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可有把握,取武王人头?(1/1)
中京,金銮殿上。
南方几国造反的消息,联合武王大军歼灭南方守军的消息,传到了舜成帝的耳朵里。
十万前往西灵州驰援的百越钩链军,昨天晚上一把火连烧了几个粮仓,杀死了几千人逃窜去往泰州。
看着南方几州发来的求救信,以及在西灵州四位诸侯发来的请求发兵驰援老家的信件,舜成帝的脸比炭还要黑。
“蠢货!蠢货啊!如今回去来得及吗?”
“这帮忘恩负义的小人!朕如此优待他们,他们居然还敢造反?”
金銮殿下,群臣沉默着,落针可闻。
某些性子比较直的大臣,忍不住皱着眉头。
我寻思陛下你对南方几国也不咋滴啊!
人家过来经商做点生意,照理来说是大家都能挣点钱的,再不济也得给个三七分吧?
可实际情况却是,南方几国来大舜王朝做生意,能挣到两成都算是南方几州的诸侯给面子。
绝大多数情况,是压根挣不到钱,甚至还要贴不好钱。
在盐铁等官营的行业,那就更不用说了。
你累死累活做生意,完全就是给南方几位诸侯和陛下打白工,诸侯和陛下一高兴,赏你点油水,在其他地方让你稍微挣点。
若是不高兴,你能买到东西都是走大运。
小国嘛!
还不是任由大舜王朝拿捏?
现在南方几国,伙同苏焕的大夏造反。
听起来出人意料,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啥不能理解的,良禽择木而栖。
跟大舜王朝反正是要当狗的,跟了大夏结局再差,无非就是继续当狗,实在是没有下降空间了呀!
“陛下,如今南方几国伙同大夏的逆贼造反,南方守军本就少人,又被对方设计杀了四万人,是不是从其他地方调兵过去驰援?”
韩卢作为宰相,外甥打灯笼,照旧开始话头。
有他起了头,其他群臣这才各抒己见。
意见多种多样,有的赞同韩宰相出兵驰援的观点,认为必须趁着大夏在南方的人少,即刻收复和安定南方的局势。
有的则想要彻底放弃南方,将兵力聚集在西灵州,争取在武王于南方起势之前,一举摧毁和歼灭大夏的主力军。
只要泰州的大夏主力军覆灭,南方纵然形势危如累卵,南方几国和武王勾结在一起,想要覆灭他们的难度也不大。
两派的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吵架肯定是吵不出答案的。
“够了!”
舜成帝呵斥了一声,群臣立马闭了嘴。
以舜成帝个人的性格来说,他其实不大在乎南方得失的,这从之前连失几州就能看出来。
若是真的那么在乎,五州联军恐怕早就安排上了。
要不是苏焕的人马,都打到西灵州眼前了,舜成帝甚至情愿看着几位诸侯吃瘪。
自从苏焕举旗造反之日开始,各州内均有不同的声音响起。
大舜王朝自定都以来定下的分封制度,也由此展露出不够统一、不够集权的弊端。
可想要推翻分封制度,收回各州诸侯手里的兵权,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而且风险极大。
赐死苏焕的目的,除了试图兵不血刃收回北马州的兵权外,其实也是在敲山震虎,给其他诸侯看。
如果平定造反的苏焕,日后以此为由,收回各州的兵权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舜成帝索性就顺水推舟,任由几州去当活靶子,顺便消耗苏焕的人马。
可谁曾想到,这苏焕不知道是什么路数。
人马不仅没有丝毫被消耗的迹象,反而越打越多,声势也越来越浩大。
南方四州的诸侯派大军驰援西灵州,如今老家不保,即便舜成帝强压着他们,不许他们回去收复失地,想实现无疑也是非常困难的。
就算他们真捏着鼻子认了,打起仗来要是给对方放水,故意借战败的理由班师回家咋办呢?
“苏焕这贼子诡计多端,南方几国如今伙同大夏的武王,祸乱朕南方的大好河山。要是任由他们胡闹,朕大舜王朝的面子往哪搁?”
“四位侯爷深明大义,前来驰援西灵州,朕自然也要保证他们的地界安危,让他们放心的在西灵州跟大夏的主力军作战。”
听到陛下的这两句话,群臣便知结果出来了。
陛下并不打算放弃南方几州,而是打算出兵。
问题是......
韩宰相拱了拱手:“陛下,那派谁去南方平乱呢?”
南方几州兵力空虚,北方的大军多集中在灵州周围,负责拱卫中京。
允州侯留守中部,表面上维持着尊敬,是大舜的臣子。
实际上呢,是既不听调,又不动宣。
人马这种东西,又不能凭空从地里长出来,从哪调兵去驰援南方呢?
再者说了!
武王的人马似乎有十来万,加上南方几国的人马,保守估计都有近三十万。
战斗力想来比不上大夏在泰州的虎豹雄师,可毕竟是武王亲自带兵,对付这种成名的老将,一般人恐怕不是对手。
“淮南王何在?”
“臣在!”
“朕给你二十万羽林军,十万近卫军,你可有把握给朕排忧解难,前去平定南方祸乱,取武王项上人头来见朕?”
“陛下若有命,臣自当遵从!”
点将点到淮南王的头上,这可把群臣看懵了。
无他,淮南王早年间的确是一位猛将,甚至还是陛下和武王的老师,二人都跟他学过带兵打仗。
问题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的淮南王满头白发,都过六十了!
韩宰相皱了皱眉头,望着白发苍苍的淮南王,不由得有几分顾虑。
“陛下,淮南王的本事和本领无须多言,我等是敬佩推崇的很。可带兵打仗是个辛苦活,淮南王毕竟年岁大了,会不会累到他老人家?”
累到他老人家,这都是客气的说法了。
淮南王早年虽然是武将,但并非修炼者,就是寻常武夫。
多年锻炼或许身子骨还算硬朗,头脑也还清晰,打仗的经验是足够了,可体力跟不上呐!
舜成帝倒是没有反驳,人家年纪摆在这里,是实情。
“嗯,韩宰相言之有理。淮南王若是不嫌弃,朕身边有位偏将历来聪慧,阅遍天下兵书,恰好也是羽林军的教头之一,不如随你一道同去,予你做个副手如何?”
“臣多谢陛下体恤,自无不可。”
见淮南王点头,舜成帝随即招了招手。
大殿的后方,一个剑眉星目,穿着金色铠甲,腰佩七尺长锋的英俊男子走上前来,跪倒在舜成帝的脚边。
“臣宇文长明,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到来人,韩宰相心中诧异万分。
陛下这是真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