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1/1)
众人听得颇为意动,但碍于胡求的身份,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人愿意先动手。
李存希笑道:“俗话说法不责众,你们二十多个人呢,胡求难不成还能把你们都收拾了?机会只有这一次,好好想一想,你们一年赚的钱,有没有打胡求一顿多?”
“一起上。”
不知谁喊了一句。
众人一拥而上,抄起家伙,开始狂殴胡求。
本就躺在地上打滚的胡求,又被人连打带踹,惨叫连连。
李存希看着还有一半人站在原地没动手,又说道:“我可看着呢,谁要是没打到胡求,我可不给钱,正好打的人能多分一点。”
此话一出。
余下的人马上站不住了,拼命往人群里挤。
李存希嘴角微翘,低声对李望说道:“赶紧上车玩命蹬。”
“哦。”
李望赶忙扶起车子,片腿上车,站起来蹬着离开。
李存希随后跟上。
“哎,他们跑了!”
“妈的,被耍了,赶紧追,弄死他们。”
众人意识到被骗,立马追向李存希。
乡间小路算不得好走,很多地方不是直路,
所以有些跑得快的人,抄浸入很快就追了上来。
“三哥,他们要追上咱们了。”
李望有些着急。
“别慌,继续蹬。”
李存希单手掌把,从另一侧口袋里,掏出一沓一块面额的钞票。
这是妻子给准备的红包钱,大概是一百多快,这几天走亲戚,当压岁钱送出去了一大半,约莫还有个几十块。
他转头看了眼追来的人,把钱往天上一撒:“我说话算话,钱都给你们了,自己捡吧。”
满天的钱,随风飘舞。
众人马上停止追击,纷纷捡起了钱。
冬天风大,吹的钞票四处飞。
众人只能撒丫子狂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捡到一两张钞票。
“妈的,怎么一百块外汇券,变成一元纸币了。”
“有一块算一块吧,总比没有好。”
众人坐在路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这时。
鼻青脸肿的胡求,瞪着俩血红的眼睛,一瘸一拐的走来,冲着众人破口大骂:“你们这群王八蛋,吃老子的,喝老子的,现在为了几个钱,还敢打老子!”
“胡哥,我们也是一时糊涂,你放心,我们下次肯定不会糊涂了,保准把李存希那混账打成残废。”
“这事真不怪我们,要怪就怪李存希太狡诈了,他那张嘴太能蛊惑人了。”
众人赶忙解释。
胡求长呼一口气,压下心中怒意:“行了,这次我就不计较了。”
这些都是他培养多年的狗腿子,骤然翻脸,对他还真没啥好处。
“那咱们还堵不堵李存希了?”
有人问道。
“堵个屁,那小子精的和鬼一样,肯定不会落单了,咱们再堵下去,指不定谁堵谁呢。”
胡求郁闷至极。
现在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以李存希的性子,必然向他发起反击。
这段时间,他还是在镇里晃悠吧,省得又被李存希敲闷棍炸裤裆。
这时,一个狗腿说道:“胡哥,我记得曲老二是不是说过,李望喜欢他妹妹,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咱们要不先抓住李望,威胁李存希出来受死。”
胡求眼睛一亮:“呵呵,你小子这主意不错,但是无故抓人这事,很容易让李存希借题发挥,领着一群人来找茬,闹到警局里,反而是咱们吃亏。”
说罢。
他摸着下巴,作思索状,想了大概十多分钟,一拍大腿:“有了,咱们可以做个局,让李望这小子理亏,这样一来,不仅能收拾李存希,说不准,还能从李存希那讹一笔钱。”
刚才他虽然疼的在地上打滚,但也听到李存希炫耀外汇券的事了,再结合村里,一些关于李家发财的风言风语。
由此可断定,李存希肯定是在京城发了笔横财,这就是送上门的冤大头,不宰白不宰。
“胡哥,有赚钱的好事,也带兄弟们一份呗。”
“对呀,李存希刚才拿钱忽悠我们,我们必须得让他吐血。”
众人一听要讹李存希,全都来了兴致。
“放心,少不了你们的份,等我找曲老二合计一番,再通知你们。”
胡求随口敷衍。
讹钱这种事,当然是越少人参与,才分的越多,傻子才会让这么多人参与进来。
“好。”
“胡哥,那我走了。”
众人各回各家。
李存希和李望一路狂奔,总算是回到了家门口。
张淑敏正在门前与串门的村民聊天,看到俩儿子喘的和狗一样,埋怨道:“又没狗追你们,骑的那么急干嘛?”
“没狗追,但是有人,哎吆。”
李望还没说完,就挨了李存希一巴掌。
李存希笑道:“李望想拉屎,但又没带纸,就着急回来了。”
这事本来就是他捅的篓子,让李望说出来,那他得让母亲唠叨十天半个月,那不是自找苦吃么。
李望后知后觉的点头:“对,我急着拉屎。”
“那赶紧去拉吧,别憋坏了。”
张淑敏不疑有他。
俩人赶忙进了院子,把车点在盖的简易车棚前。
李望这才松了一口气:“多亏三哥你聪明,不然咱俩可就要被炸裤裆了。”
李存希轻声叮嘱:“胡求应该不会善罢甘休,这两天老实在家待着,别出门。”
“那不行,曲颖十五就要和何冲定亲,我必须得趁这段时间,把她追过来才行,三哥,你可答应会帮我。”
李望可怜兮兮的望着李存希。
李存希摸了摸李望脑袋:“放心,你哥出马,三天就能让你抱得美人归,所以这两天,你老实待在家里,等我收拾了胡求这个不稳定因素,再帮你追媳妇。”
按日子算,这两天内,吴雷和冯天就会赶到咸城,到时候,让俩人吓唬胡求一顿,胡求应该就老实下来了。
他呢,在村里逗留的时间不短了,也该去忙活正事,与市领导以及国棉厂开个碰头会,以搞活化纤厂为契机,达成一些协议,并且要一些倾斜性政策。
如果顺利的话,他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往村里和县里,来回一次起码二十多公里,骑自行车费时费力,做公交车又太费事,汽车没地淘换,所以他想弄一辆摩托车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