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要进京(1/1)
“啊…呵呵…那个…这个,我从邻村听到的,说不定还没传到咱们这,是吧,栋梁他爸?”
魏家人你看我我看你,连连点头附和。
“啊是,我们从外村听说的。”魏紫爷爷说。
“对,从邻村听说的,呵呵…”魏栋梁两口子尬笑。
虽然魏十亩看着魏栋梁一家人表情怪怪的,不过他也没放在心上,反而神秘兮兮地继续说:“那哑巴——抓到了!你猜怎么着,韩所长说那同伙把哑巴招供出来后他们也以为要抓的是个不会说话的人,谁知道抓到的时候,那哑巴大声喊冤枉,还吓了警察一跳以为抓错人了。原来那小偷只是不爱说话,那伙贼才给他起了个外号哑巴,喊习惯了也就一直这么喊了。”
躲在门外的魏紫听完,直呼好家伙,当初她听瘦猴他们计划那么久,真的就没听到哑巴说一句话,一直都是摇头点头来表达意见,搞的她也以为哑巴真是因为不能说话才叫哑巴,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这得是多不爱说话才能得了哑巴这么个外号?!
惦记魏紫家牡丹的瘦猴被抓后,魏紫就放心大胆的开始培育她的牡丹苗了,原来那株牡丹虽然被瘦猴偷了,或许真的因为魏紫自带仙气的原因,那棵被偷的牡丹根部居然还健康地活着。
魏紫本想就这么等着它自己明年发芽再移栽就得了,没想到姐姐看了看姑姑魏柳给她们寄来的牡丹种植手册后,告诉魏紫这么养牡丹不对。看着挺厚的一本书,魏紫觉得人类当真是精力无限,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活着居然还有那么多事项要注意,什么光照、温度、土壤、水肥,缺哪一样牡丹都长不好,魏紫不由得庆幸自己在深山老林能好好地长这么大真是老天保佑。
依据姐姐给她念的牡丹种植手册上说的拉拉杂杂的注意事项,魏紫是真想不到,就种个牡丹而已,还种出来个祖宗来,想当初在她的牡丹宫,那还不是把种子随手一撒,一夕之间就是姹紫嫣红。
魏紫没那个耐心,魏大民怕三个娃手脚没个轻重,就大包大揽地把所有动手的活包办了。
魏紫发现,现在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她不但能和牡丹沟通,似乎模模糊糊也能感应点其他植物的想法了,上次跟踪瘦猴他们附在树上时她还没这感觉呢。
根据种植手册要求,根部发芽的牡丹要上盆养护,但魏紫曾试着在心里问那株牡丹的根,结果它居然回应了魏紫。
魏紫问那棵牡丹想继续待在院子的土里还是想换个盆试试,那株牡丹似乎跃跃欲试的想试试盆。
当魏紫希望她爸想办法弄点花盆时,魏栋梁表示,那么大院子想种哪种哪,何必要盆呢。
“牡丹说希望换个盆!”魏紫轻描淡写地说。
“哪个牡丹说?你还有朋友叫牡丹的?妈,咱魏紫交朋友了?”
刘金菊冲着菜园子抬了抬下巴:“那不是嘛!土里的牡丹。”
魏栋梁无语地看了看闺女,行吧,谁让闺女能意识离体呢,和牡丹说话也没什么奇怪的。只是他们这兴隆街上也没个卖花盆的,魏栋梁跑了大老远才买来了几个陶盆,然后由魏平平念牡丹养殖书里的步骤,爷爷操作,魏来观看,魏紫负责表达牡丹的感受,几人通力合作完成了牡丹的分株。
至于牡丹种子的撒播,爷爷整理完成土壤后,一定要魏紫亲自种下去,美其名曰借借牡丹仙子的仙气,说不定成活率高一些,魏紫欣然应允。
金秋十月,魏紫家有件大喜事,但这喜事远在首都京都。
没错,魏紫的姑姑魏柳要在京都举办婚礼了,电话里魏柳希望大家都能去参加,还提前给家里打了钱,让弟弟魏栋梁带着家人去置办几身漂亮衣服和买车票,多余的钱就给家里的娃儿们和老人家补补身体。
一家人坐在一起算了算,魏柳的婚礼是在阳历十月十八日,他们阳历十月十五日出发,二十日回来,到家估计要二十一日了,一来一回也要七天。
魏柳计划想让他们在京都多呆几天,被刘金菊拒绝了,农家人离家七天那就想家想的不得了了。再说小两口住单位还没有房子,魏柳公婆家虽然有房子,但魏柳也知道让自己的父母住亲家家里,大家都不自在,最后决定让家人住酒店,但住酒店花钱啊,所以魏紫爷奶死活不同意再多呆几天。
魏家还有一个情况要考虑的是,刘红梅不愿意魏来和魏平平去京都,因为她自己和两个娃坐车上个县城都严重晕车,上车就吐,下了车光养精神都要养好久,但魏紫完全没这毛病。虽说进京大部分行程都是坐火车,但他们都没坐过火车,这次出行要坐那么久的火车,全程十八个小时,万一在火车上也晕的昏天黑地,那十八个小时可真就受老罪了。
再说魏平平要上学,他们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三好学生魏平平表示她也不想请假,于是刘红梅就让魏栋梁带着爸妈和魏紫一块去,她在家照顾两个娃。
事情既然已说定,该买票的买票,该打包的打包,眨眼间日子过的飞快。
今天是魏紫和爸爸、爷爷、奶奶要出门的日子,他们要先去镇上,然后再从镇上坐小巴车到县里,进首都的火车经过他们怀乐县,所以在此设了一个小站,魏紫他们家的车票就是从这站买的。
因为那班火车要今天下午六点多才出发,从家到县上两个小时足够了,去的早也是干等着,所以魏家人决定吃过午饭赶下午两点的那班车出发。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心情雀跃,魏栋梁嬉皮笑脸地让闺女魏紫算算今天出行是否顺利,被刘金菊拍一下,骂儿子这么大人了嘴上没个正形啥话都问,这趟出行那必须顺顺利利啊。
魏紫耍宝似地摇头晃脑道:“这位老太太说的对,我掐指一算,此行一帆风顺。”这次,刘金菊满意地点了点头,夸孙女会说话,让儿子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