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劝进(1/1)
司空德富回到住处,刚刚进了院门,武氏梅眼尖,第一个看见他迈步进来,喜滋滋的小步快跑到面前万福见礼,贺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生了个带把的儿子!大人你一定高兴!”人家晁寻祝贺亭长大人生儿子说的是文邹邹诞下麟儿,这个粗鄙但是热心的娘们说的却是带把的。司空德富知道她并不是不客气,而是真的不会说。他也高兴的答到:“武妈妈带的孩子又高又壮,回头让他认你做干妈。”
武氏梅不相信的张大嘴巴,眼睛瞪的溜圆:“真,真的?”
司空德富给她一个鼓励和确定的眼神,武氏梅幸福的捂着胸口,感觉自己要晕倒了。
屋内杨婧带着几个婢女上前迎接,杨婧祝贺道:“祝贺夫君诞下长子,从此后继有人。”司空德富看见她强颜欢笑,知道她心里担忧什么,毕竟这长子不是她这个正妻生的,而且结婚已经有一段时间,却还没有怀孕。司空德州牵着她的手开解道:“夫人 ,欲速则不达,生孩子这种事情不是着急就有的。况且夫人年纪还小,过两年生孩子安全一些。”
杨婧体会到司空德州的善意,高兴的抹了抹眼角说道:“你去看看孩子和陶氏吧,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也不容易。我前几日已经多派两个婢子去了。”
司空德富去到陶安安住的偏房,看了看陶安安和自己的儿子,一个平平常常的小生命,一个生出儿子感觉以后有依靠的幸福女人。他温言抚慰了几句,承诺赏赐她一副金头面,给儿子取了小名可乐,陶安安还以为是生了第一个儿子高兴的意思,谁也猜不到他真正的想法。
处理完家事,第二天司空德富又生龙活虎的起来办公了。今天还是核心成员开会,毕竟抢劫了南海郡的府库,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和郡兵发生战斗,黄泥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朝廷维持原状了。
首先是晁寻汇报缴获物资,估计全部清点完毕要十日左右,目前预估全部财物价值超过三百万钱,粮食近千担。匡芦张戎听见賈过说为了多装粮食,还丢弃了数车的铜钱,觉得非常可惜。賈过摇头道:“粮食是重中之重,现在看不出来,因为风灾刚刚过去,过些日子,粮食绝收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大灾来临。我少年时遇过这样的大风,几个月以后饿殍遍野。”
司空德富打断賈过的痛苦回忆说道:“朱府君宁可搜刮黔首,也不愿意动用郡府宝库。正是如此,这一大笔财富才能落到我们手里。现在,大家讨论讨论朝廷会如何应对此事。”
匡芦答道:“我们夺了府库,朱府君必然要来讨伐,只怕还有一战,到时可能要面对数万官兵。”
“朱府君难逃一劫。光是我知道反叛的亭里和蛮夷洞主,人马不下十万,郡兵连五千都没有。以前出发讨伐蛮夷贼人,郡兵出一千,乡兵要出三千。现在乡兵造反了,哪里去征发乡兵,南海郡的兵来不了。”賈过这个老卒对军情分析还是靠谱的。
司空德富知道在前世的时间线中,朱符是死在黔首蛮夷造反中,原因也是横征暴敛。这个时空,有一个巨大的变量,司空德富这个穿越者用火药炸开了番禺城墙,造反者更加容易攻入番禺城,朱符绝对不可能幸免于难。他说出自己的考量:“朱府君已经是冢中枯骨,不提也罢。但是朝廷富有天下,不可能对南海郡的事情置之不理。我们马上要面对的可能是其他郡来的军队,甚至是禁军,或者辽西上谷云中各郡的边军。大家讨论如何应对。”
郡兵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强大了,要是对上禁军边军这种拥有大量骑兵的军队,恐怕没有多少人有信心战胜他们。司空德富当然知道最后是交趾太守士燮收拾了交州南海郡的烂摊子,在后来的黄巾军和三国大乱中,交州交趾郡这两个南方的偏鄙之地还算是平安稳定,士燮也没有过多的参与三国大乱斗中,老老实实的趴在交州交趾当土皇帝,这也是交趾脱离中国的发端原因。
晁寻手指敲着桌子,欲言又止,司空德富说道:“探之,只管说来,开会嘛,说什么都行。”
晁盖起身拱手施礼道:“我们破了番禺城的府库,已然是反叛朝廷。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现在明公应该立刻称王,举起义旗,派兵四出收服乡民,括民为兵,整军备战,修筑城池,封闭韶州关隘,割据交州一带,以待天时。”
晁寻的话好像一声惊雷,把除了司空德富以外在座各位吓的目瞪口呆。匡芦张戎两个非朝廷正式任命的小吏更加是汗出如雨,杨婧作为枕边人也是惊讶的看着丈夫,她所知的世家豪强造反杀官的事情不少,但是敢于立名号的非常少,她想看看夫君的反应。鲁爵抚摸着胡须,不知道想什么。賈过经过短暂的惊讶后,面露微笑,第一个出言赞成道:“这倒是一条出路,这大汉朝廷早该完蛋了。”
匡芦紧张的口吃道:“太祖曾经与群臣起誓,非刘姓不得称王。若是称王,只怕会惹怒朝廷。”张戎也点头同意说:“若是称王,必然与朝廷不死不休,没有任何退路了。”
晁寻冷笑一声:“就凭着抢了府库,与朝廷之间已经没有妥协之地也。”
张戎说道:“不称王建制,朝廷可以封官许愿。”
杨婧也不赞成司空德富在实力如此弱小之时称王,但是看见夫君一脸平静,知道对方心里恐怕并不反对这个提议。她劝解道:“称王过早,不过名不正言不顺,夫君可先自表将军名号,开幕府,幕府可以设置官职,征辟人才,征税纳粮。”
要是按司空德富以前的认知,造反这种事业肯定要学习朱重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是来大汉朝这段时间,他发现古典时期和一千五百年后的大明不一样,此时的人讲究一个名正言顺,陈胜吴广造反第一件事就是称王,不如此,谁愿意跟随他们,都是冲着追求富贵,追求大丈夫非五鼎食就是五鼎烹,封妻荫子,进禄加官。他决定道:“这样吧,我暂时不称王,也不称将军。我先称侯,比称王低级,不过于刺激朝廷,也可以开设幕府,设置官吏,组成军队。”
晁寻拱手施礼祝贺道:“恭喜明公,从此一飞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