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谢羽臣的婚事(1/1)
十二月的雪下得又大又急。
整座上京城都被白雪覆盖。
王府外院,施元音疾步躲到屋檐下,拍了拍身上的雪正要朝东院去时,却听背后的廊角传来说话声。
她透过花窗一看,是外院总管林叔和两个外院当差的绿袍女使。
“林叔,我听说二公子的婚事定下来了?”
“是啊,昨日定下的,由老太太亲自做媒,娶的是寿安斋的锦宜姑娘,也是江南师家嫡女。”
“二公子怎会想娶寿安斋的那位锦宜姑娘?”
林叔双手一揣,道:“二公子即将奉旨南下,缓和江南名门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师家在上京城不显,但在江南却有一席之地,二公子娶了锦宜姑娘,那师家在江南定会替二公子在名门各家中周旋。”
“当真?可老太太不也是师家人吗?”
林叔蔑了她们一眼,压着嗓子道:“你们还真孤陋寡闻。师家那可是百年大族,老太太虽是师家人,但不是嫡出一脉,二公子就算去了江南,师家估计也不会真心相待。”
那两名女使面面相觑,一人道:“现在的江南名门哪还有以前那般地位,陛下何必故派二公子去江南缓和关系。”
“你们啊是真笨,”林叔摇头叹气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江南名门在上京城是没地位,但在南境依旧是不可撼动的大树,缓和关系那是必要的。”
那两名女使恍然大悟,一人道:“原来如此,林叔真是聪明,居然能想到其中利害。”
林叔抬了抬下巴,道:“那是自然,过几日定亲宴你们两个仔细着些,可别出岔子。”
“是。”两名女使乖巧应下。
施元音收回视线,转眼望着院中光秃秃的老槐树。
日子过得当真是快,记得一月前,她还觉着师锦宜是真心实意爱慕谢祇的,眨眼间师锦宜就要成为二哥哥的妻子了。
世事果真无常。
三月倒春寒。
晋阳王府近日很是热闹,不仅是老太太七十岁大寿,更有边关传来的大捷报。
——谢祇率兵暗袭元蛮军营粮草,顺安侯趁势一举夺回旭安城。
得此消息,朝中大悦。
向来陟罚臧否的陛下,下旨重赏本次大战有功者,其中最得利益者便是晋阳王府。
荣氏热泪盈眶地捧着捷报,一旁的谢铮则也是难掩激动:“那个混帐东西总算是有点出息了。”
上首的谢老太太瞋了他一眼,道:“三郎为国镇边平乱,你这做爹的不知夸奖也就罢了,怎还把“混帐”二字挂在嘴边。”
谢铮则讪笑道:“母亲说的是,三郎为国为民与以前大不相同,有此光耀门楣的功绩,我这做父亲的也高兴。不过北境战乱只是暂时胜利,只盼三郎不要像在上京城时那般张扬。”
谢老太太叹了口气,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就写封家书寄去边境,除了以表思念之外,信中也得多提醒三郎戒骄戒躁。”
荣氏一听要写家书,当即应下便火急火燎地跑回北院了。
谢老太太捧着热茶,笑容满面道:“三郎有了出息,二郎前些日也从南境寄了家书来,说是江南那边万事大吉,不日就能回京,他此行奔波了小半年,归来之后你这做父亲的要多关心关心。”
“母亲的话儿子记住了,其实母亲不提醒,儿子也是将二郎记在心上的。”谢铮则道。
谢老太太点了点头,“记得就好。”
入了春,天气才开始渐渐回温。
施元音从外院回来时,多看了一眼冬季光秃秃的老槐树,瞧见树枝发了不少嫩叶芽,总算有了生机。
就连春喜也感叹:“还是春天好,冬天雪厚寒冷,晚上总是睡不踏实。”
施元音莞尔道:“是啊,春天好。”
这一入春,想来北境琼州那边也该回暖了。
“姑娘,奴婢听林叔说,世子从琼州送来了一封家书,是报平安的。信中还说,世子被顺安侯调去玄虎城,做了镇边大将军。”
施元音眉眼弯弯道:“这事儿昨晚外祖母就说过了。”
春喜恍然大悟,“难怪呢,奴婢昨晚在院子里就听见老太太的笑声,原来老太太是在为世子高兴呀。以前奴婢总觉着老太太不喜世子,如今再看,也不尽然。”
“哪有做祖母的不爱孙儿,外祖母和主君一样,不擅表达罢了。”
——
——
盛夏一过又是一年秋天,没了知了烦人的脆鸣,晋阳王府安静不少,日子也过得清淡。
十月中旬,寿安斋总算热闹起来。
施元音及笄一过,顺安侯府二房大娘子便亲自登门互换生辰贴了。
这消息传到北院,荣氏最先坐不住。
“元音丫头才及笄几日啊,吕大娘子怎么这么快就登门了。”
于妈妈慢条斯理地煮着茶,回道:“是啊,奴婢还听说老太太和吕大娘子商定一番后,把定亲宴就定在了下月初。”
“什么?!”荣氏沉下脸,眉头紧锁道,“怎么定下的这么快,这吕大娘子是生怕他家儿郎娶不成妻了吗?”
于妈妈不解道:“奴婢瞧主母似乎很不高兴这件婚事,元音姑娘能嫁到侯府实属高攀。而且奴婢听闻温家二郎十分心悦元音姑娘,想来元音姑娘嫁过去也是享福的,不知主母为何不高兴?”
“享什么福。”荣氏一脸嫌弃,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顺安侯府二房不成气候,上京城无人不知,元音嫁过去说是享福,但我瞧着未必。”
于妈妈迷糊道:“可是不嫁顺安侯府,元音姑娘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归宿了呀……”
“怎么没有更好的归宿!”荣氏打断,“那不是还有咱们晋阳王府嘛。”
于妈妈手一抖,差点被茶水烫着,瞪圆了大眼道:“主母是说嫁给二公子为妾?这怕是不太好吧,老太太那边肯定是不同意的。”
荣氏瞋了她一眼,没好气道:“嫁什么二公子,什么为妾,我说的是我那尚且还未定婚的三郎。”
于妈妈眼睛瞪得更大了,错愕道:“主母之前不是不喜老太太身边的姑娘吗,再说了元音姑娘只是低微七品通判之女,咱们世子哪看得上她呀。”
荣氏又瞋了她一眼,“你懂什么,安心煮你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