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人不可貌相(1/1)
沈砚秋正了正衣领,咧着嘴走过去抱了抱林氏。
林氏眼眶通红,突然激动地不知道说啥。
眼见探花郎安全送到,沈砚秋带来的仪仗队摆好队形,在沈家门外就是一阵敲打吹弹,把气氛衬托得好不热闹。
村里用竹竿挑上几挂鞭炮,当即放了个噼里啪啦。
哈哈哈。
护送沈砚秋回乡的官差和仪仗队,在沈家喝口茶歇了会儿脚后,就立即返回京城去,一刻也不肯耽误。
老沈家照例给每人包了个绝对拿得出手的大红包。
沈砚秋又回来了,这次光宗耀祖。
村里照例又大摆流水宴席,搞了三天三夜不停歇。
长宁县各类大大小小的官员陆续登门拜访,都快把沈家的门槛踏破了。
沈砚秋的恩师吕举人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沈砚秋彻夜长谈不肯休息。
这天言若风带着一队官差登门拜访,看起来很是正式。
他进门就和沈砚秋拥抱了下,拍了拍他的后背:
“沈兄,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确实学识渊博,但实在没想到你竟然不肯留在京城。”
沈砚秋憨憨地笑笑。
沈砚春大概是有点飘,他觉得一个小小知县怎敢与当朝一甲探花称兄道弟,这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好嘛。
“咳咳,知县大人,我兄弟是自请回乡的,否则以他的才学,那是要留在翰林院当差的,以后说不定还能入了内阁呢?
和你……咳咳……好像不是一个级别吧……
您现在应该称我兄弟一声沈大人……”
呃……尴尬的空气到处飘。
沈老大真是愚蠢得有些可爱。
沈砚秋立马变了脸,当即和言若风赔起了不是,“我哥不懂事,请您不要责怪。”
沈大贵偷偷剜了沈老大一眼。
其他人也对他一脸嫌弃。
不过言若风倒是不生气,他不是个小气的人,也能理解人在底层窝得久了,一朝出头肯定多少会有点晕乎。
无须计较。
言若风从袖口中拿出一个类似于密旨样的东西,轻轻打开并当众宣读起来。
原来这是朝廷对沈砚秋外放地方的一些赏赐和抚恤。
赐长宁县衙官宅一座,城南坐拥三百亩田地的庄园一座,以及其他一些绫罗绸缎、金银财宝若干……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零零碎碎的赏赐。
沈老爷子听完后兴奋地浑身发抖,老李氏更是大口喘气,直呼老沈家熬出头了。
林氏抱着沈玉荷,得体地行了谢恩礼,面色倒是看不出什么异样,真是越发有贵夫人的气派了。
过些日子,等沈砚秋过完朝廷特批的探亲假,就会正式接替言若风做长宁县的知县。
这段时间言若风也要着手处理县衙政务的交接事宜,然后为不久后回京做足准备。
宴席上,沈砚秋拽着言若风聊了许久,不停感激他的帮忙。
如果不是言若风,他也不可能顺利回来任职……
……沈砚秋这一通发自肺腑的感谢,着实把沈家众人听懵了。
啥?!帮老三回乡任职?
他一个知县……还能有这么大能耐呢?!
等言若风走后,沈砚秋才细细道出了其中原委,顺带把大哥训了一顿……
这个憨大哥,差点惹了大祸。
言若风乃是当朝吏部侍郎的独子,南平侯爷的亲外甥。言若风的亲娘,那可是侯爷谢沐最宠爱的小妹。
他从小志向远大,不想听从家里安排一开始就身居高位,然后待在京城当一个碌碌无为的纨绔。
于是言若风主动请旨下放到地方,就这样当了几年长宁县的父母官。
说起来也是个有抱负的人。
沈砚秋提出想在离家近的地方任职,于是找到南平侯府求助。
侯爷谢沐又辗转找了吏部侍郎帮忙,这才成全了此事。
谢沐和侍郎大人巴不得这个好外甥(儿子)能早点回京,所以很愿意帮忙周旋。
而言若风这儿……因为那人是沈砚秋……所以他才愿意让出职位……提前回京……
至于皇上为什么这么轻易就同意……?
还不是因为这个言若风,其实还是皇帝妹妹,雪舞公主一见倾心的未来驸马爷……
不早点回京,咋成亲啊?!
一来二去,沈砚秋回调家乡这事……不就促成了嘛!
总之如今这个结果,所有人都很满意,只有言若风吃了点亏。
他在长宁县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做,心里多多少少有点遗憾。
不过好在接替他的人是沈砚秋。
上次与他交谈,发现沈砚秋对治理一方水土很有见地,以后有他在,做得应该不会比自己差。
甚至可能更好。
听沈砚秋说完,沈家所有人都吃了一大惊。
妈呀!这个姓言的知县竟这么大来头呢?!
之前见他待人客气,没有架子,吃穿朴素,还以为和老三一样,也是普通老百姓出身呢……
啧啧啧,大意了。
沈砚春臊红着脸,搓着手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向沈砚秋道歉:
“三弟,我错了……就……稍微傲慢了点……给你惹事了……下次注意……”
沈大贵上来就踹他一脚,“让你长长记性!京城来的人是你随便能惹的?谁知道他什么背景什么来头?!
你给我记住了吗?!”
他媳妇王氏撇着嘴瞪他一眼,偷偷小声嘟囔:“该!让你嘚瑟!”
沈砚春作为家里的老大,竟当着弟弟、弟妹还有一群熊孩子的面,挨了老爹一脚……
这情何以堪……面子碎了一地。
他涨红着脸,闷声回道:“记住了……”
……
离正式上任还有一段时间,沈砚秋决定趁这段时间先做点能做的事。
比如重新修建沈氏祠堂。
沈砚秋中了探花,对整个沈氏家族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前几天族人聚在一起帮他庆祝时,他就提到了重修祠堂的事情。
如今的祠堂安置在族长沈万征家里,上百个牌位挤在那么丁点儿地方,局促得很。
其实族内众人老早就想修一个新的了,但之前大家都不富裕,要钱没钱,要权势没权势,又没人牵头搞,所以就一直这么搁置下来。
这不……一晃竟好多年了。
如今沈家出了个探花郎,这种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必须让祖宗也跟着沾沾光。
既然老沈家说修,那就紧锣密鼓地赶紧修起来。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