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朱棣姚广孝惺惺相惜(1/1)
朱雄英的话,让朱元璋的眼前一亮。
“哦?此话怎讲?”
朱雄英闻言笑道:
“北疆苦寒之地。”
“本来就不适合耕种。”
“只不过草这种东西,不像庄稼那样娇贵。”
“也算是上天给这些人一条活路。”
“若是按照正常的法子,肯定是不行的。”
“那就要换个思路。”
“珍妮纺纱机不在江浙地区推广,是因为一旦推广,肯定会引起大面积的改稻为桑。”
“我想皇爷爷也不想看到这一幕发生。”
“但是草原就不一样了。”
“珍妮纺纱机纺织的羊毛,本来就是那些牲畜身上的东西。”
“根本不会危及草原。”
“相反这些羊毛制品运回中原地区之后。”
“还能够为草原上的百姓创造不菲的收入。”
“草原百姓也懂得安居乐业的道理。”
“有了收入,自然也就没有异心。”
“没有了叛乱的顾忌。”
“朝廷也就不用再花大力气去提防他们。”
“与此同时,中原的商人也会带上各式物品到草原上进行贸易。”
“只要政策推行的好。”
“三五代人之后,就算是有人想让他们造反,他们都不会反的。”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激动之色。
如果自己真的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来自草原的隐患。
那自己可就真的是远迈汉唐了!
这种诱惑,即便是朱元璋也感到十分的动心。
但毕竟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
朱元璋还是忍住了心里的激动。
对朱雄英说道:
“咱也听你父王说了。”
“说是不能竭泽而渔,要照顾到以后。”
“草原上的土地也不能过多的 养羊。”
“否则便会有羊吃人的危险!”
“这说法倒是新奇,把草吃没了。”
“让那些草原人绝了后路,可不就是羊吃人了。”
朱雄英只是笑着点头。
“好!既然如此的话,那咱就下旨。”
“开始着手草原 。”
“争取早点把草原真正的纳入大明的版图!”
朱元璋意气风发的说道。
身体里又再次迸发出了一阵活力。
在朱元璋下达旨意的同时。
各地的市舶司也在着手建造。
这一次,朝廷依然以强硬的手段进行银票的推广。
无论是采购材料,还是支付工钱。
统统都用银票来进行流通。
当然,这一切的经济基础都在于这些银票能够在任何皇家银行里足额的兑付到银子。
毕竟在朱雄英的解释下。
朱元璋也明白了朝廷信用的意义,也知道自己之前发行的那些宝钞为什么会失败。
所以这一次,朱元璋格外的小心和认真。
而渐渐的各地百姓也开始接受银票的流通。
有不少人也开始把埋在地下的银子起出来。
存进 皇家银行里。
毕竟这银票相比银子来说。
可要好收拾的多。
于是大明皇家银行再度进行扩张。
那些非主要城市里面,也渐渐的开始有了皇家银行分号的存在。
更是进一步的促进了整个大明经济的流通。
看着日益增长的财政余额。
朱元璋高兴的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朝廷派往海津市舶司的锦衣卫也已经到了。
只是令锦衣卫没想到的是。
燕王朱棣根本就不在这里。
而是跟着那个姚广孝一起出海去了。
而在海津的一个码头上,则整整齐齐的吊着十几个人。
看样子已经死去多日。
面对这一场面,锦衣卫自然是一头雾水。
在衙署官员的解释下。
锦衣卫才恍然大悟。
原来,朱棣和姚广孝刚到海津。
觉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朱棣就迫不及待的拉上姚广孝。
非要出海见识一番。
对于朱棣这种“无理”的要求。
姚广孝也实在是无法拒绝。
反正整个海疆已经平定了。
带朱棣出去一趟倒也无所谓。
然而让姚广孝万万没想到的是。
这次出海差点让自己这个堂堂靖海侯,丢了一个大面子。
出海之后的朱棣,显得兴奋无比。
因为这是朱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海。
瞬间便让朱棣感到豪情万丈。
并且对海的另一边有点想入非非。
而姚广孝则告诉朱棣。
以大明如今的造船能力,还不足以跨越大海。
所以海的另一边有什么,姚广孝也不知道。
这让朱棣大为遗憾。
就在这时,几只小船进入了两人的视线。
双方人马同时一愣。
朱棣还在傻乎乎的问姚广孝这渔民为何胆子这么大。
敢出海这么远打渔。
曾经在海上剿灭倭寇两年半的姚广孝已经意识到这些人并非是朱棣嘴里出海打渔的渔民。
而是倭寇。
来不及多想,姚广孝立刻让船只加速靠过去。
并且和朱棣说了这些人的来历。
朱棣听到这些人是倭寇之后。
脸上不惊反喜。
当即便让身后的侍卫开始替自己装填弹药。
自从学会了三段击之后。
朱棣出门都是随身携带两到三个侍卫。
他们除了护卫自己的安全外。
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自己装填弹药。
然后让自己能够打枪打个爽。
倭寇虽然人少船快。
但怎么也不可能跑得过带有船帆的战船。
等到追上倭寇的船只之后。
姚广孝的眼中满是恨意。
自己可是再三跟皇帝还有皇孙保证。
海上的倭寇已经被自己清理干净了。
这些倭寇现在冒出来。
还是在燕王在自己身边的情况下。
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还不等姚广孝下令。
朱棣就给姚广孝好好上了一课。
朱棣以一当三,接连不断的发射。
把那些倭寇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也让姚广孝第一次见识到了三段击的威力。
在这种震惊中,倭寇很快就被消灭了。
朱棣意犹未尽的想要继续追击。
姚广孝也从善如流的往前追了一段距离后。
发现再也没有倭寇之后。
便带着这些倭寇的尸体返回了海津。
并且将这些尸体挂在码头上风干。
以解心中之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朱棣和姚广孝时不时的便出海转上一圈。
两个人的交流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甚至还交流起海上和陆上的战法经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