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许都百姓围观看报,曹操的宏愿(1/1)
清晨,阳光明媚。
自入冬以来,许昌一直都是灰蒙蒙的,难得有一个好太阳天,因此大家都起得很早。
大街小巷,已经有了不少短工的身影。
最热闹的当然要数集市。
因为今天正好又是开市的日子,不光住在城里的人来这里采购,一些附近的村民,也带着山货前来售卖。
偌大一个集市,人头攒动。
很快大家便注意到,有几个衙役带着“布告”走了过来。
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对新鲜事物总会保持着好奇。
因此每每有“布告”之时,大家都会凑过来。识字的会大声念出来,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化,不识字的也要挤到前面,瞧个热闹。
“今天怎会有这么多布告榜文?莫非,又有大事发生?”
寻常一次能有两张榜文就算多的了,而今天,足足有五张!
有认识衙役的百姓,提前问道,“老赵,发生什么大事了?”
衙役笑着回了一句,“是周掌柜啊,你认识字,一会儿来看看就知道了。”
发生什么大事他并不知道,因为,他也不识字。
只知道这是上面给的,让他们贴在“布告”的旁白。
另有衙役带着米浆,以及笔墨。
在“布告栏”的旁边,圈了一块新的区域,用粗大的毛笔写下“公报区”三个大字。
百姓不解,“公报是什么东西?”
没人解答他们的疑惑,衙役把五张报纸全部贴在了“公报区”。
直到这时,才有一个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的文士,走了出来解释。
“各位父老乡亲,看到我身后贴的五张大纸了吗?”
说话之人,正是见闻司的主编蒋济。
自从昨天接到曹操的任务后,他一直忙活到现在。因为晚上也发生了几件大事,他一晚上没合眼。
不过,蒋济明白办报意义重大,因此他非常兴奋,一点都不瞌睡。
“那是纸?”
“果真是蔡侯纸!”
“天哪,平常布告不都是用木板,或者白布吗,这次居然用蔡侯纸?这个公报到底是何物啊,居然如此大手笔!”
发现贴在墙上的,是 价格昂贵的蔡侯纸,百姓纷纷惊呼起来。
以至于蒋济说话,大家都听不到。
“肃静,听大人说!”
还是管理集市的衙役吼了一嗓子,大家才安静下来。
蒋济压了压手,笑着道,“大家不用这么惊讶,我身后的这种东西叫做报纸。”
“何为报?就是把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告诉大家!如朝廷下达了什么决策,官员们做的善事、恶事,以后都会写在这个上面。大到战争,缴费;小到农桑,婚嫁;都可以成为报纸上的信息。让大家了解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事情,谁做了好事,谁做了坏事。”
“如今朝廷以及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名为见闻司,我叫蒋济,字子通,乃见闻司主编。报纸上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查,保证所述皆为事实!各位无论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监督。”
“见闻司刚刚成立,报纸的功能还没有完善,大家如果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向我提,若是谁的建议被采纳,会有钱币奖励。当然,你们身边若有奇闻趣事、抑或英雄人物也可以向我告知,同样有奖励。若自己把这些故事写下来,被采纳的话奖励更加丰厚。”
听到蒋济的话,围观的上千人都变得蠢蠢欲动。
报纸不但满足了他们八卦的心思,甚至还有奖励,搁谁不心动?
而蒋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老百姓越是期待,那么报纸的引导效果就会更佳。
“好了,想必大家对报纸这个新鲜事物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我也不多说废话了,你们大家自己看吧。”
蒋济挥了挥手,示意衙役让开,让老百姓凑过来。
百姓一窝蜂地涌了过来,东西也不买卖了,全围过来看热闹。
有识字地自告奋勇,大声地念出报纸的名字。
“许都时报。”
“头条新闻:将作府东园主章苗令,步兵司马吴硕二人通敌……”
蒋济的排版是按照苏信当时给曹操设定的那一套来的,
除了报纸的名字叫“许都时报”,其他的如头条,专刊,花边等排版完全沿用苏信的设定。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体内的八卦之火立刻燃烧了起来。
新闻内,苗令和吴硕二人通敌的证据确凿,在蒋济的文笔修饰下变得言辞凿凿,百姓闻之无不痛恨!
“这两人真是该死,身为汉臣,居然给逆贼当走狗!”
“还好曹司空及时发现,并且把他们给抓起来了,否则许都也过不了几天安生日子。”
“妈耶,牛屠夫一家居然是河北来的细作,还是土匪出身,还杀了三个衙役!我还以为他们是好人呢,居然去他家串门,我真是被自己蠢到了。”
“我说这些天,怎么老有人在街上散布谣言,原来都是细作啊。”
“可恶的细作,真是不想让我们过安生日子啊,希望曹司空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你们快看这个,曹司空兵不血刃,招降了宛城。”
“真的吗,那简直太好了,我在宛城有许多生意往来,前些日子宛城打仗,已经亏损了不少钱。本来已经放弃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曹司空真了不起!”
老百姓就是这样,很容易被看到的事情引导。
细作们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才大肆散播流言。
然而报纸上面有朝廷的印戳,表明上面所述的一切事情,都代表着朝廷的态度!
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自然更高一些。
细作们好不容易将曹操的形象抹黑,仅仅一上午的时间就给洗白了。
当然,老百姓当中……有托!
“特别期刊——壁炉的建造和使用方法?”
很快,大家便读到了最后一张报纸。
“什么!”
“只要建造了壁炉,即使外面寒风刺骨,屋内依旧如夏天一般温暖?”
周围的百姓一听,连忙凑了过来。
“快念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样的炉子,竟然这般神奇?”
待代价了解之后,纷纷感慨,
还真是个好东西啊。”
“自己准备泥浆砖石,只需要不到十文钱就能建造,真教人心动。”
“可不是吗,不管是不是真的,我都要回去试试。”
“如果这玩意儿是假的,那报纸上说的其他事情,肯定也是骗人的。”
“大家都去试试!”
这两年的冬天,真的是太冷了。很多人家的小孩子,甚至被冻哭。
手上,脸上都是冻疮,看着叫人心疼。
如果只需要花费十到三十文,就可以让屋子里暖和的如夏天一样,他们就是少吃两顿饭也愿意尝试!
集市中某一处楼房内,曹操,曹昂,郭嘉等人站在窗户旁,看着激动的百姓,他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主公,报纸果真是个好东西!”
“有了报纸的引导,今后任何流言都不攻自破!”
“非但如此,老百姓对主公更加崇拜,也更有归属感了。有了百姓支持,朝中的那些官员,谁还敢背地里搞小动作?”
曹操很开心,谦虚道,“报纸公示这个方法的确好,但能达到如此效果一大半都是蒋济的功劳。”
“文若,你这次又给我推荐了一个好人才啊。说吧,你想要什么奖励?”
荀彧连忙拱手,“为主公效力是彧的职责,安敢求赏?”
他不在乎什么奖励,只是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鬼才,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到这么绝妙的方法?
要事能见上一面就好了。
然而主公一点都没有透露的意思,他也不好开口。
“主公,报纸的引导效果极佳,要是能多设立几个这样的公报区就好了。”
新招揽的谋士贾诩,突然开口道。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这个建议不错。
一个公报区太狭隘了,前来阅览的人并不多,这就使得引导效果大打折扣。
只听曹操笑道,“现在才刚刚开始,这里仅仅只是一次尝试而已。”
“用不了多长时间,报纸就不会只被贴在墙上,而是人手一份拿在手里观阅。不光许都县城,还要走向各乡镇,乃至挣个颍川,豫州,兖州,司隶……甚至全国!”
曹操把当初苏信说的话,向大家重复了一遍。
说得那叫一个豪迈!
然而,众人听的目瞪口呆。
郭嘉问了一个问题,“主公,许县人口有七八万,别说人手一份了,就是每户一份,那也是上万份,得安排多少人抄录?再说了,也没有那么多纸张。”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曹操给问住了。
曹操心头一楞:
对哦!
纸张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制备上万份报纸,得花费多少人力和时间啊?
苏先生,您说的话这个愿望,有点不切实际啊。
……
PS:大章,求五星好评,求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