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皇后娘娘(1/1)
由于码头的完善,这里已经可以方便地卸载货物了。
等到没人的黑夜,白文安才在一处仓库里,将现代的酿酒、纺纱、炼钢设备传送过来。
第二天大家看到巨大的炼钢高炉,都惊呆了!
白文安安排学有所成的孤儿学生,教导工人们操作酿酒、纺纱和高炉设备。
酿酒和纺纱的比较简单,一些妇女就可以胜任!
但是,高炉就比较复杂了!
不过,还有时间,海南还在囤积矿石,暂时不会运来,工人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如何操作高炉!
接下来,就是去宁波接载移民。
完成之后,来到松江。
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没有多少人!
但是,这里被选为了一个移民的集中点,也布置了四海商行的据点!
这是因为,今后,白文安的势力,就是沿着大海分布的,通过船只往来沟通,暂时不会去很乱的内陆地区。
在那里,土匪横行,乱贼如麻,形势非常混乱。
一个不好,商队就被抢劫了,需要大量的护卫才能通行无阻,这样对现在的白文安,是个巨大的负担!
还是比较安稳的沿海好!
不那么乱!
在松江,白文安了解了这里据点的情况,还不错,江南比较富裕,货物卖得很不错,加上有魏忠贤的庇护,很多官员不敢招惹麻烦。
当然,江南是东林党的大本营,魏忠贤的名字吓不住很多的官员。
不过没关系,只要忍一忍,很快,魏忠贤就会独掌大权,东林党会全面溃败!
这里是长江水道,通过这条长江,船只可以直入内陆,沿岸也可以布置据点!
白文安带着战舰往长江里面去,可以抵达南京。
这可是明朝的重要城市,地位仅次于京城。
来到南京城下,看到宏伟的城墙,白文安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李文涛提议进城看看,但是白文安觉得还是算了,南京城里官员太多,关系复杂,没有太大的安全保障,还是不去了!
于是,众人掉头回去,在松江装上了移民,送到琉球岛。
然后,就是北上,来到天津港。
下船之后,换马而行。
在这里的据点,已经买下了几十匹马匹,供来往之用!
再次来到京城,众人熟门熟路地住下了,然后来到魏忠贤的府邸,找到了管家魏福,给了二十万两银子的银票,还有大量的礼物!
然后魏福就让白文安告退了。
哪知道第二天,魏福匆忙来访,告诉白文安,魏忠贤要见他!
白文安匆忙来到魏府,就看到魏忠贤高大的身躯,坐在大堂里。
看到白文安,魏忠贤微微一笑,说道:“白先生来了。”
“拜见大人!”
“嗯,我找你不是为了别的事情,只是皇后对你的穿衣镜非常喜欢,想要问你话,你跟本监进宫吧。”
说着,魏忠贤站了起来,马上就要走。
白文安只好跟上了。
两人坐着轿子,来到皇宫大门,魏忠贤掀起轿门,露出脸庞,侍卫就放行了。
一行人直入坤宁宫!
下了轿子之后,魏忠贤整理了下衣帽,然后带着白文安,低头走入宫殿之中。
“启禀娘娘,草民白文安带到!”
“免礼!”
“谢娘娘!”
如此,魏忠贤才抬起了头,白文安也跟着抬头,只见一个满脸珠翠的女子端坐在主位之上,她面容秀丽,仪态大方!
“白先生,你的穿衣镜,本宫很喜欢,你是从哪里买来的?”
魏忠贤回头看了看白文安,打了个眼色。
“启禀娘娘,在大陆的极西之地,有一个国家叫做意大利,那里盛产玻璃,其工匠能够制造这种穿衣镜,西洋商人将其贩卖过来,我从他们手里买下的。”
“嗯,原来如此,看来那个国家的工匠不错。对了,我赐你一件玉如意吧!”
一个宫女,捧了一个金盘过来,上面放着一根玉如意。
“谢娘娘!”
白文安拿起玉如意。
“你们退下吧。”
皇后轻轻挥手。
魏忠贤和白文安于是退出宫殿之外,魏忠贤看了看玉如意,说道:“你运气倒是好,娘娘可不是个热心肠的,竟然对你印象不错。”
“多谢大人抬举!”
“哈哈,好,本监最喜欢言而有信之人,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来找我!”
魏忠贤派人将白文安送出宫外,白文安就回去了。
自京城返回天津港,白文安率领舰队,来到松江,装上了2000孤儿,然后来到宁波,再次装上了2000孤儿,然后来到琉球岛。
此时的琉球岛,酿酒、纺纱的机器已经安装完毕。
炼铁的高炉,还在安装之中。
虽然有详细的说明书,但是孤儿学生们还在摸索之中,需要时间。
由于学习成绩出色,严鹤已经成为了纺纱厂的经理,主持纺纱事宜。
纺纱厂主要女工,于是严鹤让人张贴告示,招募女工纺纱!
使用的纺纱机,是采用蒸汽机动力的珍妮纺纱机!
陶四姐是一个农村的妇女,来自于江南,由于她家里遭了灾,饲养的蚕种得了病,全部死光了。
由于购买蚕种和桑叶,借下了高利贷,他们家无力偿还,所以被债主逼迫,只能卖身为奴,偿还债务!
陶四姐是个手脚麻利的女人,干活很利索,但是长得五大三粗的,并不好看。
听管事的说,纺纱厂招募女工,陶四姐就动了心。
来到粘贴告示的地方,陶四姐虽然看不懂文字,但是她喜欢听别人念。
“纺纱要女工我知道,可是操作机器,和培训是什么?纺纱的机器,不就是那种一看就会的吗?”
陶四姐说道。
“对啊,可能是管事的习惯吧,这里什么都要培训,烦死人了!”
虽然说很烦,但是其实女人并没有露出厌烦的感觉。
“其实,培训没什么的,毕竟给的工钱足够多,每个月5两银子呢!”
“是啊,我在家乡的时候,每个月一刻不停地织布,也只能赚个2两银子,比起来,还是这里更好!”
女人们纷纷议论道。
“就是不知道,东家给这么高的酬劳,为何能够赚钱呢?”