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天下响应?(1/1)
“册封张承业为枢密使。”
当张承业听到李真册封自己为枢密使的时候,显得有些惊讶,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又是宦官,只怕不太适合处在如此敏感的位置。
但皇上既然选择在这样大的场合中公布中枢的重要人选,显然不是自己不想干就不干的。
此时的张承业年纪也不小了,还以为皇上会一直让他处理后宫的事务,没想到皇上竟然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自己。
虽然很震惊,但张承业还是因为皇上的信任而十分感动,张承业跪下道:“臣遵旨,谢陛下!”
李真继续念:“册封王超为皇城司指挥使。”
“臣领旨!”王超出来接旨。
李真依次给每个被委以重任的人颁发委任文书,每个都赏赐五十两黄金。
做完这一切,李真对众人说道:“众位爱卿,现在朝中重要的官员已经被任命完毕,至于剩下的九寺和宫中其他职位的人选,张枢密会在后面跟大家宣布,朕就不在此赘述了。”
李真顿了顿,继续说道:“希望众位肱骨大臣时刻谨记,以良民之福、国家之安为己任,要时时处处将国家大计置于首位,万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怠忽之心。”
“朕愿与大臣共同奋斗,修身齐家,弘扬正道,誓要恢复大唐往日荣光!”
“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真在晋阳搞了个册封大典,汴梁那边不久之后就收到了消息。
大梁的兵部尚书敬翔来到朱温面前,告诉了他这一消息。
“皇上,那小儿皇帝在晋阳搞了个册封大典,在那里大肆册封文武百官,建立了新的朝廷……”
“什么?”朱温很明显是没有预料到今天这样的状况。
他也知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果他在那里建立新的朝廷,那自己算什么?
说起正统性,自己显然拼不过那个皇室后裔。
自己到处散布那皇帝不是皇室后裔的阴谋似乎也没多大的效果,世人更愿意相信那人就是真正的皇室后裔。
显然李真的舆论战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消息可靠吗?”朱温问。
敬翔说:“千真万确,消息是我们的细作从晋阳传过来的,另外,他们发行了很多报纸,那报纸竟然流传到汴梁了……”
“朕不是早就叫你们禁了那东西么?”
“我们禁了,可是那东西层出不穷,我们禁都禁不过来……他们甚至在报纸上公布了刚刚任命的六部长官。”
“是么,快拿来朕看看……”
敬翔拿出一张出自河东的报纸,朱温接了过去,细细读了起来。
这上面有一些人他是认识的,比如原横冲都指挥使李嗣源、原中门使孟知祥等,这些人可都曾是他的死敌李克用的手下。
看着这份名单,此时朱温的内心充满了疑问。
“你说这小儿皇帝怎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朱温看了看一脸懵逼的敬翔,继续说道:“朕的意思是,李克原来的宗亲和部下众多,实力也不俗,完全可以自立门户,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小孩的领导?”
敬翔说道:“那小儿皇帝自汴梁出逃之后,就开始在潞州借助李嗣昭培植自己的势力,除了做了很多宣传工作,还亲手创建了自己的军队。”
“你说的是飞虎军?”
敬翔说:“对,那飞虎军脱胎于潞州军,指挥使便那皇帝亲手培养的一员大将,飞虎军实力不俗,当初更是打到了泽州。”
朱温想起那一次自己亲自到泽州督战的经历,至今仍心有余悸。
敬翔继续说:“虽然河东也发生了叛乱,河东二把手李克宁和大太保李存颢曾经密谋夺权,但不知为什么被那个狗皇帝发现了。”
“两人在举兵之际事情败露,被飞虎军镇压了,二人也已经被诛杀了,那个李克宁可是晋王李存勖的叔叔……却被那狗皇帝说杀就杀,说明他在用雷霆的手段镇压潜在的叛乱,也意在震慑其他河东大将。”
敬翔继续说:“此时的晋阳,仍被飞虎军镇守,而军事指挥权落到了新上任的枢密使张承业的手中。”
“张承业?是那个太监吗?”
“对,此人侍奉过昭宗皇帝,是大唐皇室忠心耿耿的走狗,也就是说,现在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真正的可以指挥和调动的兵马。”
“当初我怎么就把他给漏了呢……”朱温自言自语地说。
当初“白马驿事变”之后,朱温开始了对皇宫的清洗。
据史料记载,朱温对这些不男不女的太监们特别的厌恶,为铲除这些势力,朱温领兵对皇帝身边的太监来了一次大屠杀。
他出动了一批神秘的武士进入了皇宫,直接把所有的宦官全部杀了!
据说朱温一口气屠杀了700多名宦官,当时那些宦官被杀得哭喊震天!
张承业早因被迫害而逐出皇宫,没想到却逃过了一劫,后来他来到河东,投奔了李克用。
“这么一看,朕终于知道那狗皇帝是怎么一步步接管河东了,他先是借助自皇室后裔的身份在潞州大搞舆论,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皇帝。”
“然后培植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宣传机构,并不断在民间传播自己继承大统的事迹,提出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然后把自己的势力一点一点向晋阳渗透,如果有人谋反,立刻会被他亲手创建的飞虎军扑灭,速度之快,快到连丁会和周德威都没反应过来,现在拥皇的氛围已经形成,河东恐怕没人敢反了……”
朱温疑惑地问道:“这个家伙,怎么一点也不像以前?”
无辜的敬翔想说:“我也不知道啊!我还想问你呢……”
敬翔顿了顿,只是淡淡地说道:“陛下不用担心,没准只是他运气好……”
朱温心想,一时的幸运可以说运气好,但是他一路走来基本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他,难道这也是运气好?
朱温说出了自己内心最担心的想法:“现在新朝已立,他们一定会向四周藩镇发布国书,要求他们归顺,如果造成天下响应的局势那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