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粮食涨价了,可还是被抢购(1/1)
郭家二妮的亲事是不能应了。
不过郭怀义临走时说的话,好像挺有道理。
这场雨,虽然村子没被冲没了,但确实是成灾了。
房倒屋塌有不少,没上山的老弱病残也没了好几个。
一季的麦子大多发芽了,没发芽的也发霉发烂更是不能吃了。
粮食——
虽然等到入冬可以有新米,可麦子却要等到来年了,没有麦子就没有白面。
虽然前些天挖鱼塘时王三石去镇上买了一车米,现在家里还有糙米五石,面还有半缸。
可赵玉儿王光林都感觉不踏实,非要王三石再去买点,最好多买点白面。
即便是不屯粮——一家人吃惯了各种饼,不能没有面呀。
害,还是家里地少啊,没存粮。
一向都是现吃现买,也没有存的习惯。
一家人一商量——
王三石——赶紧的套车去镇上买面,米买不买无所谓,白面必须得买呀!
至于刘小六的事,王光林去办。
至于郭家的事,也是王光林去办,等过两天再去拒了——
之前都拒过一次了,这一次怕是搞不好会彻底把人家给得罪了。
哎,得罪就得罪吧,以后少来往来也好。
...
王三石赶着驴车走在河堤路上,鲤河的水已不是下雨时的面上平静。
——整个河槽里都是翻滚着向东而去,声音大的吓人。
还好这段河堤路修的高修的结实,排水也快,大雨退去后路没影响。
...
等来到镇上,直接去上次买米的粮铺。
看到木板上标出的价格,王三石吓了一跳——
下雨前挖鱼塘时买的糙米六文一斤,现在变成了二十文。
麦子上次没买,那时是八文,现在变成了三十文。
白面上次没买,那时是二十文一斤,现在变成了一百文。
大豆,粟米等等都有涨价,不过没这三样离谱。
去别家铺子看看——
害,都是一个样。
...
镇上一共有三家粮铺,以前他们的价格还有所差别,可今天却是出奇的一致。
曹!还是大周盛世呢,连镇上都TM是奸商!
这些人,明目张胆的发灾难财,难道官府不管吗?
官府——不知道县城怎么样了?
姐姐——
王三石不由想起张百尺。
...
此时,张百尺正陪着县令带着人四处视察。
安抚民众,修路补堤,灾后重建。
她很忙,没空去想师兄,也没空去想弟弟。
...
看着这面价米价,王三石是真想骂人。
可虽然贵,还是不停有人过来问价,排队等着买呢。
害,没办法,既然来了还是买点吧。
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更贵更离谱呢?
米,搞了六石。
面,先买五十斤吧,这价格太离谱。
豆子粟米麦子麦皮也买些,人可以吃驴子也可以吃。
就这些吧,车子也差不多装满了。
王三石赶着驴车,带着一肚子的不爽,回绿柳村。
...
王光林和小六已签好私契,村长见证。
等改天去县衙换了官契,小六夫妻俩就正式成为王家的长工。
他们家的二亩地,以三两一亩的价格也成了王家的。
这地价若是平时也算是超低价了。
可刚刚王三石在镇上听说——镇子另一边的人买地是一两一亩。
“一两一亩?”
听得王光林直后悔,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就当帮小六一把吧。
一家人听到米价翻了三倍多,面价翻了五倍,也是直呼离谱。
不过想一想,可能还会涨,趁着家里还有银子,一致决定再去买些。
屯吧!吃的,越多越好。
何况家里又添了人口,过些天稳定了开荒地也是要请人,要管饭的。
那去吧。
...
可等到王三石再来到镇上,才发现三家粮铺的米、面、麦子全部卖空了。
被抢购了!
——灾年,吃的最重要,也怪不得他们得涨价了。
若是不涨价,怕是第一次来买的时候就已经卖空了。
只剩下些豆子粟米,也都又涨价了。
害,离谱。
要不去县城看看吧?
...
可等王三石出了镇子,还没走多远,就发现是想多了——
路断了,正有几十个乡兵壮丁在抢修。
人可以绕过去,驴车就别想了。
那没法子了,回吧。
...
再回到镇上转一圈,慢慢的走,慢慢的看。
不时凑到三五成群的人堆里听一会儿。
听了个大概——
好像就数镇子西边绿柳村附近的的几个村庄受灾最轻。
镇子东边——鲤河漫堤又决堤,好多村子直接被冲没了。
再远些,鲤河汇入塘河的地方,到现在好多村子还在水里淹着呢。
人,好多人——没上山的应该是直接被冲走了,失踪了...
...
——听了个胆战心惊。
一场雨,一场大水,多少生命直接没了。
心情有些沉重,比米面涨价更让人难受。
...
空着车回了家。
王三石把见到听到的说一遍,一家人也都变得沉默。
“不知道你大姐那里怎么样了?”
赵玉儿提了个头,一家人开始担心起王嘉熙——
她家在镇子东边。
可好像去他们村子的路还断着。
明天吧,明天就去看看。
...
又一天。
起了个早。
赵玉儿重新打了好多饼。
王三石赶着驴车带着几十个饼、一石米、一斗豆子去大姐家。
...
可他刚走出镇子就碰上了大姐——
浑身带着干了还有快干了的泥巴,双眼通红。
一看到王三石就拉住了哭个不停。
哭了好一会儿,才止住了开始说话。
——她村子大刘村,村子差不多是毁了。
地也毁了,听老人讲至少三年后才能正常耕种。
她家的正屋塌了。
更惨的是沅沅的爷奶不肯上山,全没了。
她家的存粮也拍在塌屋的泥水里不能吃了。
刘峰带着孩子在家里守着他爹娘的遗体。
她是要回娘家借粮的,因为听说粮铺已经没粮可卖了。
既然是要借粮。
粮带来了,拉上大姐去她家里看看吧。
...
好不容易来到大姐家。
正屋塌了,院墙塌了一多半。
幸亏还有一间东屋一间厨房没有塌,勉强能住人。
院子里停着两位老人的遗体。
惨。
比刘小六家还要惨。
...
一时之间,王三石也不觉眼中有泪水打转。
怎么办?
——让大姐一家一起回绿柳村吧?
也不行啊,他们要守灵三日。
哎,——一遍又一遍的给大姐、姐夫说宽心话。
屋塌,地不能种了,不怕,等老人安葬之后就回绿柳村吧。
总能吃上饭的,一家人在一起也好。
...
天不早了,大姐开始催着王三石回去了——
她家里现在是没法子留客人住下了。
...
好吧,现在也不是办事的时候,在院子里干守着好像也没有多大意义。
再说吃的也送到了,人也见着了。
应该回去给娘报个平安了,免得她一直担心。
回吧。
...
本想带走沅沅,可沅沅也是要给爷奶守灵的。
那就自己先回吧。
来时走的急没注意,要回了——
从大姐家出门,半个村子走一趟。
房倒屋塌比绿柳村狠多了,多半的院子空着,悄无声息,没人了。
有人的院子却是哭泣声不断。
...
见有生人走过,偶尔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王三石。
这情景,让人看着都难受。
直到走到了镇上,王三石才慢慢的恢复情绪。
等把这几天来的所见所闻所遇串起来想一下,心下大惊——
坏了!搞不好要出事。
人,一旦吃不上饭了,什么事都有可能做的出来!
...
不过现在他还不知道究竟有多人会因为这场雨水吃不上饭,但愿越少越好吧。
对了,还有一件事——
为什么大姐说她村的地要三年以后才能正常耕种呢?
只顾着安慰人,也忘了问了。
那自家的地是不是也这样呢?
自己是不太懂,可老爹也没提起过呀?还买了小六家的地?
哎——
心里想着事,不知不觉就到家了。
...
王三石把事情经过讲一遍。
赵玉儿先是宽慰的笑了,可一细想,又心疼大妮疼的直掉泪。
可白事亲家不见面。
哎,只望她能早早安葬了公婆,处理好后事之后再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