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摊丁入亩(1/1)
“其实吧,可以按田地,进行收税!”
这话一出,现场的朱元璋三人都用错愕的眼神,看向了朱允炆。
“这......你说清楚一点!”
朱元璋追问道。
“就是人头税取消,一律合入土地当中。
田地多,就纳税多。
田地少,就纳税少。
这多好啊!”
朱允炆努力维持着一个天真少年的形象。
而听到这个方法,三人一时愣住,随后开始思索起来朱允炆所说的方法。
人头税,其实是对人征税,而不对土地征税的。
这在许多朝代建立之初,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因为这个时候,百废待兴,到处都是荒地,怎么对土地征税,只能对人征一定的税了。
但随着,朝代发展,土地兼并问题加剧,再这么干,就有问题了。
一些人拥有大量的土地,却只需要收取少量的人头税。
而另外一些人,只有极少的土地,却要同样的人头税。
这一看,就十分不合理。
只不过,任何政策都有惯性。
既然建立之初,就定下这样的政策了,后面再想改的话,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所以,人头税自从西周末年出现,到现在明初,历朝历代都没有改过。
这个时候,朱允炆提出这样的税收方法,让三人一时陷入了沉思当中。
不过很快,朱元璋率先反应过来,称赞道:
“好啊!
那些地主们,明明那么多的田地,却只要交普通百姓一样多的税收,实在不公!”
贫民出身的朱元璋,自是回忆起了幼时的经历。
当时那些地主们,占据着大片的土地,每年收获了无数的粮食,住着豪宅,被仆人伺候着,和普通百姓相比,好似两个物种一般。
结果到了收税的时候,这些地主却是和普通百姓一样,按人头收税,交纳个人的税就够了。
这显然不合理!
不过当时的他还小,只是隐隐觉得不对劲。
但现在被朱允炆这么一提,再次回忆起这些经历,朱元璋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没地的人,要交税。
有大量地的人,却交着一样的税。
绝对有问题。
而当整个王朝,少数人占据了大部分的财富,却只需要承担少量税收。
这样的王朝,不亡才怪呢!
朱元璋迅速大概地梳理一下历朝历代的灭亡原因,惊讶地发现仿佛都与这个有所关系。
这么一来,朱元璋很快就有了决断:
“这人头税必须给废了,改用按土地收税!”
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对那些地主并没有什么好感。
这么干,针对的是那些地主,他自然十分乐意。
而听他这么说,朱允炆再次小心出声道:
“皇爷爷,这可不是我提出来的,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按土地收税的方式,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而最惨的,莫不过于后面的张居正了。
万历年间,张居正强行推动了这个税法的落地。
那个时候,持有丁口的基本都是穷人,而持有土地的则都是权贵。
这一举,是想对穷人征税,转向对权贵征税。
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那一时期,明朝的经济飞速发展,税收不断增加,整个国家呈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但这个政策,无疑触犯了权贵的利益。
无数人开始疯狂攻击张居正,从各种角度骂张居正,还给他编起了桃色新闻。
这一切,都是为了诋毁张居正的名声。
甚至于,被张居正提拔上来的戚继光,都遭到了辱骂。
面对这些东西,张居正还是抵住了压力,坚持执行了下去。
只可惜的是,在开始执行这个政策的第二年后,如日中天的张居正就得了重病,最后不幸逝世。
而他一死,整个权贵集团开始了反攻倒算。
最后万历帝顶不住压力,对张居正进行了抄家,并剥夺了一切生前荣誉。
张家满门都流放,甚至于张居正本人的尸骸,差点就要遭遇开棺鞭尸,还是万历帝给阻止了。
变法者无一善终,商鞅是这样,王安石是这样,张居正同样也不例外。
所以,有了张居正这个例子在,穿越者朱允炆,现在可不想出这个风头。
虽然他是皇孙,不太可能遭遇张居正那样的反攻倒算,但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万一呢?
“你这......”
朱元璋被朱允炆这一番话弄着有些懵,直到看见朱允炆有些紧张的神情,才大概理解了朱允炆的想法。
顿时,他就有些生气道:
“怕什么怕,这天下还有人敢找咱老朱家的种的麻烦?”
对此,朱允炆轻瞟了一眼旁边的朱棣,表示人不是在这里吗?
当然,他可不敢这么说,只能连连摆手道:
“不不不,都是皇爷爷英明神武,智慧过人,才想出来的,与我无关!”
“你......”
被这么一夸,朱元璋一时无言,有些骂不出口。
最后只能轻哼了一声,然后道:
“就这么办了,咱倒要看看谁会在哪里跳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大明已经从百废待兴当中走了出来,实施摊丁入亩的条件基本上是有了。
而朱元璋又作为开国皇帝,其威严是不容置疑的。
哪怕有人反对这些政策,也没有人敢阻止。
若是真的有人敢阻止,那他老朱,一定会让那人见识一下,什么叫血流成河。
......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我大清后面,竟然有四亿多人了?哈哈哈哈!”
听着电台,康熙笑得很是开心。
四亿多人啊!
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达到了四亿人?
这不正说明,他大清统治得好吗?
至于什么生产力发展,那也是在他大清统治下完成的,与他大清密不可分。
对此,旁边的穿越者雍正只能将“丑不要脸”四个大字,送给康熙。
而在开心过后,康熙也是注意到了税收的问题,有些诧异道:
“废除人头税,用处竟然这么大?”
当年张居正遭到反攻倒算之后,推行的政策其实并没有废除。
毕竟万历帝又不傻,知道这里面好处多多的。
到后面天启皇帝即位,又为张居正进行了翻案,恢复了生前的一切名誉。
此举,无疑强化了这个政策的合法性。
然而,后面崇祯登基,东林党上台了。
这帮平时满嘴道德的东林党,为了不纳税,竟直接破坏了这个政策,恢复了“祖制”。
而后,报应就来了。
闯王李自成进京,东林党积蓄一生的财富,都便宜了他。
所以,只能说,东林党自作自受。
而随着清军入关,建立了清朝,统治者也开始制订政策。
不过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可没有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想法。
并且满清贵族中,也没有“土地权贵”的说法。
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自然是哪个税收多,就实施哪个。
于是最后,清朝决定既收人头税,同时土地税也要收。
其实张居正那会,也没有废除人头税,还是双税并收。
只不过可能由于土地税的存在,稍微减弱了一点普通百姓人头税的压力。
清朝统治者看到这个挺不错的,于是直接照搬了过来。
直到实施到康熙这会,一直也没有变过。
而现在,骤然听说后面清朝废除了人头税,并且造成了人口的激增,康熙开始沉思起来。
“明就是亡于那些贫苦百姓的税收过重啊!
否则也不会那李自成一提出均田免赋,天下就云集响应。
天下,苦税收久矣啊!”
康熙这样感叹道。
虽然他并不在意那些贫苦百姓的死活,但他也想要这些人安稳点,不要站起来,把他的大清给掀了。
而土地兼并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都避免不了,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清朝。
不说原先的汉族地主了,就说新进来的满汉贵族,也免不了俗。
虽然他们先前只在草原上游牧,并没怎么种过地。
但面对着能产源源不断粮食的土地,他们同样忍受不了诱惑,开始利用他们手上的特权,兼并土地。
到康熙这一代,这个情况已经比较普遍了。
再这样发展下去,势头确实不怎么妙。
想到这,康熙开始犹豫,要不要把人头税给废除了?
犹豫的主要原因,是康熙觉得不好向那些满清贵族,或者八旗子弟下手。
但在犹豫良久之后,他也有了决断:
废!
反正后面清朝,终究还是废除了这人头税。
而这东西,越往后,阻力就会越大。
既然如此,还不如在他这里,就把人头税给废了。
“就这样了,人头税必须给废除了!”
康熙最后下定决心道。
对此,旁边的雍正,暗自点了点头。
这样的话,未来就没有他的事了。
因为后面清朝废除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的皇帝,正是雍正。
只不过这个时候,满清贵族中已经出现了许多的土地权贵。
对于“不收人头税,只收土地税”的行为,他们是十分不满,实行的阻力是十分大的。
不过,最后雍正还是突破这种阻力,实行了摊丁入亩。
由于雍正是皇帝,自然不可能像张居正那样反攻倒算。
但其它方面,就不好说了。
比如说,雍正对清朝的贡献,完全不丝毫不亚于康熙和乾隆。
但后人提到清朝,基本上都是康乾盛世,中间的雍正基本上被忽略了。
再比如说,九子夺嫡的传闻,暗示雍正得位不正,没有资格当皇帝。
可问题是,那么多惟妙惟肖的细节,到底是谁描述的?
这里面到底存不存在什么联系,自己细品吧!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穿越者朱允炆的担心还真的没有错。
如果他不是穿越者的话,这政策又是他提出来的,那凭借他后面一系列的操作,恐怕会被人黑出翔来。
同时,雍正也有些暗喜。
人口多,好啊!
人口一多,就更利于他造反了。
......
穿越者群。
群里正在争论一个问题:
假如崇祯坚持执行张居正的政策,明朝会不会撑得更久一点?
对此有两方观点:
一方认为能多撑个一两代,另一方认为顶多多撑一两年。
“(明)朱允炆:其实吧,大明的根本问题,在于那些地主士绅不愿纳税。”
“(明)朱允炆:虽然土地不如人口好藏,但还是有隐藏方法的,比如虚报之类的。”
“(明)朱允炆:不愿纳税,他们终会迎来闯王的。”
“......”
“(清)雍正:明朝其实已经算得上一个商业社会了,人头税和土地税其实不是主流,商业税、流转税才是重点。”
“(清)雍正:即使是张居正,也无法背离整个阶级的利益,清查人口土地已是极限了,不可能去动商业矿产这块大蛋糕。”
“(清)雍正:反倒是昏庸的万历,有所突破,矿监税使正是这样的尝试。”
“(清)雍正:只不过,即使是皇帝,最后也在地主权贵反对之中,败下阵来。”
“(清)雍正:所以张居正的改革,注定救不了明朝,需要一场革命才行!”
“(明)朱允炆:66666,不愧是反清小能手,别人只是想削株,你这是想掘根啊!”
“......”
......
画面继续。
【甚至有了玉米和红薯,诸葛亮北伐遇到的一些问题,同样将不复存在。】
【比如说如何拿下凉州,让凉州少数民族同胞归心这个问题。】
【凉州差不多是今甘肃一带,环境和蜀地相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基本上只能种种小麦,种不了什么。】
【而现在有了更为耐旱的玉米和红薯,他们还不得疯啊!】
【有了这个,还不臣服,等什么呢!】
【总之,玉米和红薯,或许做不到穿越那样,一出场,就天下无饥。】
【但无疑能给处于困境当中的蜀汉,一个破局的机会。】
【具体怎么样,就得看诸葛亮如何把握了。】
【主播自知智商不及诸葛亮,就不多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