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三朝归宁(1/1)
回门成亲次日,林广谦和余沛霖早早的起身,林广谦整理好衣冠,并打开房门,忙不迭的备轿请舅舅李文涵前来,李文涵受茶点三道后,林广谦邀请李文涵进次卧歇息,李文涵也不客气,身子一歪,便在床榻上歇息起来,直到午宴开始,李文涵才意犹未尽的起来。要说这李文涵也是个有趣之人,与林广谦风流相较而过犹不及之处,常常约着林广谦一起去秦楼楚馆,更加是文不成武不就,李家原是商贾之家,希望把自己的社会地位抬一抬,便十分敦促李文涵用功学习,可他科考多年也未曾有谋求一官半职,偏偏林广谦的外祖只有李文涵这一个儿子,更加把他宝贝的紧了,从不申斥,好在虽然外祖父外祖母过身,李文涵的儿子李光远很有经商头脑,便把铺面交予李光远打理,只要李文涵老实本分着过日子,银钱是花不完的。
这时,大姨娘秋月前来,给余沛霖跪了下去,重重的磕了一个头,余沛霖立即会意,笑着做了上座,作为陪嫁丫鬟的红梅端了一个茶盏,递给了秋月,秋月立即双手接过,高高的举过头顶,轻声道:“贱妾秋月,见过大夫人,请大夫人用茶。”余沛霖接过茶盏,象征性的喝了一口茶,放到了一边,很好,很是规矩,但不代表她信任眼前的这个人,她朗声问道:“你产后也有一年多了,为何不能再度遇喜。”“贱妾早产伤了身子,老爷对我的恩宠也是淡淡的,只恳求大夫人垂怜,保着贱妾平安便是。”秋月谨慎的回答道。
她原是还惦念着吕智康,可如今有了云梦这个教训,云梦的事被遮盖的很好,不代表没有一丝风声透露出来,她便歇了这个心思,林老夫人过世,她的恨意也少了几分,更敢于去和自己想接触的人多接触了,先夫人走得早,在世时便是个温和纯良的姑娘,如今的大夫人和先夫人是亲姐妹,不知大夫人是否也如先夫人一样,她也起了试探之意,其实她的身子早就调理好了,只是自己不知大夫人品行如何,万万不敢抢在大夫人前面有孕,更不敢抢在大夫人前头生下儿子,林府的子孙一岁才开始序齿,记入族谱,自己的儿子未满周岁,尚未序齿,所以未入族谱,大夫人所生的儿子只要平安活过一岁,那么大夫人的儿子就既是长子也是嫡子,避开了大夫人的锋芒,对自己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余沛霖看出了秋月的谨慎,并不打算为难她,只是借口午宴快开始了,遂屏退了她,秋月磕头谢恩,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午宴之时,林广谦请舅舅李文涵坐首席,称会亲酒。李文涵不一会儿便喝的醉醺醺的,正欲归家,林广谦赶紧备好车轿,亲自送舅舅李文涵回李府。
八月初五巳时,余沛霖的兄长们怕再遇到若儿的事,用便轿亲自接林广谦陪伴余沛霖回娘家,林广谦不敢当着几个大舅哥的面作妖,便带烧猪一只 ,西饼两盒,酒一对,竹蔗两支,鸡一对,生菜两篮,生果两篮,荵两篮,伊面两盒,猪肚及猪肉各十两,令下人提着这些,一并去了余府上。余将军早已命下人准备起了回门宴,参宴者均为余沛霖的娘家内亲。余将军和林广谦聊起了朝政,余夫人则是十分亲切的拉住余沛霖,说着这些时日的家长里短。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午时,余夫人拍了拍掌心,奴婢们端来了流水一般的美食珍馐。这个时候席位座次也会有讲究的,林广谦便很有规矩的坐在上席,余将军则专门安排了内亲长辈在旁陪饮。在宴席将结束时,余将军亲自为林广谦端上了一碗面,一般里面还会有荷包蛋。林广谦将面放在面前拿筷子搅动着,却一口不吃,也不说话,无论余将军怎么说都只管搅面,这个时候余将军也不恼,很快便心领神会,拿出一个红包塞在了林广谦的手中。
可林广谦仿佛不识趣般的,继续搅面,余将军继续拿出第二个红包,林广谦这才笑眯眯的接过红包,开始认真吃面。宴罢,林广谦也不急着走,陪着余将军和余夫人及一众内亲拍拍闲话,林广谦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嘴还是甜的,给余将军府内一众内亲皆戴了高帽。刚过申时四刻,林广谦就与余沛霖一起告辞,不过他可比以前圆滑多了,林广谦趁机主动邀请娘家人来家中做客,余将军也不拒绝,携众位内亲一同前往林府。宴毕返回,余沛霖一出轿门,宾客中爱闹者预先以二三十条长凳从轿前铺接至新房门,架成仙桥,要林广谦搀扶着余沛霖从桥上过,林广谦和余沛霖以及余府上下都知道客人们只是闹着玩的,也不恼怒,林广谦和余沛霖便如是走了起来。客人欢笑催促,见余沛霖步履稳健,他们又在新房门前的桥头凳上,又叠长凳一条,并递上一只油包,要余沛霖口咬油包走过,美其名曰鲤鱼跳龙门。古言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余沛霖遂亲自下厨,煮糖面分赠给四邻,四邻欢快着接过糖面,连连说着吉祥话,给林广谦和余沛霖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