵妃,而工部,连婕妤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个垫底的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