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青君(1/1)
青君家在延州城郊外,一个偏僻的小村里,村子只是十多户人家,这些人家都很贫穷,都是地主家的佃户,平时都是靠砍柴打猎为生。
村子周围的土地,在荒年都低价卖给了富人,当时饥荒闹得严重,田地基本颗粒无收,人都快活不下去了,所以也不在乎有没有土地。
这个地方名叫赤水湾,村子边上有一条河,名为赤水河,条河流经这里时形成了一个回头弯,弯处河面很宽,水流缓慢,赤水湾也是由此而来。
青君一家在村上租了地主家的几亩地种,每年上交粮税后剩下的粮食,一家人省着吃大概也够大半年。
其余的就靠牧秋的父亲去山里砍柴,打猎然后拿去城里卖钱,然后换些米回来。
这里柴火卖的低贱,远远比不上,野兔野鸭这些,而且这里离城里比较远,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城里,而秋羽的父亲要扛着一捆柴走上两三个小时。
而后换来的钱,大概只够买一两斤米,很无奈,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柴火卖的也是越发低贱,因为你不愿意做,总有人去做的。
时时刻刻都有人在生存的边缘徘徊,哪怕别人只给一丁点,他们也愿意去换。
青君的母亲,名叫乔依,也是吃过苦的人,是一个贤惠的女子,平日里对家里照顾得很细致,她丈夫每次打猎或者砍柴换的钱,要是没有换成米的话,都会交给她保管。
而她也会细细数过后,小心的收藏起来,像是心爱的宝贝一样,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露出笑容,然后说几句好听的话鼓励丈夫。
种植季节的时候,她丈夫在前面松土,她在后面撒种子。
而这个时候,她丈夫上山打猎砍柴,那么她就在家洗衣做饭,去野外找些野菜来,混合着稀饭煮,这样能节省大米,能吃得久一些。
他们家基本没有吃过全是大米的米饭,因为那种需要很多米,只有煮成粥,才能节省一些。
若是再加点野菜之类的,那么大米就可以再少放一些,节约下来的米便可以支撑得更久。
青君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活的很开心,每天都无忧无虑的,一天到晚跟着妈妈跑这来跑那里的。
村上大多数孩子都和她一样,所以她从不觉得有什么苦的。
这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即使活在苦难中,也依然充满欢声笑语。
她从小便是吃野菜米粥长大的,所以从不觉得不好吃。
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能把碗舔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再有爸爸妈妈的一句夸赞,就会开心好一阵子。
这个家有个贤惠,从不抱怨的妻子,还有个任劳任怨,从不喊累的丈夫,也算是其乐融融。
两个乐观的人正努力的经营着这个家,现在的生活是艰苦了些,但该过也还得过。
与死亡相比,活着重来都不算是件难事。哪怕是苟延残喘,也依然会选择活着。
抱怨只会使现状更加糟糕。
但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缠苦命人,这天,青君的父亲如往常般进山打猎。
谁料想在追捕猎物的时候,被地上的杂草藤蔓绊倒,原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山间奔跑哪有不摔倒的。
可恰恰是在他摔倒的前方,有根别人砍柴所留下的斜口木锥子,不偏不倚的扎进了他的胸膛。
瞬间传来的剧痛抽走了他的力气,使他再也没能爬起来。
青君母亲见他迟迟未归,便上上寻找。
等找到时,青君的父亲身体已经变得冰冷僵硬,身下的泥土都被血液染红。
乔依见此景如遭雷击,一下子瘫倒在地,失声痛哭,等情绪发泄完后,她便被抓他踉踉跄跄的回去了。
他们虽然居住在这里,可没有一寸土地是属于他们的,为了埋葬青君的父亲,她将家里能卖的全卖,又和邻居借了些,东平西凑终于及其够买墓地的钱。
将一切办完后,已是家徒四壁,乔依也身心疲惫。
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家里仅剩的一丁点米也很快吃完,于是在一天清晨,乔依便抱着青君的弟弟,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离开了家,说是去借钱。
而后再也没有回来,青君在家等得焦急,迟迟不见母亲归来,便也跟着进城去找母亲。
只是这茫茫人海,又如何能寻得到。
她在城中找了两天,饿了便在食铺门前直直的盯着,也不敢问,害怕被斥责。
有的好心老板会给她一些吃食,有的则嫌其一副乞丐模样,怕挡了生意,将之轰走,她便也低头默默地离开。
累了便随便找个地方睡,还好现在是夏季,天气并不寒冷。
刚好让元也碰见,而后便将她带回了客栈,给她洗漱一番,换上新的衣裳,便瞬间像换了个人似的。
只是眼神依然黯淡无光。
“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青君。”
“我叫元也,这位是路女侠,以后你就跟着我们,不会饿着你的。”
青君也不明白他们为何对她这般好,是不是有什么坏主意?要是真有她这个小孩子也反抗不了。
只能是逆来顺受。
“元哥哥,路姐姐,谢谢你们。”
晚间的时候,元也安排青君和和路女侠一起睡,这样也节省些房钱,路茗也没意见,她也很同情这个身世坎坷的小女孩,与她如出一辙。
青君也一个人孤独了许久,也希望有个依偎。
次日,秦府传来消息,说建琉璃坊一事已经商议清楚,给元也一成毛利润。
因为城中有许多官员,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秦刺史虽是最大的一个官,可也不敢吃独食,他还需要下面的人配合办事呢。
要是他吃独食,不知会有多少人眼红,到时他们联合起来给他使绊子,他所发布的政令实施不到位,他这个刺史便也难当。
如此分下来,他自己也剩不了多少。
事情都还没有开始办,其中的利益便已被划分得清清楚楚。
能当官的,个个都精明过人,一见到水晶镜便知道其中有多大利益了。
于是便忙不迭的开始分股份了。
元也的那一成,还是秦刺史力保下来的,不然以其他人的贪婪,可能一点都不会给他留。
虽然这个是他的点子,但他无权无势,给他当个琉璃坊管事,对于那些人来说,已经是恩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