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苏梅同志挺好的(1/1)
苏琬有些懊恼,自己前世生下福福鹿鹿,就被刘远蛊惑。
逐渐跟家里、跟秦禹离心。
她早该在知道苏柔上得是京城大学时候,就该有所怀疑。
天下哪会有那么巧的事情?
苏柔那个学习成绩,怎么可能考得上京城大学?
苏琬清楚记得,当初报志愿时候,她估分确定,自己的总分会在六百分以上。
但最后被京城大学录取的,是苏柔。
“琬琬,再来一碗不?锅里还有,敞开吃哈。”
郝月萍这会已经止住眼泪。
她站起身,端起苏琬、苏梅姐妹俩面前碗盘,要给她俩继续盛饺子。
“娘,我吃饱了。”
“我也吃饱了。”
姐妹俩先后出声。
苏琬更是直接站起身,拉着郝月萍先坐下。
离得很近,苏琬能借着月光和院子里电灯泡灯光,清楚看见郝月萍头上冒出的细密银丝。
苏琬扭头看向父亲苏孝文。
不知何时,父亲也不再如记忆中年轻有力。
鬓角冒出参差不齐白发。
苏琬想了下,自己被苏柔顶替上大学这事,暂且还是不告诉家里吧。
省得爹娘干着急。
如果让他们知道,少不了又要一顿自责。
责怪自己当年咋就没帮她去学校查查。
吃过饭,唠完嗑,各自回屋。
屋里,两个小家伙已经在床上躺好。
看到苏琬,福福葡萄大眼睛眨巴,“福福今天要睡麻麻旁边。”
鹿鹿在床上,很认真地用小手指勾勒出分界线,“福福睡妈妈左边,我睡妈妈右边,爸爸睡床边...”
......
乡间小路并不好走。
王保国集中精神开车,持续保持四十码速度。
“唉,确定这次找来的专家,有希望让强彪醒过来?”
“上次那个神经内科专家团不是说了,就算醒过来,也大概率是傻子。”
“他脑子本来以前就受过撞击,轻微脑震荡。”
“这次只能说,误打误撞,成植物人。”
“这事也不能完全怪苏同志,她当时也是受害者,听说你们公安后面压着强彪回去,还有同志趁机泄愤,补了几拳头。”
宋海涛没说话,冷眼看着王保国。
那意思似乎在无声警告,不会讲话就闭嘴。
“你这人,大晚上的把人从家里叫出来,给你开车去杭市,还不准人说两句啦?”
“我厂子里最近忙得要死。”
“黄兴坤,张根旭那帮子是真能贪!厂里账目现在还好多地方,对不上账。”
“还有苏梅同志的工伤认定和赔偿,也还在走手续。”
“苏梅?”宋海涛难得看向王保国,“什么工伤?”
“上次...”王保国刚想说,上次他大舅吕永望过寿那天在家里,不是说起过。
可刚开个头,他就记起来,那天宋海涛跟吕建英在忙,俩人直接去的国营饭店。
“就是苏梅同志以前,被她前夫家前行要求顶替小姑子赵萍萍在糖厂上工...”
王保国简单将事情描述一遍。
最后一声,“挺好的一人,咋就没碰上好人家呢...”
宋海涛没继续说话,只是看着前面,若有所思。
王保国开着车,忽然来兴趣,“海涛,你平时可不咋八卦,咋忽然问起苏梅同志了?”
宋海涛没理他,闭目养神。
等下从杭市回来的车,还得他来开。
这次上头好不容易请来刚从国外回来的顶尖神经内科专家。
这年头,能从国外重重封锁下回来,那可都冒着九死一生风险。
直到现在,飞机落地故土。
都不能确保绝对的安全。
所以这位顶尖神经内科专家时间有限。
他们必须得抓紧。
毕竟多一分钟,就能让强彪多一份醒过来的希望。
哎!
王保国见宋海涛不理他,那心里跟猫爪似的,刺挠得不行。
“灵英都走三年了,还没放下呢?”
“天天现在还小,你工作又忙,要是碰见个合适的,人不错的,就将就一下,一块过日子呗。”
“苏梅同志挺好的,咱们已经不是旧封建社会,不能瞧不起离过婚的妇女同志。”
“要是我大舅知道,你能找个新的,他估计也挺高兴,他是真把你当亲儿子看,而且我大舅也希望,天天那孩子能有个完整的家庭...”
宋海涛睁开眼,“停车。”
‘吱呀——’一声。
王保国将车停在路边。
“下车,自己走回去。”
王保国瞬间怂了,“得,我不说了。”
“反正好赖话放这,怎么想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
车子再度启动。
不过已经彻底安静。
......
庐县县城,一中家属院。
刘双忽然惊醒。
她满头大汗,浑身淋漓。
睡衣和身体服帖紧连。
她居然梦见强彪。
这可真不是一个什么好信号。
头顶三叶片老式电扇正在忽悠悠转动。
整个房间十分凉爽。
外面风声紧急,还伴随着些清冷。
刘双往外面看,不知道啥时候下起的小雨。
她站起身,顺手关掉窗户,没发出太大动静。
刚被噩梦惊醒,人在这个时候总是虚弱害怕的。
丈夫张瑞就在隔壁房间。
可刘双不想过去。
她坐在床边,发出一声自我嘲弄。
怕什么?变成植物人,跟死人也没啥两样。
只要强彪永远闭嘴,那她做得那些恶事,就永远不会被揭露。
不管是嫁到城里,还是当老师,对刘双而言,都挺重要的。
她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她过去,以及那件事。
她不想失去现在的一切。
......
翌日,一早。
一家人开始新的一天忙碌。
套牛车、做早饭、搬蘑菇、喂兔子...
一样样来,有条不紊。
后半夜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湿润。
气温比起昨天,骤降十度。
为炎炎夏日,带来些许难得清凉。
苏琬伸了个懒腰,呼吸新鲜空气。
“今天天气这么好,希望学子们都能考个理想的好成绩。”
这年代还没空调。
一到夏天,全靠一身浩然正气。
庐县一中那边教室里,在苏琬上学那会,连电风扇都没有。
不过后面听说,她一毕业,就装上新电扇。
一个教室里装仨。
可谓十分极尽奢华!
这待遇在八十年代众学校里面,就相当于后世二十一世纪那个一间教室里装俩空调的学校。
前面一个,后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