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温塘谜案(下)(1/1)
黑影摇了摇头说,你怎么老说错话?今天晚上在这里,你才是客人,你先请才对。
我是客人?我这段时间天天晚上来这里,你可是第一次来。许之奇不明白他为什么说自己是客人。细一想也对,自己本来就不是雁浦村的人嘛!可眼前这个黑影呢?就一定是雁浦村的人吗?我看也不一定。
黑影说,我就是雁浦村的,住了多少辈子了。不过,他没有说自己是人不是人。
许之奇心想,不管是人不是人吧,如果他在雁浦村住了很多年的话,确实比自己资格老。于是不再推让,扭头就往塘池里面走。他来到石阶上,回过头来喊黑影,你也进来吧。
不料,黑影早已经来到石阶上了,说,坐下说吧。
许之奇诧异地问,你、你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黑影嘿嘿笑着说,你抬脚后我才走,只不过我比你走得快一些。
这时候,许之奇已经明显地意识到,这个黑影绝不是泛泛之辈,言谈举止中处处透露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
两个人在石阶上坐定。许之奇先开口,说说吧,事实真相是什么?
黑影答所非问地说,据我所知,你是筑路工程队的一名技术人员,为什么对这桩多年以前的案件如此不弃不舍?
原因嘛,有两个。许之奇说,首先,我对刑侦技术很感兴趣,也算是业余爱好吧。其次,王花王蓉谜案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始终没有破案,两个妙龄少女不明不白地惨死在温塘坳,是雁浦村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痛。当年限于侦破手段落后没有破案,凶手逃脱了惩罚,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他会罪有应得的,民间有句话说的好,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我们在莲雁浦村修公路,乡亲们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件沉积多年的命案搞个水落石出。
听了许之奇这一大段话,黑影好一阵沉默。大约一刻钟以后,才缓缓地说,难得你对雁浦乡亲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令人钦佩不已。知道你多次来到西温塘寻找答案,我就是特意来告诉你真相的。
许之奇问,你一再说自己知道真相,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个问题你一直没有回答,你到底是何方神圣?你叫什么名字?
黑影说,别着急,等我把这件事情说完,你就会知道我是谁,就会懂得我为什么知道真相了。
很多很多年以前,雁浦村前的翠玉河里住着一个河神爷。在雁浦村,人们把河神爷也称为龙王爷。那时候,每年一到夏季,翠玉河里就闹洪水。人们常常埋怨这个龙王爷真是爱发脾气。其实,闹洪水与龙王爷没有多大关系。龙王爷虽然掌管着天庭的雨部,但下多大雨发多大洪水那是玉皇大帝拍板决定的,这笔账实在不应该记到龙王爷的头上。
洪水来了,有的村民为了捞取水中之财比如树木、猪羊牛驴等,不小心被洪水卷走而丧身,这笔账人们也都记到了龙王爷身上,太冤枉龙王爷了。人们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俗话说,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争不抢也是自己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狠命争死命抢也到不了自己手里,闹不好还得搭上一条命。
那年夏天有一次下暴雨,翠玉河里又闹起了洪水。莲浦村最西头那户姓王的人家,住处离翠玉河边比较近。家里的男主人见水面上飘过几只羊,就冒着大雨到河边去打捞。这家男主人也是利欲熏心,全然忘了古语所说的暴雨连绵别站河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暴雨不住地下,洪水极有可能涨,站在河边捞取水财是非常危险的。果然,这个王姓男人捞到一只羊后,得意洋洋,没有看到洪水大涨,他原先站立的地方涨了洪水,一波浪头打来就把他卷走了。
龙王爷看到了这一幕,念其同住雁浦村,而且又是近邻,也想救他出水,但碍于天庭颁布的一条禁令:不救贪财之人。所以,眼睁睁地看着王姓男人做了水鬼。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丧命之后,他的儿子王石果迁怒于龙王爷,说是龙王爷卷走了他爹,发誓要让龙王爷抵命。
黑影说到这里,稍稍地停顿了一下。
许之奇不相信有此等怪事,问,一个凡间的普通百姓怎么能斗得过龙王爷?这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吗?
黑影说,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样,但世间之事往往都有个例外。龙王爷也是小看了这户王姓人家。原来这户王姓人家的一位高祖精通法术。这个王石果就到他高祖那里告了龙王爷一状。其高祖串通了南方一个同样精通法术的蛮人来到雁浦村,在一年的枯水期用法术将龙王爷斩杀于翠玉河中。如今,在雁浦村上翠玉河东岸有一块黑色巨石,上面有一条白色的龙形,从腰中断开两截,这就是被腰斩的龙王爷。
许之奇说,这块巨石我见过,雁浦村民都叫它战龙石。
黑影说,那是后来的叫法,原先叫斩龙石。
龙王爷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为兄女为妹。儿子就是现在翠玉河里的龙王爷。他和雁浦村的乡亲们关系相处的很好,他也有一儿一女,经常化为人形到村里去,给雁浦村的乡亲们做了不少善事。
这时,许之奇插话说,这个龙王爷的故事村民们对我讲过。既然是王石果的高祖联合南方蛮人腰斩了老龙王爷,这位老龙王爷的儿子应该替父王报仇雪恨才是,但我听雁浦人说,这位继位的龙王爷非常和善彬彬有礼,丝毫没有报仇雪恨之心。
黑影说,你说的不错,龙王爷就是这个样子。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继位的龙王爷生性懦弱,不是争强好胜之辈;第二个原因,他并不是老龙王爷的亲生儿子,而是一位好朋友过继来的。他和老龙王爷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报仇雪恨的劲头自然大打折扣。
继位的龙王爷没有报仇雪恨之心,急坏了老龙王爷的亲生女儿,也就是继位的龙王爷的妹妹。她虽然是女儿之身,但性格刚烈,脾气也火爆,总想着替老父王报仇,然而她没有龙王爷的职位,不能执掌雨部,无权降雨。仇人如果不到河边不沾水,她就没有办法惩罚他们。她多次催促兄长替父报仇,给王石果一点颜色看看,但兄长总是劝她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为父已经仙逝无法复活,不能让人间再添亡魂了。
女儿没有办法,有一次就趁兄长不在时,偷偷地私改了雨部,造成那年夏天倾盆大雨连降三天三夜,翠玉河里洪水泛滥,涛声震天,冲毁了沿河两岸村庄多处房屋,伤亡了好多人,家禽家畜、树木庄稼更是损失巨大。
玉皇大帝得知灾情后大怒,质问翠玉河龙王爷,我不曾下圣旨,你怎么敢私自降雨?
龙王爷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好实话实说,是、是小妹私、私改了雨部......
大胆!她竟然私改雨部兴风作浪冒犯天条,还有王法没有?玉皇大帝随即下旨,将龙王爷妹妹驱逐出翠玉河,到雁浦村东北角当一条土龙去。小小的年纪,火气就这么大,那好,就让她的两眼冒火烧热地下水,让雁浦人洗澡去吧!
于是,老龙王爷的女儿就来到了温塘坳,她的两只眼睛就变成了东西两口温塘。
说完这番话,黑影长吁了口气,半晌没有做声。
听到这里,许之奇终于明白了,对黑影说,你就是老龙王爷的那位女儿吧?
对,我就是。你不是问我叫什么名字吗?叫我龙女就行。黑影叹息着说,好,现在我们就说说王花王蓉的事情。
龙女虽然来到了温塘坳,但替父报仇的心思始终没有改变,一直在寻找机会。她在夯土层下面的凉水管道上做了一点手脚,还故意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声音吓唬人。等王石果的老婆和两个女儿来洗澡时,她就故意关掉凉水或放大凉水的流量,这样一来,塘池里面的水不是太烫就是太凉,周雁雁母女每次来洗澡总是洗不舒服。
这些做法,龙女自己有时也感到不齿,一个龙王爷女儿也算是金枝玉叶,拿几个乡下娘们撒什么气?有本事折腾王石果去!但她没有办法。她是女儿身,不方便到男温塘去。另外,男人洗澡和女人不一样。女人洗澡一般是一两个人,但男人洗澡都是一群一帮的,龙女不能让大家跟着王石果受罪遭殃。
那年腊月二十九日的晚上,王花王蓉姐妹俩又到西温塘洗澡。龙女故伎重演,又将凉水关了。她的本意只是想折磨姐妹俩一下即可,并没有想把她们置于死地,不料事与愿违,姐妹俩却死在了塘池子里。
多少年过去了,龙女始终闹不明白,年纪轻轻的两个姑娘怎么会死?池水确实烫了一些,但过去她们洗澡也有水烫的时候,怎么就没有问题呢?
自从这件惨案发生后,龙女良心上受到很大的谴责,一直惴惴不安。王石果的高祖与龙女有仇,但两个姑娘却是无辜的。后来,龙女知道筑路队的技术员许之奇调查这件事情,就现身来到温塘坳,与其说她向许之奇讲明真相,倒不如说她是来向许之奇寻求答案的,她想知道姐妹俩的真正死因。
许之奇告诉黑影,王花王蓉姐妹俩的真正死因我也不懂,但筑路工程队的医生罗玉建懂。明天晚上,还是这个时间点儿,我把他找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黑影点头称可。
第二天晚上,许之奇和罗玉建来到西温塘,黑影早在门口等候。
罗玉建告诉她,王花王蓉姐妹俩应该是死于心脏病,比如心肌梗塞或冠状动脉破裂之类。姐妹俩可能先前就患有心脏疾患。两个人劳累了一整天,身体处于极度疲乏状态,突然遇到高温的池水,促织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骤然加重,最容易出现猝死。
许之奇说,如果是这样,应该死在水里呀,怎么死在台阶上了呢?
罗玉建说,姐妹俩可能觉得身体不舒服,想爬到石阶上休息一会儿,刚爬到石阶上就一命呜呼了。
显然,罗玉建的解释是可以站住脚的。
许之奇认为,多年前的一宗人命案总算是真相大白了,自己这一趟雁浦之行没有白来。他问黑影,这个真相我能不能向雁浦的村民们讲清楚呢?
黑影犹豫了一下说,我的意思还是不讲好,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家现在也没有后人,事情的真相当事人也听不到了。但如果你愿意讲,我也没有办法阻止。
许之奇说,好吧,我尊重你的意见,还是不讲吧。
黑影说,不管怎么样,王花和王蓉两个姑娘是因为我而死,我难辞其咎。这样吧,你们回去告诉雁浦村的乡亲们,把这口西温塘用土石填了吧,也算对我的一点惩戒。我坏一只眼也应该。
罗玉建说,那多可惜呀,留着乡亲们洗澡多好。
黑影叹口气说,那姐妹俩死后,这口女塘洗澡的人就不多了,村民们从心理上非常抵触这口塘,倒不如填平了清净。
许之奇惋惜地说,那你的眼......
黑影语气里带着悲哀说,人家死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我坏一只眼睛又算得了什么!
……
改天,筑路工程队将西温塘填平了。
许之奇和罗玉建向村民们解释填平西温塘的原因时说,此塘水质不太好,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恐怕以后还要出事,填平了好。
又过了好几年,雁浦村有一部分人觉得西温塘填的蹊跷,与东温塘相聚那么近,东温塘的水质没问题,偏偏西温塘有问题?找到许之奇和罗玉建讨说法。许之奇和罗玉建不再隐瞒,才把黑夜会黑影的经过告诉了大家。
请看下一章:兴福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