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前人经验(1/1)
她还听说,柳殊在得她指点文章后,整理了太学举人班所有人的不足,弄了一个“写文十六条”的东西出来,就此颇得崔太傅夸赞,崔太傅教给了崔家上下的弟子,让他们用这十六条对照文章。
柳殊给了崔太傅,但并没有给太学的学子,苏晴有些不高兴,觉得柳殊这个人藏私,她指点时能瞧出的不足,全都讲出。
柳殊追在后头,“大公主那计算方式是以……”
“世外高人奥数算法,你一早就知道我的算学与你们的不同,但奥数算法非梅林三贤所创,而是另有高人,我从算学第一章学的就是奥数算法,那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算学理论。”
世外高人奥数算法,并非他们用的算法。
苏晴不想被他缠住。
柳殊不甘心地问道:“若我要学,需要多久?”
“当年我第一章学起,到第十二章,用了八年时间。”
八年,所以大公主藏拙不止在李家,甚至后来也是如此,她的算学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她一早就在跟一位叫奥数的人学习。
苏晴道:“听说你得我指点,总结了《写文十六条》出来?”
柳殊面露堪色,他已经答应了崔家,此秘笈不得外传,他日只能传崔、柳两家的后人,但这是根据大公主指点总结出的经验,也是现下文人制文时最容易犯的错处。
苏晴道:“能给我看看么?”
“对……对不住……”
杜云道:“柳贤弟,你如此就不地道了,大公主指点你文章,你根据他人指点总结经验,却不愿将自己总结的告诉于她,你可是犯了文人大忌。”
不是他不能,而是他答应了崔家家主,不能外传。
苏晴睨了一眼柳殊,“你令我失望,想得我指点算学,却不愿将自己的与人分享。汇总经验,太学的学子们众志成城,会做得比你更好。”
柳殊的十六条原不是自己的,是梅林三贤之一的才贤就写文、改文总结了一套前人经验,而你总结的乃是改文章叙中一部分的内容。
苏晴想到答应陶康,梅林三贤的才学不得轻易外传,但到底为了完成陶康未完的一堂课,还是大度地指点了他人文章上的缺憾。
柳殊的脸颊有些滚烫。
苏晴的笑带着意味深长,甚至有几分讥讽。
她出了贡院,看到旁边的宫辇前站着小李子、喜儿等人,冲她挥手,待她走出禁军把控的门口圈画位置,小李子、喜儿当即接过东西。
“大公主,很累吧,福嬷嬷与兰姑姑在宫里为你备了香汤、吃食,先回宫用膳。”
苏晴上得宫辇。
杜云道:“柳贤弟,大公主对你所为恼了。”
别人教他的知识,他加以修改,就变成自己的秘诀了,这岂不是可笑得很。
苏晴坐在马车里,柳殊的事,她需得回头与祖父说道。
回到翠微宫,先用了一碗药膳羹,依旧拒绝了福嬷嬷的保养,无论是头发还是皮肤,她自己来,她实在不想在外人面前被窥见身体,哪怕福嬷嬷是女子也不行,她想保留一些自己的秘密。
沐浴之后,换上宫中常服,苏晴携了小李子去拜见太上皇。
太上皇打量了一番,“好,甚好,在贡院数日,难得你的精神还如此好。”
“祖父安好!翁翁安好?”
刘内监道:“大公主精神尚佳,太上皇该放心了。”
苏晴坐下来,刘内监令人去预备午膳,一定要精致,还点了一好些苏晴素日爱吃的菜式。
苏晴与太上皇说了此次会试的考题,说了自己如何应答,对不会的那些题亦有提及。
“祖父,大周太祖年间,海外异士巽尘子来访,献上异宝的题,答案真是杜云所说的那般?”
刘内监道:“大公主,这次的经史题是太上皇出的。”
苏晴立时瞪大了眼睛,太上皇亲自出题。
她只以为文章的题是新君出的,原来太上皇在恩科也插了一手。
“祖父好厉害?”
刘内监道:“太上皇用了三天三夜才出了此届会议的经史考题。”
苏晴点了一下头,“我回来便翻了书籍,太祖年纪上确有一句带过,寻常学子看到这里很容易被忽视。”
她说了自己在考号里小憩,听监考官们夸柳殊的文章好,又听杨大学士酸溜溜地说柳殊得大公主指点文章后,根据举人们写文常犯的错,总结了“写文十六条”出来,献给了崔太傅与崔家,现下这一篇“写文十六条”成了崔家不传的秘宝。
苏晴想看,柳殊居然拒绝了。
刘内监看苏晴生气的样子,也觉得柳殊与崔家行事过份。
苏晴道:“好是才贤所著的《梅林三十六章经》的内容,这部书籍,乃才贤毕生心血而成,讲了如何制文、诗词与通常写文、诗词之人会犯的错处、不足,并讲了如何改进。陶大先生离开时,曾叮嘱我不得外传,但是我想着,他既给举人班的学子布置的功课,我得替他完成未完的事,这才斗胆指点了一回。
不曾想,柳殊根据举人办学子行文时的错处、不足总结成经验,祖父,我是不是做错了?
还有那算学,其实我早就学了,是世外高人奥数所授,只他身份来历成迷,我不好多说,且他与枯井师太有旧,故而我在绵州才会下了马车,赠银枯井师太。”
太上皇看着这样的苏晴。
刘内监道:“难怪你精通算学,原是早有世外高人指点你算学,这么说来,书法丹青上亦是如此?”
苏晴默了片刻,“祖父,我……可以将制文禁忌,如何写文、改文公示出来?我会直接言明,这是梅林才贤总结的前人经验而成,但因梅林三贤自成一派,非入室弟子不得学得精髓,我只得公布文章部分的内容。”
太上皇轻叹一声,“没想崔家私心如此重,想将此当成一家秘宝。也罢,你便公布出来,就当是造福天下学子。”
“谢祖父。”
刘内监喜道:“大公主,你整理的太上皇诗集已经出来了,明日就会在京城大小书肆售卖,首印五千本。”
苏晴接过,这是刻印版,融合了太上皇的二十四诗、十二首词,再有刘内监的六首诗、三首词,名为“嘉德帝诗词集”,但最后则加了刘内监的九首作品。
沾了太上皇的光,刘内监亦能出名一回,世人都会知道,太上皇身边的总管也是精通诗词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